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今天我们再来聊聊一本华尔街经典名字就叫《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这本书有点自传的叙述,作者叫做爱德华索普,他是一个数学教授,之后他自己根据数学理论,做出了一套21点的必胜法,成为过股神后来也是量化投资的鼻祖,甚至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有借鉴他的投资逻辑另一位投资大师塔勒布亲自为这本书做序这个人名你可能不大了解,但他的书大家应该读过那就是《黑天鹅》。

作者从小对数字就有天分,他很小就能从1数到100万,他甚至在电话黄页本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数困了就睡会,醒了接着数。那会他也从来不接受别人告诉他的结论,等亲自验证之后才相信,比如他母亲不让他碰炉子,避免危险,结果他偏偏不信邪,不出所料被烫伤了。5岁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10岁儿童的阅读能力。那会有人让他说出英格兰历史上历任国王和王后的名号和在位时间,其实这道题估计历史系学生也未必能背全。但是作者却连续说出了五十多位统治者,立马出题者对作者肃然起敬那可是作者五岁的时候就表现出来超强的记忆天赋了。到了10岁的时候,他去商品店买东西,结账时店主用计算器把价格相加,但作者心算的结果比计算器还快。在那个年代他都利用这种天赋都能建模了,比如老师让他临摹一副马,他把马的轮廓测算出来最终在画纸上复制了完全一样的马!

41年,美国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此时他捡到了一本地图,然后对每个国家的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二战的情况进行追踪,双方兵力如何部署,目的是什么,如何发动战争,他没事就琢么这些跟他一个小孩,完全不挨边的事情。珍珠港之后,日本攻占菲律宾,而他外公一家人,此时都在马尼拉,也就全都失去了联系。作者则非常关注那边的战事。

在这个时代他连续跳级因为年龄最小,体格瘦弱但成绩好,所以经常被别人欺负,二战期间他上了中学开始出去打工赚了点小钱,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些战争债券和一些邮票,这算是他最早的投资。作者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无线电很感兴趣他去参加美国无线电联盟的考试参赛者都是成人,只有他一个12岁的孩子,但是他依然毫无悬念的被录取,成为年纪最小的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在我们现在看来他是一个无学无术且特别调皮的小孩,他自己动手制作炸药后把自己的左手都烧伤了。他对本年级的课程根本不感兴趣,一心想着去参加高年级的化学竞赛,因为他没钱上大学,而比赛得奖可以得到奖学金。考试方通知参加竞赛的考生,可以携带计算尺进场考试,作者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买了一个玩具尺,结果傻眼了,最后几道大题涉及巨大的计算量,人家专业的计算尺可以进行的计算,他这个玩具根本做不到。最后成绩出榜第一名930分,而第二、三名也是九百二十多分,作者869排名第四,如果有一把专业的计算尺他完全可以第一。化学竞赛中第四名奖这金很少,于是就去参加了物理竞赛,结果竟然考了第一名拿到了931顺利进入了伯克利大学。1954年著者已经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后来他跟一个报纸编辑叫薇薇安的女生结婚了。有次他跟朋友闲聊到赌博的问题,由于生活过得挺拮据他想到了赌场赚钱的机会,他在家里制做了个赌场的轮盘而且每天都去研究,这一度让家里人很是担心,但结果通过计算摩擦系数等一系计算也没有搞清赢的概率,在同事的介绍下,又了解21点赌博方法,大家应该听过个游戏的玩法。就是庄家给每个人发两张牌,然后也给自己两张,庄家有一张牌是明牌,朝上,然后询问玩家要不要继续加牌,目的就是让手头的扑克牌尽可能的接近21点,但不要超过他,超过你就爆了,也就输掉了赌局。通过很长时间的测算和赌场实践他终于掌握了这个游戏大概率能赢的方法。这需要大量的记牌和推算这个作者有天赋,到了1980年,借助更先进的计算机,他说即便不记牌会也有更高的赢钱胜率。不过麻烦来了,赌场开始注意到他的行为,因此禁止他入场甚至耍起了老千不断洗牌不断换牌。作者说,其实21点没什么难的,关键就在于记牌,如果能把牌记住,就肯定能胜利。赌博其实就是简化版的投资,这里面有一个风险管理的平衡点,如果下重注市场大跌会被拦腰砍断,而下注太少则浪费效率。后来作者想去二级市场试试,也就是买股票,结果2年时间就赔掉了一半,他一直在想自为什么赌场能赚钱但股市却赚不到?作者后来考来思考总结了很多,比如除非有足够的证据,否则不要假设有惯性的存在,比如不每个股票都会按一定的趋势上涨或下跌。他做了很多数学推算,发现根本无规律可循。

