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投资必须掌握的3件法宝

房产投资必须掌握的3件法宝

来源:柯视角

主编:柯谈



房产投资,最最重要的三个关键环节是:战点、仓位、心态,想要成功,必须把握好这三点。


1

战点


战点,即战斗的时点,也可以认为是出手的时机。战点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所有的利润都是在买入的那个时点就确定了,后期无非是拿在手上,跟着大盘涨幅一起抬轿子,和自己努力关系不大。虽然后期通过个人努力搞点凤变冰的花头,但局部不影响整体,房价涨幅大头跟着大势走的逻辑不变。


高手和新手的差别之一就在于战点的选择,但高手也不是次次都行,错过战点的高手也很多,因为战点本身的迷惑性很大,身处战点的你往往感受不到这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时机,眼前看到更多的景色是是房地产满目疮痍,哀鸿遍野。而且往往这个时候各种信贷也不太友好,筹措资金非常困难,最后只能作罢,贻误战机。


一、战点的两面性


这里说的战点并不仅仅是正向操作的买入时间,也包括反向操作的卖出时间。正所谓会买的是徒弟,会卖才是师傅。虽然房子的操作时间比较长,买卖通常也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但拉长来看,盈利的手法也和资本市场类似,在标的低位盘整的时候果断买入,在利好出尽的高位果断抛出,可能有些读者认为,这辈子只买一套自住就足够了,不过我相信关注我这个公众号的人,都是不甘于这辈子就买一套房再也不换的客户,至少也是以小换大不断改善居住条件的读者吧。下面我们说一下战点的表现形式!


二、常规战点


战点有很多维度,比如信贷可能变宽松,无意看到一个性价比超高的房源,菜小可能变学区等等,这里重点说一下新修地铁对买入时点的影响。


地铁修建对区域房价影响很大,但需要分段分析。首先官方公布规划会有一大波涨幅,哪怕只是一张图纸还没落地,这时候房价也会应声涨价20%~30%,但投资客是很难吃到的,只有自住客可以。所以这时候不是买入的战点,极端情况还可能套牢一阵子,因为未来的利润被先前的住户蚕食殆尽,后面因为基建,道路封路,行人绕道,施工扰民等等一系列的减分操作,结果是让这里的居住体验变差。


而当地铁真正修通以后,就面临选方向的问题,可能带来优质人群帮你抬轿子,配套的商圈学校医院慢慢起来,人气也越来越旺,不断正向加成利好循环,比如上海张江,自从二号线修通,利好信息不断涌现,从此房价一骑绝尘。


但也可能把这里的人流带走,比如上海地铁16号线,除了尾段临港那一两站国家给政策有预期,中间有不少站是陪跑的。所以地铁开通是有赌性在里面的。


三、最大的战点


先正本清源明晰一个观点,房价上涨二十年,调控政策也十几年如影随行,现在高房价还使得很多人已经躺平。除了公认的货币超发导致房地产变成资金池以外,还应该有其他原因的。毕竟面对目前限购限贷限离限售的高压组合政策,即使是房地产老鸟,操作起来也非常困难,而且缺钱的又不是房地产一个行业,政府基建、资本市场、高端制造业,哪个不是饥肠辘辘,凭什么房地产一路打压,却还能吃的盆满钵满呢?


这一切要从90年代中央和地方分税制改革开始说起。首先无论怎样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是希望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还是有差别的。中央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政策制定侧重公平,对应房地产就是老百姓安居,什么叫安居呢,最起码要保障老百姓有房子住,但具体细节不会太管。比如房价贵就强制开发商安排建设廉租房公租房,这是一种保障,就像国家多年以来直接管制猪肉价格一样,保证老百姓有肉吃很重要,至于老百姓吃的是有机肉还是饲料肉,就管不了那么细了,所以廉租房公租房的房屋质量也没有商品房好。


中央的管理手段也不一样,依靠各个部委进行管辖,比如通过住建部管理各个地区房价,如果乱涨就约谈,督导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再不行就对金融进行管控,收紧房贷提高利率,当然可能会误伤刚需,毕竟目标是共同富裕,凭啥你要先富(最近整顿互联网大厂亦是如此)。最近几个成交跌入冰点的城市,应该感触更深。


而地方政府目标是本城市发展,政策的着重点是效率,希望老百姓乐业。怎么理解这个乐业呢,通俗讲就是要把自己的城市搞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外来人员过来工作,但城市建设是需要钱的,怎样弄到钱呢,长远一点看是吸引外来人口。因为人多,人头税就多,所以前段时间各地方抢人,交几个月社保就能落户,有的地方还给高学历的人才住房补贴等,城市发展好的地方基本都是工作岗位多,工资高的地方,于是让老百姓有了一种“乐业”的感觉。


