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欢迎来到‘火药桶’,切记别点火哦”,向导妮娜说:“从现在开始,我将以向导的身份讲解巴尔干‘火药桶’的前世今生”。

妮娜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才邀请到的巡游向导,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入职欧洲研究中心,专攻巴尔干半岛的历史、经济及文化研究工作。所以,当妮娜在机场开玩笑的时候,我对她年轻到不像历史学家的年龄感到很意外,还有性格。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对于我的巴尔干半岛巡游计划,妮娜给出的建议是:从半岛西北端的斯洛文尼亚开始往东,从陆路经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黑山、塞尔维亚(含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希腊、北马其顿,飞罗马尼亚后转火车经保加利亚去土耳其,全程约8000公里。

意外的是,妮娜直接把我从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下称卢城)机场拉到了她的农场里,这几栋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木屋还有个别称:登山者乐园。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农场是妮娜与一帮户外爱好者集资买的,冬天他们在这里整装待发后去滑雪,或者看看阿尔卑斯山的雪雾;夏天则挨个山峰的轮流攀登,也可以找个野湖钓鱼游泳烧烤。

为了安全,他们租直升机将建材运到山里,直接在荒无人烟的悬崖上搭建了小木屋,还因此引起各大媒体关注,有些游客出价数千甚至数万美元,只为了能在悬崖木屋中度过一晚。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从农场出发去“冰川旅馆”的路上,妮娜边走边说:“很多人知道巴尔干半岛有火药桶的称号,可是能说清楚的人却很少。”

我组织了一下词汇说:“巴尔干半岛在过去几百年里发生无数次战争,而每次战争就如同火药一样,一点火星就能引起爆炸,使得成百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确实是这样,数百年的恩怨纠缠近乎无解,回顾历史只有1945-1980年之间的铁托时代,半岛局势稳定、各族搁置争议,经济腾飞,人均收入数倍增长”,妮娜指着远处的木屋说:“那里曾经是铁托最爱的度假屋,几乎每年夏季他都会来住上一阵,做出明年的重大决策后再回到山下的布莱德湖。”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1945年,铁托带领半岛各族浴血奋战四年取得二战胜利,战后成功联合6个半岛国家的5个主要民族及十多个小民族,成立南斯拉夫联盟。

然而,这些民族里不仅有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等十多种语言,还分别信奉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相互之间还各有各的国恨家仇,如何把截然不同又带有敌意的种族、生活、文化、历史、宗教,完全融合在一起又不产生排斥,成为南联盟面临的最大问题。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在过去几百年里,半岛各国乃至欧洲各大王室都在觊觎巴尔干的地理位置,因为欧洲只有这片土地连接欧亚大陆的同时,又兼具阿尔卑斯山、潘诺尼亚平原、地中海和黑海的军事与粮油重地,就算“闭关锁国”也能保障自给自足。

巴尔干半岛纷争不断最早出现在外部入侵,14世纪奥斯曼占领南部,15世纪哈布斯堡与奥匈帝国分割东北部,半岛人民足足当了600多年被任意左右的“棋子”。就在阿尔卑斯山脚下,铁托做出决定:各自为战的南斯拉夫必须联治,考虑到塞尔维亚王国长期统治半岛非塞族人,因此首都设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同时清扫大部分“保皇党”(后面会写到关押这些人的“克罗地亚裸岛”)。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铁托就此被打上‘清除异己’的标签,人们也逐步了解他的真正目的,不仅要联盟半岛六国,更要建立欧洲地界的大联邦帝国”,妮娜翻开《巴尔干历史》指着其中一段说:“南联盟只相当于继承塞尔维亚王国的主导权,离真正意义上的联邦帝国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各有各的军队和警察编制、官方语言、金融体系等等,即六国主权并未归为一体,既然复制不了苏联的联邦制度,那就只能在美苏之间寻找第三条出路”。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一开始,南斯拉夫的“不结盟”确实左右逢源,仅仅20年不到就从农业经济进入工业时代,经济增长率更是高居世界第一。英国在1964年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0%的南联盟居民对现状感到满意,超过81%的人认为与他族相处融洽,认为关系不睦的只有5.3%,另有13.7%表示不确定。由此可见,南联盟的初始阶段是成功的。

