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吸附力太强大了,农村空了怎么办

每隔两、三年,都要在清明节回乡祭祖,顺带地在亲戚家小住一下,闻闻故土香,追追童年梦。由此真切地感受了近年来故乡的巨大变迁,其中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城市强大的吸附力,使农村空心化逐年加剧,乡村是确确实实地凋敝了。

故乡周边所有的村庄的现状如下:

一是户数急剧萎缩。绝大部分的村子现存户数仅有当年的10%左右,我所在的村子当年是公社所在地,规模最大的时候10个生产队600多户人家,现在只剩下不到50户。大量的空房都封门闭户,长年没人修葺的空房则断壁残垣、荒草丛生、破败不堪。

二是村民年龄让人咋舌。我姥姥家的村子,当年也有80多户,现在只剩下7户人家共12个人。村里唯一还在50岁年龄段的年青人是我的光棍表哥,今年59岁,他前些年也在城里扫大街,现在身体不行了又没子女,只好回到老屋里放羊维持生计。其余的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三是土地大片撂荒。现在还留在村里的老人们,大都依靠政府低保和子女接济过日子,只是在院里门前种一些菜地,或是挑选又近又好的少量农田耕种一下,远处的好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剩下大片当年辛苦开垦出来的农田,除了退耕还林的,都撂荒了。

故乡离县城30多公里,离地级市也是30公里左右,离省城则有90多公里。青壮年都进了城,考上大学的年轻人毕业了都往南方发达地区跑,村里剩下的都是无法在城市生存的老弱病残。省城周边的十几个县,都是干旱、半干旱靠天吃饭的半农半牧区,几乎所有的乡村都是这个状况。

唯一的好处是,这些地区的生态是真的恢复了。没人耕田放牧,山野上的植被得以休养生息,每逢夏秋季,到处绿意盎然,许多以前断流的小河,夏秋季又开始细流潺潺了。

但是,让人忧戚的是,当年热热闹闹的乡村,如今真的几乎不存在了。或许再过十几年,故乡会进一步退还成原始荒蛮的状态。怎么办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吸附力   闻闻   半农半牧区   忧戚   靠天吃饭   空房   省城   农田   村子   村里   乡村   故乡   子女   大片   当年   农村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