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在北京大学2012年的中文系毕业典礼上,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的卢新宁,也曾是北大的学生,应邀前来为毕业生们作了演讲致辞。

这就是那篇充满理想主义和文人气节的“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什么是“信仰”?中国的信仰在哪里?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什么是信仰?在中国,在这个时代,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卢新宁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是信仰,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一起探讨。

信仰是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共有的精神支柱,它虽然不能够直接成为物质力量作用于社会的发展,但是民族的进步永远离不开特有的信仰。

信仰具有强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根源于信仰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可以把信仰本身分为政治信仰、民族信仰和道德信仰。

这三者分别为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服务,当我们能够将三种信仰连接在一起,并且完全同化到全国人民的精神建设之中时,就能够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信仰”。

“中国信仰”的构成具有深层的复杂性,因而这也决定了其解释的多样性。无论概括出多么广泛的精神品质,在中国信仰的大含义面前依然只如一滴水。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我们如果不能够从平面意义上去追求探讨信仰的内容,那就只能求助于历史。

中国的信仰内化在各个时代之中,成为了促成时代发展与进步的一个深远力量,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信仰都是在不断丰富地发展变化的。

早在远古时期,以炎帝黄帝为领袖的氏族部落时代,我们就产生了信仰,这种信仰让禅让制的领袖成为连接人民的纽带,因而本质上是一种以民为本的信仰。

正是在这种信仰下,每个人都服务于整个集体,用明确的分工来共同生活。这种简单自发的信仰,也许就是如今民主思想的一个雏形。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而在皇位世袭制沿袭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小农经济的物质形态影响,大多数人们倾向于过上自给自足、安稳朴素的生活,这也是一种信仰,叫“和平”

当这种和平被打破时,如唐末的藩镇割据,社会动乱,人们就会从和平安定的信仰中汲取力量,让社会重新回到正轨,才有了陈桥兵变等力量的纠正。

从天朝上国中惊醒的清朝,在鸦片的流毒与官吏的腐败下深受荼害的国人依然在追赶信仰。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生命和毕生力量去寻找拯救中国的良方。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他们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富国强兵愿望,戊戌变法的政治革新理念,乃至辛亥革命的划时代成就,最终才在新文化运动中找到了答案:让全民族的思想与文化观念进行更迭,才是民族的唯一出路

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信仰才是进行根本改变,彻底革新的能量所在。再强大的军备也不能够让每个人都身披铠甲,再完美的“君主立宪”也不能够改变君主与平民的阶级之分。

但是共同为拯救国家于危难关头、为民族振兴、为实现理想社会的信仰,却可以让每个人都深切体会到,这也是信仰本身超越军事与政治的力量所在。

在上海的红船上,近代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悄悄发生,从此人民有了新的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红色力量”在中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风暴。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在解放全中国铲除反动派力量的长期奋斗中,为实现共产主义,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的信仰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份信仰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其中汇聚着全体人民的智慧与心血结晶。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中,来自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在中国被重新发展,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信仰。其实,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在找到信仰所在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民从来不能也没有放弃过信仰,理解了信仰在其中发挥的巨大力量。

我们的信仰是否已经动摇,是否还值得信赖

但是,在市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人们越发地只顾追逐利益而违背社会道德信仰乃至政治信仰。就像卢新宁所言“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再相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而如今社会的种种现象也在一次又一次地冲击人们对于信仰的坚守。如陈灵石事件,中科院的父母居然让一个六年级小孩拿着他们的研究结果去参赛夺奖。为了获得名声与物质利益,两位学术人才也不能罔顾伦理与道德。

而职场的权术与潜规则更是历来为社会诟病的地方。因此,清华大学每年都有大量优秀人才流向美国硅谷,而非选择留在国内发展。因为硅谷鼓励的是公平与竞争,这是国内许多公司企业都要进一步完善学习的地方。

此外,学校里也存在着许多相似的现象。近日来,一位河北师大一个宿舍因为误触烟雾警报器,学校要其宿舍推出一个人来承担责任,否则全部受到处分。学校领导如此不分是非,不去查清楚就要找人定罪,实在是典型的一派低俗作风。宿舍集体孤立一名女生让她顶罪,最后这名女生跳楼自杀,而其他人顺利保研。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如此令人心寒的事情,虽然受到了社会的谴责,但是其他的施暴者依然逍遥,让人们不禁感慨,师德师范的信仰到底哪里去了?还应该提到,最近娱乐圈爆料的“大瓜”:郑爽弃子事件,也在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一位全国知名的艺人,为了能够专心捞钱,狠心要打掉已经七个月的双胞胎,甚至说出“打都打不掉,***,烦死了”这种粗俗不负责任的话语。

娱乐明星铺天盖地的奢侈也无人质疑,袁隆平摸一下豪车就被骂上热搜,是人都吃饱了只想看网络剧了?就能够轻易地把饭碗扔掉,忘掉真正的伟人做的汗马功劳?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越来越多的人在质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的信仰到底怎么了?也许在经过了深思之后,我们会难过地发现,许多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信仰。

