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航级CPU紧追美国高端芯片

宇航级CPU看重的是稳定性可靠性

宇航级CPU构成了人造卫星的大脑,为了能在星际空间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工作,不仅要应对极端苛刻的高温和低温,还要能应对无处不在的宇宙辐射。

中国宇航级CPU紧追美国高端芯片

在太空环境中,物体的温度取决于太阳的光照,由于不存在空气散热,受光面和被光面温差非常大,在轨道高度为300至400km的轨道的温度为例,受光面温度约为150℃,背光面温度约为-127℃,温差约为300℃。正是因此,美国的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的耐温阈值为:高温149摄氏度,低温-184.4摄氏度。在太空环境中,宇宙辐射是不可避免的,而宇宙辐射恰恰会对CPU造成损坏。正是因此,商业级、工业级、军品级、宇航级CPU有着不同标准。由于各种测试非常多,数据指标也非常细,这里仅就工作温度做罗列:


商业级CPU的工作温度为0℃~70℃。

工业级CPU的工作温度为-40℃~85℃。

军品级CPU的工作温度为-55℃~125℃。

宇航级CPU不仅在工作温度上有着不亚于军品级CPU的水准,而且还有抗辐射等方面的要求。其实,中美的宇航级CPU性能都是够用就好,关键在于CPU要稳定可靠,天宫一号上的CPU主频也就10Mhz,美国好奇号火星车上的CPU主频也只有200Mhz。按照如今手机CPU的主频来说,这些国之重器上的CPU简直弱爆了。但只要可靠稳定,CPU性能够用,那就是合格产品,如果把手机CPU搬上太空,虽然这些CPU性能上更强,但无法适应太空环境。


中国宇航级CPU紧追美国高端芯片

国产宇航级CPU追平美国高端产品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星载计算机处理器大多依赖进口,国产的人造卫星也大多使用进口CPU。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格限制高性能的宇航级和军品级CPU的出口,使我国星载计算机的研制受到很大的限制。

国内抗辐照CPU技术路线分为两条,一条是自主研发路线,一条是引进开源代码或逆向路线。

就性能来说,逆向或开源代码修改设计的宇航级CPU,其性能已经被原始设计框死了,老外的原始设计是什么性能,我们逆向过来就是什么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存在性能偏低的问题。

而走自主路线则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具备自主的技术迭代能力,2015年发射的北斗双星实现了100%采用国产CPU,在北斗双星上搭载了龙芯1E和龙芯1F,性能指标为200MIPS。

更可贵的是,早在2016年,龙芯1E和龙芯1F的售价仅为几万元一片,而当时西方愿意出售给中国的宇航级芯片中,像性能为100MIPS的美国ATMELAT697要20万到30万一片(嫦娥四号用的就是ATMELAT697),性能更好价格高达上百万元一片。

中国宇航级CPU紧追美国高端芯片


根据规划,龙芯第三代宇航级CPU 1E1000即将在2020年获得样片,龙芯1E1000采用28nm SOI工艺,集成了两个GS232E CPU核,最高主频为1G。如果PPT指标能够实现,单核性能相对于龙芯1E300提升5倍,将在性能上获得又一次大飞跃。

中国宇航级CPU紧追美国高端芯片

在2019年莫斯科航展(MAKS2019)上,前俄罗斯副总理、俄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总经理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俄罗斯希望从中国购买微电子设备,而俄方已经准备好向中国出售火箭发动机。德米特里·罗戈津之所以如此表态,主要是因为自乌克兰危机之后,欧洲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而航天系单位的SPARC CPU与欧洲的LEON是兄弟,这使俄罗斯开始向中国寻求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美国   宇航   特里   中国   双星   人造卫星   光面   军品   俄罗斯   主频   工作温度   太空   芯片   温度   路线   性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