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大家好,我是探长J,一个带你认清保险真相的男人。


今天带给大家的是,年金的真相。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真相一

年金险可能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产品


先说一个颠覆思路的——年金险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产品。


这句话不是瞎说,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我们买保险的时候一直在支付“两笔钱”,

一笔是为保险本身付费,可以理解为商品的材料成本;

一笔是为保险公司的广告费、人工费买单,可以商品的营销成本。


而根据《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年金的营销成本是各类人身保险中最低的。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期交年金及其他人身险的附加费用率上限)


这意味着,当我们买年金的时候,我们花的钱基本上都流入了年金里(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16%)。


而当我们买定期寿险、健康险的时候则有可能要为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支付一大笔钱(附加费用率上限最高可达35%)。


同样花100块,

买年金,到手的东西值80,

买其它人身险到手的东西可能才值60。


所以说,从物有所值的角度上来讲,年金险可能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产品。


PS,本说法仅从成本角度考量,不涉及杠杆等因素。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真相二

年金险最重要的作用是调控现金流


年金险的第二个真相是,这玩意不是用来获取高收益的,而是用来调控现金流的。


这点比较难理解,我们重点讲一下:


年金的收益一直都不高,3%~4%之间就可以称之为良心产品了。


这个收益也就这两年利率下行趋势明显了才有人看,搁前几年理财收益高的时候都没有人理的。


所以对于年金险的收益不必太过看重,只要不是太低就都OK。


年金险的主要作用在于调控现金流。


我们的收入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我们做计划的时候往往只会按照现有的收入进行计划。


比如说,30岁的互联网精英,月入五万,那可能他买的房子月供都要2万,一帆风顺下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是35岁突然被裁员了,现金流发生了剧烈的波动,就可能天天被房贷压得抬不起头来。


再比如说每年都有着一定收入的小企业主,一直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但临到孩子学成出国之际,家里生意突然倒了,承担了大量的负债,给孩子准备的留学的钱全部还了债。


生活需要稳定的现金流,但我们的收入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应对收入变化,现金流吃紧的情况,我们需要准备年金,提前给自己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这是年金险最核心的功用。


除了这点之外,年金险还有着锁定收益、强制储蓄、对抗利率下行等优势,但这些优势都是围绕着我们的核心目的而形成的,这里就不细讲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这篇文章《年金科普|入门篇》。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接下来我们来阐述一下,年金险为什么能够调控现金流。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真相三

年金险拥有无与伦比的安全性与确定性


年金险为什么能够调控现金流,原因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确定性与安全性——


年金的领取金额以及现金价值都是写入合同的,从签下保单那一刻起,这张保单在什么时间点值多少钱,每年又能领多少钱,都展现的一清二楚。


而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都是不确定的。


银行存款的利率一般只能确定3年,3年后的收益会受利率下行的影响。

● 基金、股票等我们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是有风险的。

定投,也只是整体收益上来看是赚的,在我们需要用到钱那一刻很可能是处于套牢的状态,没办法变现给我们提供现金流。


另外,由于年金险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寿险的范畴,而我国法律对于保险公司破产时的寿险接管问题采用了全盘接收的制度,所以年金险在安全性上也毋庸置疑。


白纸黑字的合同和确定的金额决定了年金险的确定性。


法律的背书决定了年金险的安全性。


正因为如此,年金险才成为了最好用的调控现金流的工具。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真相四

购买年金险要和自己的需求相匹配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了

①年金值得

②年金的核心作用是调控现金流

③年金绝对安全和稳定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如何给自己挑选合适的年金。


买年金险最大的原则其实就是一句话——让现在有钱,变成永远有钱。


这句话包含四点:

现在,有钱,

未来,有钱。


未来有钱是需求。

现在有钱是预算。


而我们购买年金就是把需求和预算相匹配。


很多人买年金的第一步都是:算收益,看划不划算,收益高不高。


这无疑错了。


年金险的本质在于调控现金流,而收益率又一直不高。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只是把一笔钱存了起来,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拿了出来。


所以比起年金险的收益,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


我们存下来这笔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要存下来多少钱,存多久,存了之后影不影响我的生活。


假如是孩子的教育金,那么孩子上大学的那年我们一定要可以取出来钱,而不是选择要到60岁之后才能够领取的产品。


假如说是自己的养老金,那么一定要选择可以领取终身对抗长寿风险的产品,不要选择十年二十年就满期的中短期产品。


假如说是为了给自己补充一份额外的现金流,那我推荐你选择缴费五年后就可以领取,并且能持续领取终身的产品。


这一步,比看产品的收益率要重要的多,因为只有进行了这一步,保险提供的现金流才是和我们的需求相匹配的,而不会产生需要用钱的时候拿不出来,或者过早拿到了钱被花掉,等到要用的时候又没钱了的尴尬局面。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真相五

满足自己需求的前提下,年金收益越高越好


看到这一步,可能会有同学问,既然年金险的收益不重要,我们是不是就不看了呢。


当然不是……


我们要匹配需求,但是需求匹配完之后,就可以对比收益了啊。


同样是养老金,每月多领1000,不香吗?

