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作者:冯玮瑜

很多人问,进入收藏或艺术品投资领域,有很多品种可供选择,为什么你会选择以明清官窑黄釉器为主线这样一个收藏体系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欣赏御窑瓷器的巅峰时期清三代的御瓷之美,来品味宫廷美学文化,感受其在艺术品市场上的收藏价值。

大家都爱清三代:盛世出精品

中国嘉德2021年春季拍卖会正在火热进行。5月18日进行的“凤翥龙骧——龙凤纹样御瓷”专场中,荟萃了21件乾隆时期精彩绝伦的御窑瓷器珍品,其中备受瞩目的清乾隆青花苍龙教子图抱月瓶,最终以2800万元落槌、加佣金3220万元成交。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乾隆青花苍龙教子图抱月瓶

而在半年多前的2020年10月19日,北京保利拍卖会上,被誉为康熙御窑五彩颇具代表性的名品、引起广泛关注的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最终以1.32825亿元成交。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雍正时期的瓷器在艺术品市场则更受欢迎,从2000年至今的拍卖市场,成交价在千万元以上的雍正瓷器就不下25件。

为什么人们偏爱清三代瓷器?众所周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时期。

从明代就开始在景德镇设立的御窑,是专为皇宫烧造瓷器的,代表了当时瓷器烧制的最高标准。与民窑不同,御窑中的每道工序都由行业里最顶尖的工匠师傅把关,每一件烧制的瓷器都不惜成本,只为尽善尽美,御窑厂所有生成的所有器物,只供皇家使用,不得流入民间。那么剩下那些皇家用不上的器物怎么办呢?敲碎!现在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可以看到大量出土的御窑瓷器的碎片。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黄承天德明清御窑黄釉瓷器珍品展”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禚振西与冯玮瑜,正在观看陈列的御窑瓷器出土残片。

清三代出品的御窑瓷器,每一代各有特色,体现出独有的时代风采与每朝帝皇的审美:康熙御瓷技艺精湛、大气磅礴,处处昭显着物阜民丰、繁华绚丽的盛世风华,而清代学养最深厚的皇帝雍正,对秀丽典雅的追求已经达到苛刻的地步,他认为御用瓷器要讲究美学,含蓄素雅,追求艺术,体现出御瓷的不同凡响,因此雍正一朝出品的黄釉瓷器最为美丽精致。而乾隆一朝的御瓷,则是以华丽繁缛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康熙朝御瓷:敦厚古拙,浑厚敦实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康熙帝

康熙,是清三代的起点,也是人们熟知的千古一帝。他平三藩、收台湾、抗击沙俄,功勋累累,因此康熙御瓷,也展现出洒脱不拘的盛世气度,规矩、大气,无一不昭显着物富民丰,技艺精湛,繁华绚丽的盛世风华

康熙,是清三代的起点,也是人们熟知的千古一帝,他平三藩、收台湾、抗击沙俄,功勋累累,因此康熙御瓷,也展现出洒脱不拘的盛世气度,规矩、大气,无一不昭显着物富民丰,技艺精湛,繁华绚丽的盛世风华。

由于社会的安定,康熙朝的瓷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自康熙十七年派内务府官员至景德镇督窑,标志着自明天启年停办的景德镇官窑正式恢复。自康熙朝开始了中国古陶瓷发展的一个高峰,康雍乾三代的瓷器,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中国瓷器的巅峰。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康熙黄釉撇口大碗

我所收藏的康熙御窑瓷器中,有一件黄釉撇口大碗,它体型硕大,很好地体现了康熙朝瓷器敦厚古拙、浑厚敦实的特点。它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传承记录:“玫茵堂”旧藏。玫茵堂被视为是西方私人手中最好的中国瓷器收藏。

这个黄釉大碗是进行皇家祭祀的时候专用的(点击蓝字可阅读它的入藏故事),它胎体很厚重,胎体厚重,碗深圆腹,撇口,圈足微敛,通体施黄釉。它有一个特征,就是底部的是三行六字双圈的楷书款,而一般见到的是六字二行款的,像这个三行款的是极少的。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康熙黄釉撇口大碗

除了器型,我们可以看看康熙时期器物的线条。从康熙的审美,观察他的喜好是什么,这是进入传统文化历史画卷里面很好的一个角度。

比如这件来自纽约大都会的黄釉刻缠枝莲纹的梅瓶(点击蓝字可阅读它的入藏故事),除了厚重感,它的线条特征也非常明显:肩部特别的浑圆、有力,就像个将军一样,很挺拔。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康熙黄釉刻缠枝莲纹梅瓶

但是到了雍正时期,通常梅瓶器型的肩部会收回去一点,会更雅致,而线条则依然是很有力的线条,和康熙时期的差不多。到了乾隆的以后呢,下面的线条就会稍微臃肿一点。但是到了晚清就不能看了,为什么呢?晚清的瓶子站着就是老年人那种感觉了,就是会有浮肿的那种感觉,区别是很明显的。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乾隆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另外,可以观察一下康熙黄釉梅瓶的纹饰:这是一种传统的缠枝莲纹,但刻在瓶身上的这个图案是有留白的,而且可以分出层次。而这种这种布局和审美其实最早出现在西方,为什么康熙时期的器物上有这个构图呢,其实这是当时西风东渐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当时西方的审美进入了清朝宫廷以后,这个瓶子就用西方的构图,和我们中国传统的纹饰相结合的方法描绘出来。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康熙黄釉刻缠枝莲纹梅瓶

