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10月18日晚,华塑控股公告称,实控人李雪峰因涉嫌信披违规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周一公司开盘后股价大跌。

华塑控股每一任实控人都尽显其“财技”,如今的实控人李雪峰已经陷入了股权被冻结的窘境。有传言称他与去年被抓的“阜兴系”掌门人朱一栋存在着诸多关联关系。公司上市26年有过六任大股东,平均4年多便有新的实控人走马上任。

实控人的B面

2015年6月19日,上证指数当天大跌6.42%,付小亮(化名)绝望地盯着他买的几近跌停的华塑控股,心里透着一丝恐慌。此后半个月,他接连接到证券公司的电话提示,要求他追加担保以防止融资被强制平仓。 最终,付小亮没有追加担保,原本价值100多万的股票被强制平仓,原本近100万的本金只留下了十多万。付小亮近乎疯狂的对证券公司表示着不满,然而这一切都于事无补。 付小亮买入华塑控股的理由是,他在之前从新闻上看到了华塑控股有关股改的信息。此后看到股票连续上涨,于是他又通过融资融券账户买入了几十万。 付小亮是大部分股民的一个缩影,如今,不仅买华塑控股的股民接连亏损,甚至几经变更的实控人也陷入了危机......

近日,华塑控股发布公告称10月18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雪峰转发的《调查通知书》。李雪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来源:华塑控股公告

周一开盘,华塑控股股价几近跌停,此后跌幅略有收窄,最终收盘大跌5.47%。

一时激起千层浪,近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还不止李雪峰,上周融钰集团80后董事长尹宏伟后也遭到了立案调查。屋漏偏逢连夜雨,李雪峰被立案调查的同时,他旗下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也接连遭到冻结。 对于李雪峰来讲,36岁成为了他人生当中的一个坎儿。面对前几年他加杠杆儿融资收购上市公司,如今到了不得不还债的局面......

然而,李雪峰背后还浮现出了去年暴雷的“阜兴系”的身影。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华塑控股的实控人幕后其实是“阜兴系”掌门人朱一栋。

此外,曾和李雪峰一同创办公司的朱成伟是朱一栋的弟弟;2017年,与李雪峰一同成为华塑控股高管的吴奕中(任职总经理)也是朱一栋的亲戚。 李雪峰是1983年生人,从他的任职经历看,在成为华塑控股实控人之前他一直都在影视传媒行业任职。

2009年,李雪峰成为祥禾盛世国际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禾盛世”)股东之一,三年后成为公司监事,目前仍持有公司33%的股权。

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朱成伟和朱一栋确实存在着关联关系。朱成伟担任法人代表的义乌意隆惠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便是上海阜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此外,更为蹊跷的是,2016年底,李雪峰和妻子张子若火速成立浙江浦江域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江域耀”)并出任董事兼经理,三个月后华塑控股公告表示,李雪峰将通过浦江域耀受让原实控人100%股份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李雪峰摇身一变,从一个不知名的影视传媒行业人士成为了上市公司董事长,一时风光无两。然而,他陷入危机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原因是他用于收购股权的资金都是来自于质押融资,而且还和朱一栋有关。

80后董事长身陷泥潭

2017年3月20日,华塑控股公告称,李雪峰将作价11亿受让原实控人成都麦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田投资”)100%股权。

四个月后,华塑控股宣布因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宣布停牌。此后,公司便开始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重组。 2018年1月17日,重组方案公布:华塑控股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樱华园投资持有的樱华医院 51%股权,拟定交易作价为6375万元。同时,华塑控股拟将公司持有的麦田园林92.85%股权出售,拟暂定交易作价 6499.5万元。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李雪峰仅仅入主公司一年多后,他通过浦江域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便遭到冻结。从此这位年轻的80后董事长走下神坛,陷入泥潭。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阜兴系”的高管2016年便开始和华塑控股原实控人麦田投资开始有了诸多接触,几个月后华塑控股实控人变更为李雪峰。然而,李雪峰的11亿收购资金,其中有6亿便是有“阜兴系”提供。

