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作者: 粒场财经(文 | 首发于东亚经贸新闻)


2020年2月14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仅仅三天后,凯莱英便发布新的定增预案,根据该方案显示,高瓴资本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定增,以23.1亿元独家全额认购,定增价格为123.56元/股。

受该消息刺激,凯莱英的股价开始扶摇直上。

不过,到了7月份之后,由于再融资新规调整,凯莱英对定增方案做出了修改,将发行对象由高瓴资本变更为“不超过35个特定投资者”,发行价格也变更为“竞价发行”。由于当时的股价已经上涨到了232元/股,因此在很多人看来,高瓴资本极有可能退出此次定增。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高瓴最终还是以227元/股的发行价参与了该次定增,获配440.53万股,获配资金10亿元。

也就是说,与2月凯莱英披露的定增预案中最初披露的定增价格相比,高瓴每股多支付了103.44元。什么概念呢?按照券商预期的2020年业绩,高瓴最终认购的市盈率由40倍提高到了74倍。

截至2021年3月17日,凯莱英的最新价格为245元/股,已经非常接近此前高瓴的定增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家明星公司。


一、CD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


众所周知,CXO主要包括医药CRO、医药CMO和医药CSO。那么CMO和CDMO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CMO,其实就是医药合同定制生产企业,俗称医药行业的代工厂,而CDMO指的是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也就是在代工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研发。如果打一个形象比喻,CMO就是医药公司的“富士康”,CDMO则更像是“台积电”。

那么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需求在哪里?

第一,就产业趋势来说,越来越多的大药企逐步剥离生产职能,从而带来整体外包需求的增加。

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来源:德勤

根据德勤2018年的统计,药企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从2010年的11.8亿美元攀升至了21.8亿美元,但新药上市后平均销售峰值却从2010年的8.16亿美元降至4.07亿美元,Top12药企研发投入回报率由2010年的10.1%降至2018年的1.9%。

怎么办呢?答案当然是一切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稳定现金流为出发点,既然研发可以外包,那么生产环节自然也可以外包。

第二,创新药时代来临,中小药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研发

由于仿制药市场利润越来越微薄,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药企愈来愈重视创新药的研发。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在历年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新药中,小型药企占比快速提升,由2013年的7.4%提升至2017年的39.1%,并且有望于2022年达到44.8%。

可问题是,中小药企原本就资金实力较弱,且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全部用到研发当中。因此,像这种投资巨大、占用公司现金流的生产厂房,自然选择外包。

第三受“工程师红利”影响,全球医药外包行业加速向中国转移

尽管CMO/CDMO模式最早应用于欧美市场,欧美地区占据全球约60%的市场份额。不过,由于人工成本和工程师优势,CMO/CDMO产业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

以中国市场为例

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2013年,中国CMO/CDMO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为6.5%,到了2019年增长至7.8%,并且根据预测这一数字在2020年已经达到8.1%。很明显,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我国CMO/CDMO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而且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未来还将进一步提速。


二、国内CDMO龙头企业,公司三大核心竞争力


凯莱英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服务于新药研发和生产的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为国内外大中型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小分子药物研发与生产服务,助推创新药的临床研究与商业化应用。

在过去20余年里,凯莱英主要服务的药物涉及病毒、感染、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糖尿病等多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累计服务年销售额和预测销售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突破性重磅新药13个。

那么公司的行业地位究竟如何?

在市场营销网络层面,既有包括辉瑞、默沙东、艾伯维、礼来等知名国际主流药企,也有像再鼎医药、复星医药、和记黄埔等国内创新药公司,且都是深度契入式合作关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凯莱英是国内唯一一家覆盖美国前五大制药公司从临床到商业化CDMO服务的公司。

由此,便勾勒出公司的几大核心竞争力:

第一,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和生产能力,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药企为什么会有外包需求?原因无非两点,其一是为了提高效率、缩短从研发到生产的周期,其二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药物的投资回报率。凯莱英作为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不仅拥有尖端技术能够合成制造任何小分子药物,而且凭借20余年的生产制造经验,在成本上也能够实现最优。

第二,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

前面提到,公司能够满足大型跨国药企对供应商管理系统能力的要求,靠的是已经建立起的cGMP标准质量体系。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如果无法通过cGMP认证的话,那么企业只能从事医药初级原料的生产,其产品必须经过cGMP认证的公司再次深加工才能真正进入欧美规范市场。

而凯莱英目前已经建立起系统完善的cGMP标准质量体系,总部及子公司多次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审查,核心子公司吉林凯莱英还顺利通过了澳大利亚TGA和韩国MFDS的GMP现场审查,标志着在质量体系上与国际接轨。

第三,客户资源丰富,订单获取能力强且临床项目储备丰富

根据华泰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公司商业化阶段、临床阶段、技术开发服务阶段项目单价分别为4076万元、524万元和72万元,较2016年分别同比增长51.36%、28.43%和105.71%。与此同时,公司商业化阶段项目和临床阶段项目数量也有明显的提升。

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来源:公司公告华泰证券研究所

截至2019年底,公司在国内外拥有的中小创新药客户已经拓展至600余家,活跃客户400余家,2019年生产订单客户129家。


三、公司财务数据不断向好


从2011年至2019年,凯莱英营业收入从4.06亿元增长至2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26%;归母净利润从0.65亿元增长至5.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7%。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2.66亿元和3.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81%和37.63%,保持了持续性的高增长。

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来源:Wind

重点看毛利率

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来源:各公司年报

很明显,与同业公司相比,凯莱英的毛利率不仅保持了稳定,而且最高。实际上,从2011年到2019年,凯莱英的毛利率绝大多数时间都维持在45%以上,由此证明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公司的净利率由2011年的16%提高到了24.3%,资产负债率由2011年的32.25%降至15.93%。尤其是研发费用率,从2011年至2019年维持在7%-8%之间,即便与同行竞争对手相比,优势都相当明显。

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四、“卖铲子”最赚钱,极好商业模式凸显公司价值


众所周知,CDMO可分为小分子药物(化学制药)领域CDMO和大分子药物(生物制药)领域CDMO,其中小分子CDMO占比约为80%。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9年全球小分子CDMO市场规模为725亿美元,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14.5%,并且2021年有望到达到918亿美元。

高瓴背书的凯莱英,未来5-10年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粤开证券

回到国内市场

2019年,我国小分子CDMO市场规模为437亿元,同比增速达18%,高于全球市场,并且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该数字到2021年有望增长至635亿元,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至20%以上。除此之外,尽管国内大分子CDMO尚处于起步阶段,但2015-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40%,并且未来几年时间还能维持高增速。

由此可以勾勒CDMO的商业模式:

创新药研发通常都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但CDMO公司不仅不用承担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而且还能享受创新药上市后带来的增长红利。更重要的是,药企通常出于供应链稳定等考虑,一般都会与CDMO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也就是说,CDMO更像是一个卖铲子的公司,无论哪款创新药会取得成功,公司在研发和生产环节都能够赚钱。除此之外,还必须强调的是,CDMO行业是重资产模式,因此凯莱英作为这一领域的明星企业,不仅享有先发优势,而且还能凭借资本市场融资的优势进一步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凯莱英 sz002821[股票]# #CDMO# #高瓴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毛利率   新药   增长率   外包   中国   药物   分子   阶段   来源   领域   美元   未来   医药   产业   全球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