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汽车产业包罗万象,我们逐个来看。

乘用车整车

整车是公认的周期性行业,也是大行情的动力源,量价共振决定行业整体估值中枢,爆款车型放量带来α。


销量方面有乘联会和中汽协的公开数据,上市公司也多发布经营数据月报,弹性虽大,但预期差小。


价格方面却由于复杂的渠道分经销体系,很不透明,助涨助跌。一般来讲,需求坑,则价格坑,需求强,则价格强,供给端的短期扰动从来不是问题。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周期方面,根据历史数据,汽车销量以及库存变化的景气周期持续约2年,并且与经济波动挂钩。


本轮汽车销量的拐点出现在19Q3,产品存货拐点出现在19Q4,20Q1受疫情影响,销量和存货的转正都在20Q2,20Q4为新一轮周期的第五个季度,如果2021年经济持续恢复(大概率事件),销量增速上行至少持续到明年2-3季度。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除了行业周期演绎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对汽车下乡的推动,以及龙头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具有性价比、产品力的新车型推出,让行业爆款车型频现。


2021年,爆款新车仍是重点跟踪方向。


当然,板块整体涨幅较大,操作上或可更多考虑在趋势下沿择机低吸。


个股关注:


比亚迪:受益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的整车核心标的。


一方面,随着新车型汉产能爬坡,后续销量有望环比继续增长;另一方面,2021年将完成主要王朝系列的车型换代,并且,随着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投产顺利、DMI系统顺利落地,将在电动车市场占领绝对成本优势。


长安汽车:受益于行业复苏,具备β属性,关注新产品周期以及与华为的合作。


其中,长安自主实现经营降本,强势单品UNI-T带来利润改善。福特方面,明年关注4款新车型(锐际、林肯冒险家 CORSAIR、飞行员和福睿斯换代),有望实现盈亏平衡。马自达方面,一直盈利稳定,其战略重心偏离一汽倾向长安,明年引入一汽马自达CX4姐妹车型CX30。


公司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打造全新电动智能汽车高端品牌,三者联合开发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平台和产品,首车预计2022年面世。合作增量赋予了公司更多成长性。


长城汽车:新车周期全面释放,推动全球化战略。


20年下半年,新车密集上市,规模效应提高毛利率。“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代表了长城汽车全新造车理念,柠檬平台覆盖是SUV、轿车、MPV三大品类市场;坦克定位全球越野平台;智能咖啡是整车智能化平台。创新的品牌经营,打造各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海外市场潜力大,在俄罗斯连续两年蝉联中国汽车品牌冠军,并在9月份签署特别合同,进一步推动俄罗斯本土化生产进程;在东盟市场,明年1季度在泰国投产运营。

零部件

零部件在2021年比整车更具风险收益比。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基本面层面中,汽车销量提升是零部件β的基础,并且,随着国内零部件公司在海外份额的提升,部分零部件公司单车配套值提升,使之获得了超越行业下游整车的增速。


估值层面,当前零部件行业PB 2.48,仍处于历史中枢之下。2020年是整车投资的盛宴,2021年零部件的估值提升值得期待。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2021年,关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投资机会。


电动化赛道,重点关注大众电动化核心平台MEB。


2020年11月3日晚间,大众官方正式首发了国产版本的大众ID.4系列车型,其中,一汽-大众版本车型名为:ID.4 CROZZ,上汽大众版本名为:ID.4 X。


目前这两款车已经分别在广东佛山和上海安亭的两座工厂开始生产,预计明年年初上市。


ID.系列是大众基于MEB(Modular Electric Drive Matrix)平台打造的纯电动系列,ID.4面世标志着大众在华电动化的加速。


大众集团近5年销量均在1000万以上,规模庞大且保持增长态势,2019年市占率达12%。但在电动车领域,渗透率仅1.3%,同期宝马渗透率达5.74%。大众碳排放排名欧洲车企倒数第二,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


MEB 平台是大众专为电动车研发生产的平台,采用了正向开发模式,平台车型的生产成本降低、续航里程提升且车内空间更大。


MEB平台的推出,代表着大众对电动车的破釜沉舟,而ID.系列的面世和量产,让决心照进现实。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根据大众集团规划:


资金上,2020-2024年将投入600亿欧元发展电动车(较上一次计划提高10%)。330亿投资BEV,其中110亿投资大众品牌,200亿投资HEV,70亿投资软件系统;总计有240亿(40%)投资研发与无形资产。


销量上,大众预计2020年电动车渗透率将达到4%(对应约44万辆);2025年销售300万辆,其中大众品牌150万辆;2029年累计销量将达2600万辆,其中PHEV将达600万辆。


产能上,2019年至2022年,大众规划八大MEB工厂将陆续投产,我们预计2022年底产能将达到118万。


产品上,2020年至2029年,大众计划推出75款BEV、60款PHEV。


大众电动化核心为MEB平台。


大众MEB电动车销量规划:2020-2025年累计将到达400万辆,平均年销售80万辆;2025-2028年累计销量为1100万辆,平均年销售367万辆;至2029年累计销量2000万辆,当年销量预计500万辆,2020-2029年CAGR超60%。