看完线条再来看看釉色:康熙时期的郎窑红是一个典型的釉色,这种釉色极难烧出。所谓“郎窑”是指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烧造的瓷器,其中著名的仿宣德红釉而烧造的高温红釉称为“郎窑红”。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清康熙郎窑红苹果尊

古代民间有个说法:若要穷,烧郎红。可见其烧制的难度极大,成品特别不容易。只有在康熙时期国力强盛才能烧制出来。郎窑红的釉色非常美。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

同时康熙也推崇中国文人的古雅,刚才我们提到的康熙十二月花神杯,12件为一套,清雅秀美,器型精巧、胎薄如纸,更将画、诗、书、印绘于一体,尽显文人意趣,端庄秀丽,风雅之极。每一套花神杯都“天价难寻”,所以才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拍出了超1.3亿元的成交价。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康熙十二月花神杯

又如康熙时期创新烧造出来的一代名器——豇豆红瓷器。它素雅清淡、柔和悦目,类似豇豆的颜色而得此名,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等名称。我收藏的一件康熙豇豆红镗锣洗,釉面红中泛着绿色斑点,红绿相映,恰如诗中所描述的“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康熙豇豆红镗锣洗

而康熙又把这份文雅留给了他的儿子雍正。

雍正朝御瓷:胎薄体轻,俊美妩媚,淡雅精巧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雍正帝在位仅有13年,然而他却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迅速扭转了康熙晚期积弊严重,社会发展受到阻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康乾盛世方能进入鼎盛时期,使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其最高峰。这一为期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雍正帝所具有的承先启后作用,无可或缺。

比起康熙的大气,雍正似乎更爱宋瓷的极简,大道无言,大美至简,雍正御瓷,有种纯粹的美,含蓄素雅,他已经成为一种美学风格,一色一釉动千年。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清雍正仿汝釉尊

雍正的御瓷,小巧玲珑,隽秀尔雅,他把单色釉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釉色淡雅柔和,别有风致,不浮不媚,浑然天成。

雍正瓷器中最名贵的是胭脂红,其淡粉色如“红若赤霞,赧如羞女”,又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清雍正胭脂水釉菊瓣盘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清雍正胭脂红釉内粉彩折枝花卉纹小杯

柠檬黄釉,是康熙和雍正年间受西洋传入珐琅彩釉的影响和启发,经过不断试烧,终于在雍正年间烧成,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烧出这种全新釉色,这种色釉淡雅娇润,色泽宜人,别具清新亮丽,娇妍媚人之气韵,成为颜色釉之名贵品种。雍正柠檬黄釉瓷器是在清一代里烧造得最好的。由于受烧造难度所限,成品较少,传世品非常稀少,愈显罕见珍贵。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清雍正柠檬黄釉菊瓣盘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清雍正柠檬黄釉小盘

雍正还烧造了70多种颜色,是御窑瓷器颜色最多的潮人。只要我们生活中能想出来的,听到过的的颜色都能烧制出来。看到的颜色烧出来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想象出来的颜色,能烧出来是不是很神奇。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正白釉葵花杯及盏托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清雍正黑地洋彩莲花纹盘

乾隆朝御瓷:风格华丽,纹饰繁缛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时,清朝的文治武功走向极盛。他当政期间,江南与广东等地的丝织与棉织业很发达,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历史高峰。同时,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中国风的热潮。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

以华丽著称的乾隆,往往因为因为元素过多,色彩过艳,而被网友戏称为“人间富贵花”或“农家乐审美”。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号称“瓷母”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

但这份华丽的背后是自信的表现。

能人所不能,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瓷器的要求是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

看似浮夸,实则炫技,繁复奇巧,鬼斧神工,这是中国制瓷工艺的巅峰,前无古人,实至名归。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锦鸡图双耳瓶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乾隆料胎黄地画珐琅凤舞牡丹包袱瓶

他的自信,他的华丽,甚至在西洋掀起风雨,影响了西方繁复华丽的“洛可可风”审美,中国瓷器成了当时的奢侈品,路易十五甚至说要把宫中的器物全替换成中国瓷。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藏品清乾隆柠檬黄釉小盘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碗

中国所有瓷器的美,都能在清三代中找到影子。清三代瓷器,是东方美学的集大成者。一朝三代人,用百年光阴,烧出中国瓷器所有的美,品质之精,造型之多,色彩之丰,都登峰造极。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清三代为何总出好物?这三个皇帝都太强了

▲冯玮瑜收藏的部分清三代御窑瓷器

清三代瓷器,是一段火与土的艺术之旅,更是一段中国帝王审美的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雍正   景德镇   乾隆   釉色   柠檬黄   豇豆   珐琅   器物   瓷器   中国   盛世   康熙   线条   皇帝   时期   颜色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