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不论这句话对否,但事实却是如此,即便上帝没有为你打开一扇窗,你也会在暂时失去“门”之后努力为自己开一扇窗。

简明的道理,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适用。

特别是在一些部分身体部位有障碍的残障人士身上,我们更能看到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身体上的不足,为自己打开一扇窗的事例。

美国著名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自小失明。

失明后,她并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在老师的教导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自学语言。

她不仅获得了名誉,还热心帮助残障人士,成为了无数人的榜样。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在我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视障群体而言,《二泉映月》的作者,艺术家阿炳,著名追梦歌手阳光等等。

这些残障人士用自己的努力去发光发亮。

但我们不禁有个疑问。

为什么一些残障人士只能在电视或者报道上看到,生活中大街上为什么看不到呢?

就视障人士而言,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6年,我国有大约1730万视障人士,占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六,位列世界视障人数第一位。

也就是说大约八十人中就有一位是视力障碍人士。

如此庞大的视障群体,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就看不到他们,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就表面原因而言,在大街上看不到说明这些视力障碍人士都呆在家中,不进行外出活动。

通过数据显示:

一千七百多万的视障人士中,只有百分之九的人会一周自己单独出行四到六次,百分之十五的人会一周单独出行一到三次。

在数据中,不喜欢外出的视障人士占到了总数的百分之三十。

有如此多的视障人士不喜欢外出,是他们生性所致,还是另有原因?

人类是群居动物,特别是对于一些视障人士而言,感知音乐和律动是他们感知这个世界重要的方式。

从视障人士自身而言,不喜欢外出的人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或许更多造成视障人士不愿出行的原因,是外界的客观不利的出行条件所致,其中最限制视障人士出行的就是出行条件盲道。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盲道是在人行道上一条黄色带状,具有一定凸起的路面

盲道分为行进盲道和指示性盲道

行进盲道是在没有转弯的直路上帮助盲人行进的,指示性盲道是在盲道有转弯或者终止时具有一定提示性的盲道。

从2005年盲道纳入“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首要标准之后,国内便掀起了一股“盲道潮”,如今,我国的盲道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位。

即便如此,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有些盲道不是在修建的时候不走心,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出了差错。

因此,即便我国盲道的里程长,修建多,但利用率不高,没有达到服务于盲人人士的作用

反倒是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没有使盲人真正受惠,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便捷。

在街上,我们不难看到一些盲道,时不时就有一个转弯。

有的盲道和井盖在一条线上,如果井盖遗失或者松动,行走在盲道上的盲人,很可能因不慎跌入井下而受伤或丧命

更有一些井盖在修建时,只有一部分,到了一些路段,干脆连盲道都没有。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除修建不规范外,盲道被占用的现象也十分的明显。

一些非机动车光明正大地将盲道占为己有。

一些人为了扩建自己的住宅地,将修建好的路面掩盖。

总之,不论是不合理的占用还是不合理的修建,都会导致盲道不能良好的方便盲人出行。

盲人朋友视力不好,如果有东西帮他们看路,情况会不会好转?

自此,导盲犬就应运而生了。

然而,自从我国第一家导盲犬培训机构建立至今只有十几年,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到盲人。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一方面由于导盲犬培育困难,到目前每年我国导盲犬培养成功数量也仅仅有几十只。

相较于千万的盲人群体,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另一方面,即便有些盲人朋友有幸获得了一只导盲犬,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上也不允许导盲犬进入,或者一些乘客十分排斥导盲犬,不让带导盲犬的人上车。

种种原因导致导盲犬不能有效帮助到盲人朋友出行。

有些人可能有疑问了,导盲犬不过是一只狗,狗的智力和行为能力都很强,训练起来就那么难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一只导盲犬从开始训练到正式接触主人,帮助人类,费用要花到二十万到三十万元

这还不包括选种时的花费和后来帮助主人时的费用。

导盲犬选种时,要挑一些温顺狗狗的后代。

首先要送到寄养家庭去寄养到成年,然后狗狗被送回到训练中心,接受为期一年的训练。

在训练中,淘汰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只有最合格的狗狗才能胜任导盲犬的任务。

狗狗生命短暂,当一只导盲犬工作到一定年龄之后就要离开主人,独自死去。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盲人如果想要一只导盲犬来帮助自己,可能要等好久才可能得到一只,并且在几年之后不得不接受狗狗的离去。

我国目前正在服役的导盲犬数量仅有100只,仅广东省一个省市就需要7500只导盲犬,导盲犬数量严重不足。

因此,依靠导盲犬来帮助盲人在现实条件下很难实现。

著名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女士有幸获得过一只导盲犬的陪伴,但她曾有过十一次被拒绝带导盲犬上地铁的经历,即便是在十分发达开放的北京依然如此,更不用说在其它城市了。

人们希望用导盲犬来做盲人的“眼睛”来帮助盲人,但导盲犬“帮忙”很难。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方便,也在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一些盲人朋友能够不出门办好事情。

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残障模式,盲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轻松地使用智能手机。

通过语音控制,盲人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通过读屏软件,盲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使用手机进行购物、消费、阅读、听流行的趣事新闻。

除此之外,导航系统的普及和应用使得盲人出行获得了更好的方向指引,让他们有机会依靠手机地图语音导航来知晓方向,到达目的地。

为推动盲人出行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但是互联网的受众我们不能忽略不计

根据调查显示:

能够灵活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盲人群体和大众类似,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大多数,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十

四十岁以上的盲人互联网人士,仅占使用智能手机盲人的百分之二十三。

几个数字充分说明了盲人群体中还有一部分人,不能通过手机来帮助自己。

其实智能手机的出现也是让一些盲人不再出门的原因之一

根据调查:

在盲人群体中,使用手机的一部分人主要目的是聊天和沟通进行社交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外面的世界,却限制了他们出行的步伐,这或许也是在大街上,越来越少见到盲人的原因之一。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的出现对盲人们出行的帮助也具有两面性

在对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盲人人士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对于互联网改变盲人的生活,大多数盲人都给予了较好的评价,一些人还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丰富了人生。

总体上,对于盲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是弊大于利的。

一千七百三十万,一个巨大的数字,是我国截至2016年视障人士的总数。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在遇到他们时,对他们伸出援手。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盲道问题希望有关工作部门能够加以重视。

修葺规范盲道,使得盲道能真正起到“导盲”的作用。

我们也要增强自身意识,做到不占用盲道,不破坏盲道

在导盲犬的培养方面,希望国家能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建立更多的导盲犬培训基地,增加导盲犬数量来帮助盲人。

此外,我们要接纳导盲犬。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看到导盲犬不用害怕,它们都受过专业训练,不会伤害周围的人类。

身边有盲人朋友的,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让他们也能更好地生活。

中国有1730万盲人,但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更多盲人朋友走上街头创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盲人   里程   残障   两面性   井盖   智能手机   视力   群体   障碍   数量   人士   原因   我国   朋友   财经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