近3年MEB电动车销量上,大众预计:

2020年MEB总销量7万辆,欧洲6万辆,中国1万辆;


2021年MEB总销量33万辆,欧洲23万辆,中国10万辆;


2022年MEB总销量60万辆,欧洲33万辆,中国25万辆,美国2万辆。

目前,大众布局全球八大MEB车生产基地,其中欧洲5个,中国2个,美国1个,计划将于2020-2022年逐步投产。


其中欧洲将以茨维考为中心,与德累斯顿、埃姆登、汉诺威,以及捷克工厂一起成为欧洲五大MEB生产基地。德国工厂主要生产ID系列,而捷克工厂主要是斯柯达旗下车型。


中国,安亭和佛山将从2020年10月开始引进并量产MEB车型。


美国,查塔努加将作为美洲唯一生产基地,并于2022年投入生产ID.4。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可以说,MEB产业链是继特斯拉产业链后又一投资重要风口,投资机会应持续关注。


智能化赛道,智能座舱中的前装抬头显示(HUD)弹性更大。


之前,由于前装HUD缺陷相对较多,售价偏高,显示内容贫乏以及用户习惯问题,前装HUD搭载率不高,2018-2020年,15-20万车型新车平均搭载率只有4.4%,属于萌芽期。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现在,随着HUD主要缺陷逐步被解决,国内厂商开始进入推动价格下降,压制HUD渗透率低的两大因素削弱,前装HUD由高端车向中低端车以及自主品牌渗透。


另外,18-20年HUD新车配载率与2015-2017年的自适应远近光有较高的相似性。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自适应远近光是车辆在开启大灯行驶时,可自动切换远光和近光灯,其在2015-2017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三年后的自适应远近光灯在15-20万价位中的搭载率提高到16.1%。


相比之下,消费者对抬头显的感受更直观强烈,接受度更高,整车厂更愿意进行搭载。


综上,未来2-3年,HUD或将会从目前一个单一爆款产品发展成智能座舱中重要的第三块屏,前装HUD厂商潜力大。


建议关注华阳集团,国内汽车电子核心企业之一,自主品牌HUD龙头。


目前公司已推出较为成熟的C-HUD、W-HUD、AR-HUD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W-HUD已获得多个国内及海外车企的量产项目,自行搭建了完整的AR-HUD平台,包括ADAS、仪表、导航的输入,相关产品将于2021年底开始陆续搭载量产车型面世。

国六政策驱动

这是阿策持续跟踪过的一条线,本质是环保行业,但和车相关,且时间点上21年年初仍有被市场加大关注的可能,就一起来讲。


2020年5月15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根据公告:


(1)2020年7月1日起,禁止生产、进口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与原定时间相同;


(2)延长国五半年销售缓冲期,允许2020年7月1日前生产、进口的国五库存车于2021年1月1日前在全国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销售、注册登记;


(3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PN限值)6.0×10^12个/千米过渡期截止日期,由2020年7月1日前调整为2021年1月1日前。


政策调整的核心在于对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延长宝贵的半年销售缓冲期,2021年,该执行还是会执行。


国五、国六分别是一种尾气排放标准,国六比国五严格很多。

2021,汽车产业投资策略

我国国五以前柴油车排放限值较低,国六首次采用燃料中立原则,对汽柴油车采用了相同的限值要求,柴油车升级难度高于汽油车


而据规划主要在2023年落地的国6b,更是相对于国6a的 CO、PM、THC、NMHC以及 NOx 限值分别下降了 30%、33%、50%、50%、42%,要求堪称苛(bian)刻(tai)。


而当下的汽车尾气处理市场兼具强政策驱动(国五升国六的提标带来市场空间的增长) +商业模式完善(发动机企业强制安装)双重逻辑,且载体方面的技术侧同样不存在障碍,具有持续演绎大波段行情的机会。


技术方面今天不全面展开了,看相关标的:


艾可蓝,轻卡 SCR 龙头,国六技术储备充分;

凯龙高科,全球重卡SCR老三,本土第一;

隆盛科技,EGR 龙头,天然气直喷供应商等;

奥福环保,蜂窝陶瓷,自主替代,手握头部重卡公司订单;

国瓷材料,蜂窝陶瓷;

万润股份,沸石;

……

参考研报:

《华创证券-汽车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智能驾驭,电动未来”复苏的起点》

《平安证券-从过去10年的历史展望汽车智能化配置的未来》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大众汽车产业链专题报告:大众产业链万亿市场,“中国制造“二次渗透》

《招商证券-拥抱国六排放升级带来的千亿级别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欧洲   大众   销量   量产   整车   电动车   中国   零部件   汽车产业   周期   车型   智能   汽车   行业   财经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