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循环下的投资主线

国内大循环

7.30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基调与7.21企业家座谈会基本一致,会议关键词包括:持久战、跨周期、双循环、补短板和长板。


会议强调了“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在就业仍有压力、外部疫情蔓延和中美分歧的不确定性下,“宽信用”仍是主基调,股指大的资金面风险是没有的。


今天我们也来聊聊这个国内大循环。


政治局会议强调,“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下的投资主线


我们认为,“内循环”绝非“自我封闭”,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本质上,我们是通过“内循环”促进“双循环”,包括以不断扩大消费市场让世界分享中国增长红利、以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全球产业链稳定、以新型城镇化提供我国更持续的增长潜力等。


国内大循环战略背后,是对过往“中国外循环”模式(对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不利)和“美国外循环”模式(美国产业空心化和内部贫富差距拉大)弊端的总结与改进,分别对应着补短板和锻长板。


补短板的重点是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锻长板的重点是制造业智能化互联化和产业人口质量提升。


构建“国内大循环”依托两大抓手:消费(内需)内循环、科技(产业链)内需循环。


阿策简单理解,消费内循环的一大机遇就是原先到国外潇洒的兄弟姐妹们在国内买买买带来的投资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炒上天的免税店概念,中国中免、王府井,以及渠道变革带来的品牌投资机会,如飞亚达。


短期看,海外疫情影响持续,国民前往香港及欧美地区购物减少,从而带动公司名表业务营收、利润高增长,而自有品牌业务受疫情冲击小,目前亦已恢复到去年同期90%以上。


中长期看,我国持续推进免税政策,促进海外消费进一步回流,经济内循环发力,利好国内市场奢侈品销售,有望带动名表销售业务长期稳健增长。


消费内循环机遇有三:海外消费回流;本土品牌崛起;新消费模式兴起。


另一大投资机会来自“科技内循环”产业链。


两大抓手:以“新基建”为基础设施,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内容;


核心目标:突破硬壳技术、卡脖子工程,实现自主可控;


重要保障:资本市场提供适应新经济的融资体制。


随着十四五计划制定得临近,阿策认为科技内循环是重点关注的进攻方向。


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未来产业方面的主要机遇集中于:关键领域“自主可控”、“进口替代”(国产化)、“智能化”、新双循环下“国际化”,对应行业机会如消费电子、新能源车、半导体链、5G 应用的工业互联网、信创等。


找一找近期回调多的板块龙头参与,表现不会太差的。


参考研报:

《国泰君安-“国内大循环”,核心思路、路径及投资机会初探》

《华泰证券-“非典型弱美元”VS“内循环”》

《兴业证券-持久战中把握内循环机会》


装配式建筑政策加持

装配式建筑始终是阿策最看好的方向之一,自2020年初发文《传统基建中最大的α!》以来,鸿路钢构已经从每股不到13元涨到了46元多,市场也开始积极挖掘装配式建筑中的补涨机会。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设计、预制构件品研发、预制构件生产、装配施工、运营维护和装配式全装修六大环节,具体包括:设计研发机构、预制构件加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全装修企业四大主体。


国内大循环下的投资主线


从建筑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PS)等,当前预制混凝土结构是市场主流,钢结构除了贵都挺好。


和很多新兴产业一样,装配式建筑起步阶段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事实上,扶持力度和执行程度是该类企业的重要驱动因素。


7月以来板块的大幅上涨就离不开三大重磅政策的相继出台。


1)7月28日住建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加大BIM应用/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等;


2)7月24日住建部等七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公建原则上采用钢结构;编制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常用构件尺寸指南;


3)7月7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大力推广钢结构公建,积极稳妥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推广重点为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等公建、三馆/交通枢纽等大跨度建筑;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建筑标准化部品部件库;鼓励工程总承包模式。


目前国内钢结构渗透率仅7.4%,远低发达国家30-50%的水平。钢结构在住宅领域渗透率不足5%远低发达国家25-45%的水平。


政策推动+需求爆发推动渗透率超5倍提升空间。


上市公司角度,中报业绩也验证了行业的高景气。


鸿路钢构H1 净利约1.89亿元,同增11.5%,Q2大增45%;H1新签约76.3亿元同增9.6%,Q2大增40%;


精工钢构H1新签约100亿元同增11%,Q2大增53%;


东南网架H1新签约61.8亿元同增42.7%。


以钢结构为代表的装配式建筑领域,虽然近期涨幅较大,但仍值得持续关注,逢低介入。


重点从三条赛道持续挖掘产业链机会:


钢结构(PS)领域,重点关注制造加工龙头鸿路钢构、装配式EPC龙头精工钢构


预制混凝土构件(PC)方面,重点关注制造龙头远大住工,房建设计龙头华阳国际,央企下属装配式平台恒通科技等;


装配式装修领域,重点关注亚厦股份、金螳螂、海鸥住工


参考研报:

《国泰君安-7月三大装配式重磅政策出台,推动行业爆发景气向上》

《国泰君安-钢结构将迎建筑史第三次α翻倍行情》

《国盛证券-装配式浪潮加速,三赛道持续深挖产业链机会》


数据看盘

1、短线情绪观察


国内大循环下的投资主线


2、北向资金


国内大循环下的投资主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大循环   精工   双循环   国内   预制构件   疫情   构件   产业链   主线   钢结构   龙头   领域   政策   机会   建筑   财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