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广州首个旧改城中村的华丽蝶变

30多年前,这里还是知名的水果产区,尤以杨桃驰名;20多年前,珠江新城在此破土动工;10多年前,珠江新城已成广州城市客厅,这里率先启动旧村改造,饮了“头啖汤”;如今,昔日的城中村“握手楼”已摇身一变成为矗立珠江边的现代化小区。水美、景美、社区美,天河猎德完成华丽蝶变。此刻,在天河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它正助力天河中央商务区全力打造“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一个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范本正在猎德崛起。

猎德:广州首个旧改城中村的华丽蝶变

水美、景美、社区美,天河猎德完成华丽蝶变。

昔日城中村变身现代化小区

外地人来到珠江新城,一般难以将眼前这些高大上的现代化建筑跟“农村”联系在一起。在30多年前,这里还是天河区猎德村的一片农田,最知名的特产是当地的水果。即使到1990年,猎德种植的水果面积还有1500多亩,水果有杨桃、荔枝、年桔、番石榴、龙眼、木瓜……

“我小时候,物资比较紧缺,村民们煮饭的燃料都是从果树修剪下来的树枝,还不够的话就去龙洞等有山的地方砍柴……”今年44岁的李炽煐如今已是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我从没想到现在会过上这样富足的生活。”

如今的猎德村,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干净的猎德涌穿村而过,祠堂群矗立在涌边,猎德涌的另一侧则每年上演“CBD中的龙舟赛”,成为城中一景。在现代化都市中,猎德村保留的乡土文化让村民记住了根,也让外来人感受到浓浓的岭南文化气息,流连忘返。

“在天河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天河中央商务区正全力打造‘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朝着高端资源配置枢纽、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宜居宜业宜游标杆、社会治理创新典范的目标迈进。猎德街将举全街之力助力示范区建设,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贡献猎德力量。”天河区猎德街道负责人说。

据悉,未来的猎德将率先建成智慧城市示范区,全力推动教育、医疗等更多优质公共资源落地,助力打造有温度的CBD。随着“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建设,猎德也将迎来新的腾飞。

猎德:广州首个旧改城中村的华丽蝶变

猎德涌每年上演“CBD中的龙舟赛”。

基层党组织成为促推发展的“火车头”

在李炽煐看来,猎德蝶变背后的秘诀正是党建引领。近年来,在天河区委、区政府和猎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让党旗始终在基层阵地上高高飘扬。

2007年,猎德村在广州率先启动整村改造,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组织的工作凝聚全体党员干部的力量,团结全体村民积极投身改造,通过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全体村民会议的形式来解决改造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真正做到让村民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在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的带领下,猎德村全体村民形成了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共同推进改造的大好局面;在改造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党员骨干都勇挑重担、以身作则,积极开展群众的宣传讲解工作,争取最广大村民群众的支持。2010年9月底,全村村民搬入新居,成功实现了从农村向城区的转化。

改造后,在天河区委区政府和猎德街道的支持下,猎德村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全面实现城市化,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提升。昔日的城中村“握手楼”摇身一变成为矗立珠江边的现代化小区,小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休闲场所、健身器械、游泳池、乒乓球台等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肉菜市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医院等。建筑密度从60%降至28%,绿地率由5%升至30%。

改造后的猎德复建房小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村民房屋价值改造前约几千元/平方米,改造后翻了10倍,村民房屋月租金由15元/平方米升至90元/平方米以上。通过旧村改造,村集体新增了一河两岸文化风情街商铺物业、桥西南酒店物业共计24.5万平方米,随着天德广场的开业,2020年起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实现旧村改造后的第二次飞跃。

各界力量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生力军”

2019年12月,猎德村开始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元旦前,在复建区全面铺开,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带来了良好效果,已成为猎德村党建引领社会发展的又一张亮眼名片。

在猎德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猎德村成立了以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委员及其他班子成员分区负责,并广泛发动党员骨干投入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为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同时,猎德村全面发动经济社召集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志愿者、妇委、清洁员等组建了垃圾分类宣传和督导队伍,通过在村内广场开展宣传互动活动、在小区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画报、在小区LED屏滚动播放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上门派发宣传小册子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让分类工作深入人心,促使村民群众积极配合并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另外,猎德村还坚持试点先行,适时全面铺开,在试点中总结经验完善方案、科学定点,通过各项人性化的措施推动生活垃圾工作顺利开展。包括配置齐全的分类设施设备,采用了外形美观的分类亭、分类柜;购置了家用垃圾分类桶并免费发放到每家每户,方便住户在家里分类;在每个垃圾收集点配置了洗手液、擦手纸、桶刷等;为方便上班族制订更加灵活的投放时间,增加晚上九点至十二点的夜班工作;提供大件垃圾上门回收服务;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等。

由于全面到位的工作以及旧村改造后村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已逐渐城市化,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村民住户已经逐步养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逐渐提高了分类能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达99%。

猎德:广州首个旧改城中村的华丽蝶变

猎德涌河水清澈,环境优美。

基层党组织成为岭南传统文化的“守护人”

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猎德村积极贯彻市、区政府提出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的改造原则,坚持通过旧村改造传承和发扬岭南传统文化,沿着珠江、猎德涌、龙舟湖等连通的水系,将猎德村宗祠区、猎德古文化街、猎德涌一河两岸历史文化风情街和桥东村民复建区连成一片,在改善居住环境、完善社会环境治理和水治理的同时,再现了广州岭南古村落、岭南水乡。让猎德的建筑文明、淳朴民俗、灵动龙舟发扬光大,对于展示城市的历史内涵,保护和延续传统的岭南水乡人文风俗起到重要作用。

据悉,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始终把文化提升作为猎德村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旧村改造后村民回迁上楼,猎德村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对复建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村民慢慢适应、融入城市生活,思想素质明显提升,社会参与度高。

此外,猎德村还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村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增强党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猎德村醒狮、龙舟、舞蹈、足球和曲艺社等文化团体多次参加省、市、区比赛及汇演,并屡获殊荣。2019年端午节,猎德村新造两艘新杉木龙船,其中一艘是专门为猎德女性定做的新船,在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上,猎德村派出“网红”女子龙舟队参加艳龙竞艳比赛,荣获彩龙竞艳一等奖。

“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城市化进程中迅速蜕变的城中村,这里的村民既享受旧村改造带来的城市化成果,又怀念旧日岭南古村的生活。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中还原昔日岭南水乡风貌,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成为我心之向往的奋斗目标。”李炽煐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广州   龙舟   天河   珠江   示范区   区政府   岭南   村民   党委   党员   垃圾   小区   城市   经济   财经   工作   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