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大才子元稹,算“渣男”?还是算“情种”?

大唐著名诗人兼风流才子、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的元稹元微之,以组诗《遣悲怀三首》中情真意切、痛彻心肺、字字血泪的悼亡妻诗句,横贯千年的历史长空,至今深入人心。其中的佳绝之句让元稹对亡妻韦丛的挚爱深情,有了最为确凿有力的佐证,也成就了这位中晚唐大才子的“情种”之名。

先将悼妻名作《遣悲怀三首》中的上佳句子摘录下来,略作诠释,展现出来,请大家体悟品评: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一句最绝最感人,每每读来让人肝肠寸断、唏嘘不已。字面意思是:亲爱的老婆啊!你跟着我一生受尽清贫苦难,没过过一天能够舒展眉头的好日子,我如今只有用一个接一个的不眠之夜,来追念和报答你对我的深恩厚意了……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这一句追念妻子的恩情,最是催人泪下。字面意思是:你看到我没衣服穿的时候,就从娘家陪嫁的箱子里反复搜寻;让你出去为我打酒,你没钱不惜拔下娘家陪嫁的金钗……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这一句追思之意最为恳切,字面意思是:你活着的时候咱俩戏说的那些死后怎么安排的话语,现在一句句都重现在我的眼前了……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一句最著名,但是被今人断章取义变了味儿。其本意是:我知道这种夫妻永别后的遗恨人人都有,但你我这样的患难夫妻永诀后更令人感到悲哀……

怎么样列位看官?非刻骨铭心的至爱深情,能吟咏出以上这般佳绝的句子来吗?!

然并卵,元大才子的人生剧情,并非如此纯情和高洁。他时而入朝显达,时而外放沉沦,下江南、进四川,纵横四海处处留情,却又数次始乱终弃,辜负了众多卿卿……

且听我逐个略说:

第一个留情的美女,是其初恋情人崔莺莺。没错,就是后来《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剧中的张生,即是元稹元大才子的化名,而且唐代传奇中的的《莺莺传》,也正是元稹本人所作。后来被王实甫改编成了元曲,成就了现在的名剧。由此可知,《西厢记》不是故事,是真人真事。当年元稹做小官路过山西,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这一眼便盯上了才貌俱佳的“白富美”崔莺莺,偏偏这莺莺也是个有缘情种,看着风流儒雅、玉树临风的元才子,四目相对火花迸射一见钟情。于是乎郞情妹意,虽经小磨难,好事自然成。一段鱼水恩爱后,元大才子要赴长安应试,断然别了莺莺,就此再无音讯。为什么呢?因为莺莺家境虽富,却是有钱没势,才子想当官,莺莺家助不上力,况且后来元稹又遇上了高官千金,自然就舍弃了纯情少女崔莺莺。

第二个便是正妻韦丛,前面的悼亡诗就是为她而作。这位千金是京兆尹兼太子少保之女,其父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兼全国政协副主席,不可谓不显赫哦!元大才子赴京应考,入了这位高官的法眼,将二十岁的女儿韦丛许配下嫁于他,并在京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可惜这位温良淑德的大家闺秀,跟着小吏元稹过了七年清贫日子,便因病香消玉殒了,而且去世当年正是元稹刚刚升任监察御史的那一年,眼看着好日子来了,可谓红颜薄命。据说元稹因公务繁忙未能亲身参加亡妻葬礼,但此女确实是元大才子生命中最为刻骨铭心的女人了。

最出名的留情女子,则是比他大十几岁四川名妓薛涛。标准的姐弟恋,元稹三十几岁,薛美人则四十出头。薛涛不仅风情万种,而且诗名远播。俩人都是如狼似虎的情场老手,自是爱得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无奈才子又犯了老毛病,一则异地任职,二则带着一个风尘女子有损官声,于是再次一别不回头,害得薛大美女最终遁入空门。

还有一个江南美女刘采春下场最惨。本是官宦人家的有夫之妇,不仅有才且能歌善舞,被到此做官风流俊朗的元稹勾引得着了迷,抛家弃夫跟了元稹,最终遭弃投河自尽。

另外还有更狗血的说法,元稹和白居易之间,也不清白。在一起时同床共枕,相离别后诗书传情,这就更是乱不可言了……

至此,我们一边感怀元大才子诗情的真挚,另一边又对文人骚客情感世界的真假难辨,感到无限的疑问和迷蒙。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吧,世事白云苍狗,本就半真半假、真假难分……

最后且问,你认为元稹元大才子,算渣男呢?还是算情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京兆   西厢记   才子   厚意   大唐   陪嫁   江南   清贫   字面   娘家   高官   好日子   千金   句子   刻骨铭心   纯情   风流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