为了短期出成效,南斯拉夫全球第一个宣布“完全开放旅游”,也就是任何国家的任何游客都能无碍进入南斯拉夫旅行,这个举措使克罗地亚旅游热度经久不衰,进而带动整个南联盟的旅游业与农业,1988年一年就接待了1060万名国际游客。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妮娜很有哲理地打着比喻:“穷困时,他们对你视而不见,富足了,他们就会扼制打压”。

当老大哥认为兄弟背叛了,当欧洲邻国认为受到威胁了,南联盟的贸易、金融、军事开始面临制裁、封锁和打压,在欧洲工业转型危机的“暴击”下,南联盟经济迅速萎缩,失业率暴涨、产能下跌、淘汰率与外债赤字飙升等等,都成为压倒南联盟的“最后一片雪花”。

从1960年到1980年,南联盟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多,但外债却增加了40多倍,越来越穷的科索沃要求增加财政补助,越来越富的克罗地亚却提出“重新分成”,几百年积累的矛盾又被翻出来,甚至是放大。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中国人经常讽刺“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了”,南联盟也用了这个方法。

在危机四伏的20世纪70年代,克罗地亚整个高层都被换掉,以此来应对蠢蠢欲动的“克罗地亚之春”,接踵而至的是大量坦克与装甲车进入克罗地亚。妮娜说:铁托用这种方式来捍卫南联盟的完整,期间共逮捕3000多名克罗地亚人,其中妇女与儿童超过一半,同时在南联盟各大城市与要地布设重兵。

1975年,焦头烂额的铁托在斯洛文尼亚度假时告诉副官:一旦我离世,南联盟就会大乱。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1980年铁托逝世,而他5年前的预言,很快变成现实。

作为统领南联盟35年的偶像级人物,铁托的突然逝世令南联盟被乌云笼罩,往昔谈笑风生的邻居,似乎一夜之间就从兄弟变成了敌人。在一场上百万人参加的告别仪式后,科索沃在阿尔巴尼亚怂恿下发起示威游行,只占科索沃总人口20%的塞族人率先受到冲击,直至南联盟士兵进驻才消停。

然而,武力能暂时搁置积怨已久的冲突,却解决不了内部夺权与经济衰败的加剧,用妮娜的话说就是“轮流坐庄加剧了经济衰退”。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贝尔格莱德国家博物馆保存有一份1987年的物价表,上面写着“一公斤土豆30万南联盟第纳尔、一公斤白糖50万第纳尔、一升汽油90万第纳尔”,而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只能维持在5000万第纳尔上下,换个算法就是:1987年的南联盟人民,一年收入只能购买166公斤土豆,或者100公斤白糖。

铁托逝世,南联盟的贷款信用也随之湮灭,除了近半已逾期的债权国要求还钱,未到期的100多亿美元债主也要求清账,南联盟不得不从克罗地亚等富有地区加倍纳税,就连医疗环教资金也被挪来偿债,杯水车薪的结局是恶性循环,原就举步维艰的企业干脆关闭,失业率进一步飙升,商品上市率不足1980年前的三分之一,通货膨胀就此爆发:1982年31%、1984年54%、1986年89%,到了1987年直接超过140%。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通货膨胀最显著的特征是商品急缺和货币贬值,当人们发现牙膏都买不到、工资低到4个人一顿饭就能吃掉一个月薪水时,危机开始转到台面上,愿意打拼的年轻人背井离乡跑去中西欧打工,留下来的开始谋划独立。