但是城市发展仅仅靠人头税还是太慢了,收几百万个人的人头税,不如卖地一次收的快,现在地方也特别乐于卖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同时一口气把财政收入拿到手。


这里我可以出一个问题给读者思考,如果开发商十年前一千万囤到一块地,现在以1.7亿卖出,开发商能收多少钱?有兴趣可以在评论区交流。


前面我们花了大量的篇幅解释了两级政府的侧重点,这种结构就会导致执行层面上的差异。但是,假如中央和地方步调完全一致的时候,最大的买入战点就会出现。比如2008年四万亿应对金融危机,2015年宣布去库存,2020年疫情后疏困企业,每次叫法不太一样,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首先是向市场供应大量货币,然后需要2-3个月的反应期,再后面就是各种资产的狂欢了,这里面当然包括房地产,比如2008年、2015年不仅信贷宽松,还把购房资格也放开了,所以涨幅巨大。


当然物极必反,中央和地方短暂蜜月期过后,中央会首先踩刹车,但是地方宽松的惯性还是会很大。所以,中央的住建部会约谈督导地方,政策也是从上到下的逐步收紧。切记,中央层面的楼市收紧开始,就是卖出的最大战点,等到地方实质性收紧后,楼市就彻底凉了。


考虑地方政府一直有卖地补充财政收入的驱动力,所以,买入和卖出最大的战点,就是中央政府的态度,而不是地方政府的措施。而且中央政府不是搞突然袭击,一般会先有吹风会和各种宣传,接下来会有至少半年的时间等你抄底上车,比如2020年这次,根据当时面对的困难具体形式,配套推出一系列外挂,包括金融工具、货币工具、政策工具等,这种战点信号其实已经特别明显。


2

仓位


说完了战点,我们说第二个观点,仓位管理。仓位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概念,这里我把它引入房产市场。


资本市场经常有人说买到了好票,踩到了好点,就是买得太少了,本来可以狠狠赚一笔,结果一波操作下来只能打打牙祭。房产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但又略有不同,因为房子不可能像买股票,买个十几个票放哪里,根据当前情况随时调整,但房子也可以做仓位管理,哪怕一套房也行,只是操作要漫长许多。


举个例子,如果只有一套自住房,买下来500w,当时首房首贷花了三成首付150w,贷款7成350w,后面几年房价大涨到1000w,按当前市值贷款成数可能降到了3成多,这时候应该想办法把增值部分重新抵押出来,最理想的是重新回到7成贷款,贷款出700w,当然能否承受700w带来的月供需要考虑清楚,利用新的抵押可以继续进行投资、创业和做生意。(当然我们态度坚决的反对套用经营贷消费贷炒房)


所以我这里说的仓位不是按套数来算的,而是按总贷款和目前手上资产市值来算的,前提是自己月供要承担的起,对于一般的小白,不鼓励杠杆绷得太紧的,毕竟要留一点余地,假设像今年深圳严打的行情,高杠杆肯定被整得很惨,给自己留点余地,日后才好回旋。


2017年房价高位时我高杠杆上了一套上海次新,我苦熬了三年终于等来了春天。但很多和我实力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我的朋友,高杠杆上了几套,后来听说大多数都没有熬出头,只能降价卖掉还债。


所以仓位管理很重要,要做到有的放矢。仓位管理来自于自信,看准了敢不敢all in,而自信又来自于日积月累的沉淀,时刻保持一线的讯息,才能在关键的时候下重注,最后斩获自己满意的利润。


3

心态


很多人觉得投资要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心态,这样才能在波动中分一杯羹。


而我认为恰恰相反,如果要在投资方面有所建树,首先你要有一种病态的心理:偏执,就是别人疯狂我恐惧,别人恐惧我疯狂。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真正做到的没几个,因为你一直和大众的观点背道而驰,全世界的人看涨(跌)你非要与世界为敌看空(多),这里不乏你自己最亲密的亲朋好友,所有人都把你当做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而你自己也知道你不是神,万一错了将万劫不复!所以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在这种绝对孤立的情况下,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都非常痛苦,甚至可以说百虫钻心,生不如死!


这就是很多大V灵魂强大的原因,血与火的考验后锤炼出来的异常坚毅的品质,或者说偏执!


4

尾声


战点、仓位、心态是不可分割的铁三角,是房产投资的三件法宝。


战点选不对一切都免谈;选对了战点,但仓位太轻,吃不到丰厚的利润也是可惜;卡住了战点和仓位,然后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筹码拱手送人,也算不上一个真正成功的投资者!


未来10-20年,房地产还有大把的红利,但是投资之路会越来越险峻,因为政策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复杂,能买对的都是之前的成功者,小白逆袭会更加艰难。


熊市里,只有小白会歇菜,而高手会时刻准备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时点   杠杆   资本市场   地方政府   法宝   涨幅   老百姓   贷款   房价   地铁   中央   操作   政策   时间   地方   房产   房地产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