同样是教育金,给孩子多攒了十几万块钱,不美吗?


所以收益当然要看,凡是说保险应该关注安全性和确定性,不需要看收益率的业务员都是在假装专业,实际上在耍流氓。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真相六

不要购买那些迎合人性的产品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一下,建议购买和不建议购买的产品有哪些。


建议购买的年金有:


①纯年金


这种产品可以领取终身,能够对抗长寿风险,是养老金的最佳选择。


最大的特点是,产品通过牺牲流动性换来了收益性上的补偿,让这种产品的领取金额远超于同类产品。


缺点则同样,因为牺牲了产品的流动性,所以资金被锁死在了保险中,大多数时间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来领取,没有领取完就退保容易承担较大损失。


这种适合工薪阶层和对金钱掌控力不是特别强的人购买,强制储蓄,并且花最少的钱领最多的养老金。


②高现价年金


这种产品灵活性极强,基本上交完保费后产品就回本了,随时可以退出来不亏损本金。


此外,产品还可以以现金价值为基础进行贷款,在大多数时间可以贷出来一大笔资金周转使用。


这种产品在匹配自己需求的同时提供了一笔备用金,很适合需要现金流周转的生意人购买,或者对金钱掌控力比较强的人购买,他们可以提前为自己存一笔钱留作养老或者给孩子存教育金,同时有好的投资机会或者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了,可以把钱贷出来用。


缺点则是产品的领取金额相对而言会低一点。


不建议购买的产品有:


短期快返型年金


这种产品是市面上的主流产品,产品第五年就开始返还,保险期间一般为7-15年。


优势是,交费后5年就能够快速见到回头钱,而且领的金额也还可以,满足感比较强,而且钱能够比较早地进入万能账户进行二次增值。


劣势是,除了极强的满足感,基本上匹配不了任何需求。


这种产品往往采用和万能账户搭售的方式组合售卖。


目前市场上该类型的产品除了极个别预定利率4.025%的产品,还能入眼之外,大多数产品都有着以下的缺陷:


①年金本身的保险期期间短,无法对应养老需求。

②年金本身收益极低(一般为1%~2.5%之间),存教育金还不如存银行,而且领取时间往往不能匹配孩子上学的时间。


所以基本上产品都要搭配万能险,通过万能险实现资金的二次增值把储蓄时间和收益率拉上去。


但遗憾的是万能险的收益并不稳定,长期来看无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所以在个人看来这种产品唯一正确的利用方式就是:


①交纳少量的保费购买年金,获得购买万能账户的资格


②把大量的钱丢进万能险里享受短期的万能高息(4%~6%之间)


这种做法,能够最大化的利用这种产品短期内有一个高收益的”万能账户“的优势,算是一个可行的利用方式。


不过由于万能账户的不稳定性,以及追加和短期提取收取手续费的原则,依然不是特别推荐购买。


年金险的核心是确定性,而这种产品的主打卖点是万能险,抛弃了确定性。


年金通过反人性来达成储蓄资金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现金流的目的,而这种产品迎合人性,早期就把钱返完了,起不到资金规划的作用。


而且这种产品本身并不能够达到宣传的高收益。

因此,极为不推荐购买。


以上就是年金的最后一个真相:年金是反人性的产品,强调的是跨时间、跨收入周期的延时满足,强调取舍,要在收益和灵活性上做抉择。


而如果你看到什么高收益,短期返还的灵活性产品,记住,谨慎购买,这种产品,往往是坑。


年金险最硬核的六个真相,都在这里了

年金的真相



一、年金值得

二、年金的核心作用是调节现金流

三、年金有着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和确定性

四、购买年金险要和自己的需求相匹配

五、满足自己需求的情况下,年金的收益越高越好

六、越迎合人性的产品越不要买。


以上就是年金的六大真相。

PS,

提前说明,有疑问欢迎来问;

提前预设立场,指鹿为马,或者只观一斑,不观全局的人请退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年金   真相   教育金   目的   现金流   养老金   确定性   账户   利率   安全性   收益   有钱   需求   时间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