2018年6月,“阜兴系”180亿私募爆雷,实控人朱一栋前往国外试图逃避追查,两个月后朱一栋被公安机关押解回国。朱一栋生于1982年,比李雪峰大一岁,他父亲朱冠成今年65岁,也是“阜兴系”的创始人。朱冠成被称为“稀土界的传奇”,更擅长资本运作。

更为巧合的是,“阜兴系”暴雷后,李雪峰便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窘境,控制的上市公司股权便遭到法院轮候冻结。 此外,与李雪峰一同进入公司的吴奕中此前一直在银行任职,在成为华塑控股董事兼总经理之前任工商银行陆家嘴支行理财经理。然而,此后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上市公司总经理。 也是让投资者莫名惊叹。

上市26年净亏损达7.5亿

华塑控股其实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1993年,主营羽绒化工的国有企业川天歌A登陆资本市场,成为较早上市的一家公司。5年后,具有集体企业性质的湖北正昌集团公司受让3000万股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2年,山东同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人实业”)受让正昌集团等所持5631.57万股股权,成为控股股东,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改名为“同人华塑”,从此进入了自然人控股的时代。

然而,由于同人实业拖欠上市公司欠款,最终股权被法院冻结。随后,2007年9月,同人实业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法院公开拍卖,由济南鑫银投资有限公司竞买成功,其持有华塑控股6291.57万股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上市公司改名为“华塑控股”。

2014年,华塑控股实施股权分置改革,麦田投资采取向本公司“捐赠资产对价+资本公积金转增”的组合方式进行股改对价安排,由此成为华塑控股第一大股东。 早在李雪峰成为华塑控股实控人之前,华塑控股每年的净利润便已显出异常,每次都可以在隔年实现一两千万的利润,然后每次亏损却多达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从而成功“保壳”。

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来源:东方财富

华塑控股上市26年所有的盈利是3.5亿元,而亏损却高达10.8亿元。也就是说其净亏损高达7.3亿元,然而却可以每次都“恰到好处”地规避退市风险。

于此,各任股东仍然可以尽显财技,保持公司不退市。 2017年,李雪峰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后,保壳的惯用伎俩再次派上用场。据华塑控股2017年年报显示,通过出售公司股权资产才勉强维实现了1250万的利润,再次实现保壳。而华塑控股2018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净利润再次亏损达5370万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亏损837万元......

此外,远在三线城市的付小亮(富二代)在亏掉近百万后,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近几年他还时不时的想着可以在股市重新翻盘。 对于,李雪峰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以及华塑控股可以一直保持隔年1000多万的利润实现保壳。你怎么看?

朱氏财技

朱一栋现年仅37岁,是江苏盐城阜宁朱氏家族二代掌门人、曾经的阜兴集团董事长。朱氏家族发家的核心人物是朱一栋的父亲、现年64岁的朱冠城。朱冠城上世纪90年代曾先后担任当地砖窑厂、化工厂的厂长,后接手改制后的阜宁化工厂并上马稀土项目,即阜宁稀土实业,阜兴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做大。

2014年是阜兴集团的扩张元年,公司大举进军资本市场。彼时,一起打拼创立阜兴的伙伴,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分歧。

有知情人士称,公司被朱一栋裹挟着往前,但赵卓权认为发展太快,资本运作风险太大,当时已经萌生退意。最初朱、赵二人的股权比例为51%、49%,2014年赵卓权转让19%给朱一栋。截至7月29日,天眼查上显示,朱、赵的股权比例为70%、30%。

一份代持协议书显示,早在2014年赵卓权已经把阜兴集团剩余的30%股权全部转让给朱一栋,转让价格为2亿元。朱一栋为了公司稳定,要求赵卓权继续代持,二人签订代持协议。

朱一栋的一系列资本运作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阜兴集团先是大规模增资,从1亿注册资本大幅增加至20亿,又在当年底更名为上海阜兴金融控股。从2016年起,朱氏家族在资本市场开始一系列布局和运作,包括提前炒作大连电瓷股价、入主华闻传媒等。