为什么会有人遗失了信仰?砍掉花树栽上果树的原因无非是水果能够卖钱,因此,抛弃信仰的行为实质就是出卖信仰,将信仰卖成了功利。

这种可耻的行径,完全违背了信仰的精神,成了新时代的旧人物,背叛了信仰,也就背叛了人民群众,无论表面上多么成功,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小偷。

人们追逐利益本是天性,无可厚非,但是通过良性的竞争赢得的成功,人们会钦佩;而通过拉帮结派,走关系开后门得到的一切,都不会让人们认可。

比如,2020年5月,90后歌手仝卓在直播间称自己把高考考试信息的“往届生”修改成了“应届生”,他在说这些事时洋洋得意,甚至有些吹嘘的意思,然而不久山西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高校、中学对此事展开调查,仝卓只得灰溜溜离场。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最令人心寒的地方不是这种现象一直存在,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反以为荣,这就是让信仰遗失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原因。

但是缺失了信仰,我们得到的真的是利益么?如果只顾眼前的短时效益就忽略了信仰带来的根本性、长期性的发展力量,无异于涸泽而渔。

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应该遵守人们共同认可定制的道德底线和法律法规,有任何的逾越都是对信仰的践踏,对社会共识的否认。

与人民对抗,从来就没有好下场

去年10月辛巴团队在直播中带货,推销一款“燕窝”,然而不久后网友就曝出,这种燕窝是用糖水做的,根本毫无营养价值。

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他们意识到了错误,本应该第一时间承认,并且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一直以来支持他们的粉丝。因为一时判断错误而背离了信仰的道路,我们大多数会选择宽容,但是明知道是错的还要一错再错,也将受到信仰的制裁。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辛巴在之后的直播、微博动态中坚持称自己的“燕窝”没有问题,拒绝道歉,甚至叫嚣“追究造谣者责任”,最终知名打假人王海介入此事,证实燕窝的确是假的,监管部门也介入调查,最终判定刑事处罚。

古人尚有不在酒里掺水的坚持操守,而一代代流传过来,竟然有人用白糖为燕子“搭窝”,实在是一种遗憾。面对如今的时代风潮而来的怀疑,我们不禁质问:信仰到底去哪了?

坚定信仰,才能够把怀疑的时代变成相信的时代。其实,信仰一直就在。我们坚持相信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而不是历史创造人民,每一个时代都是由人民创造出来的,当今也不例外。而不是说这个时代本来就应该如此,人民都只是受害者。

因此,要想重拾信仰,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职责,坚持自己的操守,才能够形成一股信仰的精神潮流,让整个时代为之扭转。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了一年,这一年来,我们全体人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共战疫情,这就是信仰的体现。从钟南山院士老将挂帅,含泪喊出“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到全国范围内的医院派出志愿队驰援重灾区

人们的信仰就是团结一心,共克难关,就是共同抵抗,共同创造。从古到今,中国的信仰始终就是“一起”。

灾难面前更能体现出信仰的力量,火神山雷神山两大医院从一夜建成,到关门大吉,其中有多少建筑人员、医护人员的努力?唯有秉持快一秒,就能够多救一些人的精神,他们才能每天在防护服里度过十几个小时。

与此同时,一些不能够在现场作出帮助的网友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履行监督、曝光的责任,共同为维护信仰的神圣性与纯洁性努力。不管再大的官员,不能够贪污给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救命资源,不管再贵的医院,不能够因为患者是普通人、穷人就拒之门外。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平等的信仰让所有人能够彼此看成一体,是联系起来的基础。如果社会不能够实现公平,就更谈不上团结。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如果信仰不能够让有着共同精神和坚守的人团结一致,那么这种信仰就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

在这场全球性抗疫战争中,某超级大国的人打着"自由"的旗号,拒绝服从安排,依旧我行我素,至今已经落得纪念超过40万同胞的逝去。

因此,不论是回顾历史,还是放眼全球,我们都应该坚信,中国人民的信仰是正确的,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不能轻言放弃的。也许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错误,发生一些意外,我们允许怀疑的信仰,但是最终要坚信时代会好起来,并且为之共同努力。

卢新宁: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金钱可以成为人们追求的东西,但是永远不能够成为我们的信仰,面对社会的问题所在,最重要的不是去指责,而是去改变。以北大为代表的年青一代正在步入社会,接替上一代人,可以说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青年更应该坚守自己在学生时代的意气与理想。

狄更斯曾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是如此,都有他们独特的最好的地方,也都有远超其他任何时代的糟粕点。

我们可以怀疑,可以失望,但是永远不要绝望与放弃,历史的创造者永远是我们自己,只有我们变好了,才能够让时代变好,让这个怀疑的时代相信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硅谷   时代   权术   财经   中国   道德   利益   现象   错误   力量   民族   政治   精神   地方   社会   卢新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