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的超级科学工程,比“中国天眼”还要牛,用于探索宇宙大爆炸

比“中国天眼”还牛,世界各国组建科学联盟,用来研究宇宙爆炸。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的贵州有一个“天眼”,那是咱们自己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球面望远镜,灵敏度极高,领先世界。

而眼下国际上专门建造了一个科学工程,用来研究宇宙大爆炸的原理,该工程竟然比“天眼”的性能还要高。

究竟是什么工程能够跟“中国天眼”相抗衡呢?

在建的超级科学工程,比“中国天眼”还要牛,用于探索宇宙大爆炸

探索宇宙的欲望

几千年来,人们先是通过对宇宙的幻想,再是利用望远镜进行观测,总之一直都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索。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折返望远镜,各类手段层出不穷。

眼下人们又发布了一种射电望远镜,探测的范围和精准度也都有所提高。

“中国天眼”就是这样的一个望远镜,然而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中国天眼”的视野范围貌似不太够用了,分辨率和精准度都有所下降。

为此,国际上准备建造一台利用超级计算机管控的综合射电望远镜。

阵列望远镜项目启动

这一计划在2018年提出,并随着2019年中国签订科学联盟公约而正式启动。

该联盟旨在建设一个名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的项目,其面积将近一平方公里,搭配三千多个反射电线和一百万个低频电线,届时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综合孔径的射电望远镜。

在建的超级科学工程,比“中国天眼”还要牛,用于探索宇宙大爆炸

该望远镜的选址定在了南非的沙漠和澳大利亚西部的沙漠地带,天线的排列方式比较随意,例如南非的排列方式,半数以上的都集中在方圆五公里的地区内,其余的则分别分散在房源二百乃至三千公里内。

建造难度比肩天眼

不过该望远镜项目的建造难度系数很高,况且控制阵列天线也非常困难。

为了让这几千个天线的信号接收时间统一,在相邻的天线间还得用光纤联通,相当于建造一个通信网络,光纤的长度甚至都能绕地球两圈。

同时为了能及时接收信号传输的信息,每一个天线都有专门的接收仪器,将信号进行解读压缩,统一发给信息处理中心。

非常类似一个蜘蛛网,蜘蛛盘踞在网的中心,网络上每一点产生的波动都会精准输送到蜘蛛所在的中心地带。

在建的超级科学工程,比“中国天眼”还要牛,用于探索宇宙大爆炸

不过这些天线网络的建造可没那么简单,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转,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都被拉来服务,用来计算接近130万个天线接收转化的数据。

经计算,这些数据的接收量堪比100个世界互联网的流量,不愧是数据流通量最大的望远镜。

计划长达十年

而且该望远镜项目计划的提出由来已久,早在1991年,以中国为首的十几个国家科研队伍提出了这一项目的初步设想,一直到正式开始打造望远镜,共历时二十多年。

预计该项目的第一部分会在2023年正式建成,能够提前实现科学观测,而要想实现第二部分的完全建设,需要等到2030年。

从提出到建设完毕共四十年,不过一旦建设完成,将能够对400年来的宇宙变化进行精准观测,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次中国参与了该望远镜的天线和信号传输等六方面的研发工作。

澳大利亚望远镜项目有36个天线都是中国承接制造的,2018年我国还为项目提供了世界上最顶尖的天线解决方案。

在建的超级科学工程,比“中国天眼”还要牛,用于探索宇宙大爆炸

在建造过程中也是遇到了诸多困难,例如为了将各类电磁干扰逐一排除,项目负责组采用了电磁波屏蔽仪,有效将各类杂乱信号排除在外,让望远镜的“耳朵”专心倾听来自宇宙的各类信号。

该望远镜能够将诸如“中国天眼”等望远镜存在的弊端一一克服,从而得到更卓越的视野、灵敏度和分辨率,不仅能够捕捉更多天体系统的存在.

还能研究宇宙大爆炸等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后续发展。

该工程的创造是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又一次进步,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对宇宙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中国能够借助其取得科技上的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天眼   中国   射电望远镜   宇宙   南非   科学   工程   澳大利亚   灵敏度   阵列   望远镜   天线   信号   计划   项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