1989年,科索沃在克罗地亚支持下爆发独立游行,期间阿族人与塞族人发生数次大冲突,但把科索沃奉为“圣地”的塞族人坚决不放手,双方纠缠直至南斯拉夫足球联盟开赛,东道主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的比赛日是1990年5月13日,当天的盛况是“球场上球员你踢我拽,看台下球迷板砖乱飞”,局势失控后联邦警察入场,结果被克罗地亚足球队长博班一脚猛踹,这一幕被拍下并复制到克罗地亚各个街区,博班成为对抗塞尔维亚的英雄,而克罗地亚也从暗中支持科索沃变成正面寻求独立。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从一开始的口头独立转入实际行动,克罗地亚只用了3个月时间。

1990年8月,克罗地亚老城克宁突然涌入大批当地警察。原来,这座老城的主要居民是二战后被派来修筑公路、铁路与港口的塞族工人后裔,在“你我是兄弟”的年代,这些塞族后裔被各种优待,毕竟他们的祖先为克罗地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兄弟在“分家”时却成了阻碍,克宁老城再怎么小,每年也能接待几十万游客。所以,原本被聘为克宁城警察的塞族人全部被解雇,取而代之的是克罗地亚警察。

经历过大屠杀的塞族人在惊恐中修建路障,以期尽可能避免财务与人员损失,此举又被解读为“毁灭旅游业”,因为路障阻碍游客进出亚得里亚海的度假岛。所以,克罗地亚派出30多架直升机运送军队强突克宁,被塞尔维亚出动的战斗机拦截。此次危机虽无人伤亡,但双方局势已进入白热化,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居住区从此永无宁日,部分城镇甚至一个月爆发上百起大规模抢掠塞族财物事件。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当大家把目光放在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之间的冲突上时,斯洛文尼亚却比克罗地亚还早了3个小时宣布正式独立,南联盟听闻大为光火,第二天就把装甲车开到斯洛文尼亚边境小城科佩尔,准备以武力再度上演铁托当年换血克罗地亚的场面。

然而,早就对塞尔维亚不满的斯洛文尼亚人却已做足准备,不仅将所有军队布置在边境,还号召国民响应募兵为国而战。于是乎,联盟军队刚跨越边境就遭到反击,数百联盟士兵反被俘虏。对内要应对各方苦战,对外又被北约施压,眼见大势已去,南联盟连十天都没扛过就低头承认斯洛文尼亚独立。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妮娜说:斯洛文尼亚的独立之所以这么轻易被承认,主要原因是境内没有塞族生活区,与塞尔维亚没有领土争议,双方也没有历史积怨。而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克罗地亚之间的恩怨十分久远,尤其是克罗地亚触动“逆鳞”介入塞科之间搅局,使得仇恨不仅没有消解,反而从兄弟变成彻底的敌人。

1991年9月,欧共体出面解决南联盟遗留问题,可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都各自宣称是“受害者”,双方一顿争吵不欢而散,而此时的国际形势也十分微妙:苏联解体自顾不暇、美国刚结束伊拉克战争不愿插手,欧共体更要面对东西德与欧盟事宜也无力介入。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巴尔干半岛巡游:“火药桶”的前世今生,从兄弟变成敌人

几天后,南联盟内部最血腥的战斗在克罗地亚多瑙河畔小镇武科瓦尔打响,塞尔维亚集结3万士兵携带最齐全装备对小镇发起狂轰滥炸,把克罗地亚3000守兵打得毫无反击之力,原本游人穿梭的河畔小镇也被炸得面目全非,据说塞尔维亚士兵单日不打完一万发榴弹与航弹就不让休息(后期会写到这座小镇)。

然而,在欧洲各国眼里,塞尔维亚赢了这场小镇之战,却输掉了国际立场上的话语权,也为波黑战争埋下了祸根,这部分内容留待波黑行程再写。

(下一篇是斯洛文尼亚游览行程,纪实旅行不易,希望能得到您的点赞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巴尔干半岛   贝尔格莱德   波黑   巴尔干   科索沃   阿尔卑斯山   斯洛文尼亚   塞尔维亚   南斯拉夫   克罗地亚   塞族   南联盟   欧洲   半岛   前世   敌人   今生   独立   兄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