2016年10月,朱冠成夫妇为实控人的阜宁稀土意隆磁材入主大连电瓷,耗资逾11亿。2016年11月,朱金玲为全资股东、刚注册两个月的常州兴顺文化斥资5.26亿受让国广控股50%股权,成为华闻传媒的实际控制人之一。

2017年3月,李雪峰的浦江域耀斥资11亿收购华塑控股大股东西藏麦田,实现入主华塑控股。李雪峰和浦江域耀因为和阜兴系交集颇多,此后被市场质疑是阜兴系的“白手套”。

入主上市公司,辅以内幕交易、操纵股价,收割股市韭菜,朱一栋的资本市场花活并不陌生,这也是过去很多资本玩家常玩的把戏。不过,朱一栋从哪里来的钱支撑阜兴系的激进扩张呢?

朱一栋拿钱的手法也并不陌生。他设立了多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从事财富管理、资产管理,面向公众募集资金。其中较为公开的有意隆财富、西尚投资、郁泰投资和易财行等。

上述公司管理的基金多达上百只,但资金去向成疑。表面看来,这些基金产品均有具体项目,均注册备案,公司合法合规,但募资去向多为阜兴系旗下企业或关联企业的项目,这些项目中很多或一开始被高调宣传但事后早已流产,或干脆就面目模糊但由阜兴系担保。

阜兴系为了给这些资管计划提供资产基础,搞出了甚为庞杂的业务布局。除起家的稀土贸易外,其还涉及商业地产、金融、医疗、物流等,这两年朱一栋进一步包装出“大健康、大物流、大消费”的战略三大目标。

但目前看,这些布局杂而不精,缺乏产业深度,阜兴集团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仍然主要是上海等地的多处商业地产,以及持有的三六零、阳光保险、东海证券等上市公司或金融机构的股权。

阜兴系还通过与上市公司、地方政府等合作为自己增信。比如,上海通曼投资、浙江草根投资等均被视为阜兴系实际控制的公司,这些公司又和华闻传媒、华塑控股等上市公司颇有交集:华闻传媒是草根投资的投资方、华塑控股大股东西藏麦田则将10亿资金委托给通曼投资进行管理。

阜兴系还和义乌小商品城合作成立了义乌小商品城阜兴投资中心,阜兴系持股占50.1%。通过这个合资基金,阜兴系和华闻传媒一起投资了湖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西藏麦田正是向湖北资管质押了华塑控股股权。

此外,华闻传媒还和阜兴系一起投资了东海证券,东海证券前十大股东中,华闻传媒旗下的山南华闻创投持有5.55%,为第三大股东,第九大股东则为阜兴系重要人物之一朱成伟。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周鸿祎的360从美股私有化时,阜兴集团通过旗下的江苏阜聚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1亿美元参与投资,持有天津信心奇缘17.94%的股权,而后者作为私有化财团的合伙企业持有上市公司三六零的股权,目前天津信心奇缘仍持有三六零2.14%股权,即阜兴集团间接持有三六零0.38%股权。

朱一栋操纵股价被正式曝光前不久,江苏阜聚金融发生股东变更,股东从阜兴集团变更为朱金玲100%持股的常州兴顺文化和薛国庆(常州兴顺文化监事)。

朱一栋失联后,其“吸金池”、实际控制的四家上海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意隆财富、西尚投资、郁泰投资和易财行均已中断经营,并进一步牵连十几家正规金融机构,兑付逾期180亿。

有证据表明,阜兴集团旗下的多只基金产品涉嫌违规自融。此外,“阜兴系”还涉嫌信披违规和项目造假。据了解,阜兴旗下部分基金产品无论是在推介材料还是季度管理报告中,都未明确指出具体的资金投向,同时多数基金产品均由阜兴集团提供流动性支持进行担保。

大连电瓷上个月曾公告称,大股东意隆磁材(朱一栋父母持股)质押的股权已低于平仓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将发生变更。华闻传媒也在上个月宣布常州兴顺文化(阜兴系关联企业)通过股权转让退出上市公司,以朱一栋堂妹朱金玲为代表的阜兴系人马也全部退出了华闻传媒。