后来他又炒白银亏损了很多在经历这一切失败之后,作者开始反思,他研究金融里面的对冲,看能不能平抑波动锁定价差。此时他认识了一位经济学家,西恩卡索夫,他就是专门研究这对冲模型的。他们一拍即合研究了一套策略按个方法推算了一下历史数据,发现这可以达到年化25%。于是他们就开始去实践了。也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后来他们还合作写了一本书叫做《击败市场》。但之后,他们因为观念不同就分道扬镳。作者后来有机会跟巴菲特约在了一起共进晚餐。巴菲特对于作者的这种套利也很感兴趣,因为这个东西可以产生稳定的复利。后来,他们比较了各自的投资方式,巴菲特自也他的投资经验,一般都在公司足够便宜的时候买进,这样有安全边际。而作者说自己不计算企业价值,而是寻找同一家公司的各种不同证券产品,发现一些错误估值的证券,从而建立对冲仓位。跟巴菲特见面之后,他也以巴菲特为偶像,希望可以成为那样的基金管理人。那时候他总共管着40万美元的资产,每年有25%的收益,盈利了10万美元,他提取盈利中的20%也就是2万美元,这在当时,跟他当教授一年的收入差不多。不久有一个叫里根的股票经纪人找到了作者希望可以跟他合伙做生意。他们对外募启动资金设定在了500万美元。美国股市1967-68年,连续两年大涨,但到了69年开始暴跌,许多对冲基金损失极大,但他们却获利4%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却下跌了5%。他们成立了普林斯顿新港合伙公司他们用数学公式和经济模型建模成为了第一代量化投资先驱。到了1973年之后遇上了熊市和石油危机,标普下跌15%,但是他们依然取得了6.5%的正收益。看到他们的超级业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资金给了他们托管。

短短的十几年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但到了1987年股灾发生了,股市当天就下跌幅了23%,如果用数学来统计,那么跟太阳突然熄灭的概率差不多,所以学者们已经无法解释,他们损失也惨重。但他们冷静观察发生标普500的期货合约点位要远远地低于标普500指数,中间差值有30-35点,所以产生了极大的套利空间。此时他可以做空股票,做多期货,锁定这个利润。因此他给交易员下指令,买500万美元指数期货做多,同时卖1000万标普股票做空,也就是说他用了2倍的力量做空。之所以这么干,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时候至少有一半的单子无法成交,所以必须要留有余地。但交易员惊魂未定,拒绝执行操作没办法他还得耐心地给交易员解释这才让交易员重新行动起来。果然如他所料,这一天的交易下来,一半空单没有成交最终他们套取了100万亿美元的利润。最终竟然还能不亏不赚,而标普500指数却下跌了22%这他们他们公司名声大振。但就是当年的12月份一场大麻烦来了,国税局对他们展开了突击检查,因为他的合伙人里根可能是个金融罪犯。最后普林斯顿办事处,有5位负责人遭到起诉,罪名是操纵股票、税务欺诈和电信诈骗等共计64项罪名。作者跟他们不属于一个办公室,也不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所幸没有受到牵连。到了1988年底,作者觉得公司前景暗淡,最终选择了退出他走了,其他合伙人自然也就树倒猢狲散,公司倒闭。作者回想如果公司没出事现在可能比黑石做得还要大。

后来作者退休后,就用自己的研究的系统做交易其间也创办了一些合伙公司整体表现很不错。接互联网泡沫炸了之后大家风险意识大大增加了因此市场上的对冲基金也越来越多。因为量化策略用的人多了他们业绩也趋向平庸,此时作者早就财富自由了就再次退出了市场。1983年的时候,他注意到一家公司--伯克希尔,他的股价已经从42美元涨到了900美元,他非常看好巴菲特的理念,所以在982美元的位置大笔买进并持续加仓。而现在伯克希尔的股价已经是3万多美元了。 作者后来把手上大量的伯克希尔股票捐了出去并立下遗嘱,在自己死后所有财富都转为无年费,低费率的股票指数基金,他觉得获得一个市场平均收益就可以了。作者最后还讲到对于金融危机的认识,引发股灾的原因就是巨大的投机泡沫,股票价不断上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他会继续上涨,加上媒体的各种鼓吹,很多投资人无所顾忌加大杠杆投最终股灾也会随之而,这也是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普林斯顿   计算尺   希尔   目的   里根   市场   无线电   赌场   概率   交易员   指数   美元   股票   作者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