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儿子在大学会与同寝室另五个富裕家庭的同学比,怎么办


人入群容易比较,有从众心理正常;但怎么克服,就要解读这个比较心理,这里只能先谈谈自尊心的话题了。

我是农民,儿子在大学会与同寝室另五个富裕家庭的同学比,怎么办

住在同一寝室,很容易相互比较


我是农民,儿子在大学会与同寝室另五个富裕家庭的同学比,怎么办

人是依赖社会而存在的社会性动物,即使是独居,也在适应着社会分工节奏…正因为有社会性参入,也就有了存在比较,人的自尊心就是在不同比较的环境中,逐步拓展起来的,很多人并没有发现这个“人内心成长”的逻辑!

当人有了感觉意识的那一刻起,在社会参入中,人就有了(自身与他人)相对比较…

首先是本能欲望和意愿,伴随着感知形成占有式的概念,伴随占有欲凝聚而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以及对自身占有的存在维护… 人的幼年期不能独立主张自身需求,是在依赖家人或父母的,正是人当初幼儿期的“依赖”,促成了当初迎合家人(包括父母)的积极表现,才有了其后来的延伸拓展(而成为自我表现);正是人自身对“占有(物质利益)存在”有了关注和在意,伴随占有欲,人也有了争强好胜心理,进而成为挑战表现心理,占有的快感和比较中“取胜”之愉悦,反而强化了人自身对占有的维护,进而拓展成为自我主张维护。幼儿没有自控力,就会伴随着自身的情绪宣泄,进而有了自我表现维护的心理。这种自我表现及表现维护之心,就是人后天的初始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自我系统的一个单元,这个单元也有系统的层次,其中就存在着多个具体的小概念,比如说:虚荣心、面子观点、较劲丶优越感、挑战表现、能力表现、创造表现、自我价值体现、成就感等等。虚荣心是维护人自我存在“形式”的表现,所谓“形式”就是存在表面,或者是人表外之“装”。而自尊心的核心,是人维护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彰显或社会成就表现。而一般人并没有社会成就,只能维护自我存在感了!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而人的自我创造能力有大小,社会竞争导致了极少数人能实现能力创造,来体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更多的人只能弃其主而就其次,来彰显自我存在感了…当人没有能力在社会竞争中凸显存在感时,只能借自身的存在“形式”了…这就有了:虚荣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只存在年少时的一瞬间或年轻时的一个短期,有的人存在了一生!虚荣心只是幼稚的自尊心,人一旦没有能力来实现自我创造表现,只能无奈的拾起存在形式(即虚荣心)表现!

我是农民,儿子在大学会与同寝室另五个富裕家庭的同学比,怎么办

回到本题目,穷人的孩子是没法与富人家的孩子在存在形式上去比较的,因为攀比无止境。吃喝穿戴不如人,家庭条件不如人,当你不去在意这种“比较”时,你才会放下心中的纠结!

换个角度看,人生莫测,自我会成长,人的存在形式伴随着自我人生史,只是过往云烟,人生的落幕总是以社会成就来说话,拿社会影响来说事!袁隆平穿着地滩衣,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田间,也没人笑他当年不体面。

知识就是自我未来的创造能力,在学校一心专执着于书本,放下眼前的比较,就可以实现自我内心置换。一旦在意“比较”,只会凸显心理失衡,视而不见也就没事。改变命运的能力就在所学的专业知识里,放眼未来,挑战现实的武器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把精力放在比较上,只会劳心伤财!

思乡人 于2021/9/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自我表现   社会性   虚荣心   自尊心   富裕   单元   在意   当初   家人   儿子   成就   形式   自我   农民   同学   能力   心理   家庭   人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