空壳项目吸纳资金

资金端通过私募顺利吸金,而对应的阜兴系资产端却有不少项目是空壳。“阜兴系”多地项目仍处在待开发状态。

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 义乌大厦工地奠基后丝毫未动

2016年初,阜兴集团称从世界500强SK集团手中收购上海虹桥公寓项目。宣传材料中称,该项目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765-767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虹桥公寓为酒店式公寓,租户多为日本公司或职员,包括三菱集团、日立集团、住友集团等。

2016年4月1日,以虹桥公寓项目为基础,郁泰成立了上海虹桥公寓并购发展基金,募集3亿元,投资期为6个月,资金用途是投资于上海长宁区天山路“虹桥公寓项目”,并对该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此后的半年时间内,虹桥公寓并购基金二期、三期、四期、五期接连成立,有投资者统计,仅虹桥公寓项目,募集资金逾10亿元。

郁泰在产品介绍中称,虹桥公寓项目预计住宅销售均价8.5万元/平方米、商铺销售均价15万元/平方米,低于周边同类型价格,可实现快速去化,虹桥公寓项目在本基金投资期限内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约37.94亿元,销售总收入可覆盖投资本息超过271%,充分保证投资者收益。

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 虹桥公寓 来源阜兴集团官网

时隔两年,虹桥公寓这栋26层的大厦,并没有改造过的迹象,周边商户亦表示没有见过虹桥公寓改造,目前公寓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虹桥公寓门口值守的保安人员称,两个月前公寓开始清理租住人员,现在大楼内部在重新装修。

一位长期跟踪虹桥公寓的投资者表示,之所以现在重新启动装修,是因为虹桥公寓可能已经被阜兴转手他人。

丝毫未动的项目还有义乌市阜兴大厦。2016年9月9日,阜兴集团分别以2000万元、2322万元的价格,拍得义乌市国际商贸城金融商务区一期01-04、01-05地块,平均土地单价为3147元/平方米。

郁泰在2017年2月到7月共发行四期新金融城专项私募基金,据上海投资者吴优统计,四期共募集资金11.5亿元。根据基金募集材料,阜兴大厦项目计划建造两幢高为150米的阜兴金融大厦双子楼,项目建成后,与义乌国际商贸城、国际文化中心连成一体,成为义乌新中心、新名片。

阜兴大厦在2017年12月18日举行奠基仪式,义乌市政府副市长普布珠久、阜兴集团董事长朱一栋参加,并共同执铲,献上第一铲土。虽然资金已经募集到位,但奠基仪式开启后,阜兴大厦并没有按照预期进入建设阶段。

又一上市公司出事!80后实控人或涉百亿私募案大鳄

▲ 阜兴大厦工地

据《华夏时报》报道,郁泰名下的郁泰医疗并购基金,声称用于并购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和建湖中医院,经地方政府证实涉嫌项目造假。

据不完全统计,“阜兴系”在2015、2016两年,共发行57只基金,涉及并购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募集规模逾100亿元。

然而,其中部分资金并未用到项目上。一位信托从业称,“阜兴系”通过代持的方式,使基金公司、项目方看似彼此独立,信托机构专款划拨给项目方,阜兴集团最终可以通过项目方将资金挪为他用。

据了解自6月下旬阜兴集团事件爆发以来,证监会至今尚未对朱一栋作出行政处罚。同时目前警方尚未就阜兴事件进行立案,能否证实“阜兴系”存在虚设项目进行募资等违法行为成为了立案的关键。但因为阜兴是持牌运营,大部分产物也没有到兑付期。公安方面没法立案。而投资人也没有权力去托管银行核对项目资金流向,因而工作处理堕入了窘境。

现在峰回路转,朱一栋被抓回国,阜兴系的资本王国或将被揭底,接下来就看着烂摊子如何收场,投资人的损失怎么赔了,这煎熬的两个月,真的不容易。

本文来源:野马财经、市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阜宁   上市公司   义乌   麦田   上海   股权   董事长   公寓   大厦   资金   传媒   基金   项目   集团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