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4点,摆脱“一开学就生病”的魔咒

对爸爸妈妈来说,9月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开学。

不少家长开心之余又有些担心:

“孩子一开学就特别容易生病。有时班里一个孩子生病了,其他孩子也会接二连三地生病。”

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避免开学季变成“生病季”?

做好这4点,摆脱“一开学就生病”的魔咒

对症下药,解决“生病季”难题

1、入学焦虑,情绪紧张

孩子们刚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家人,来到学校,心里难免会有各种不安,在这种应激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

措施:在孩子初入学的一两个月里,家长可能多花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小朋友更好的接受新环境。

可以带孩子们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更好地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

2、生活习惯被改变

孩子们到学校以后,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新环境,可能出现喝水少、挑食、偏食,甚至消化功能紊乱、睡眠缺乏等情况,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

措施:要注意给孩子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尽量不在饭前吃过多的零食、饮料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进食的能力,平时也可以多与老师沟通孩子每日进餐情况,避免饮食不均衡的问题。

3、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很多孩子活泼好动,卫生意识也不是很强,极易造成“病从口入”的情况。

措施: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步骤,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回到家后及时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4、集体生活,交叉感染

在幼儿园和小学里,孩子们每天至少要接触到十几个小伙伴,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措施:按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大部分流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如水痘、麻疹、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

做好这4点,摆脱“一开学就生病”的魔咒

儿童打疫苗要注意什么?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免疫规划疫苗”

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该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外来儿童和本地儿童享有同样的接种权利。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及时给孩子接种。

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二类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

为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二类疫苗虽然需要自费接种,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也同等重要。

建议接种的二类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接种疫苗后,宝宝如果24小时内出现38.5℃以下低烧,或伴有轻微烦躁、哭闹、呕吐、腹泻等情况,属于接种后轻微反应,一两天后就消失,不必过于担心。

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宝宝体温38.5℃以上,超过48小时仍不退烧,尤其是3个月以下或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或者虽然体温38.5℃以下,但是精神状况差;宝宝出现排尿减少、脱水、腹痛、严重呕吐腹泻、抽搐、严重咳嗽、呼吸异常等情况。

作为父母很难保证在接种疫苗期间做到万无一失。为此担心的爸妈们,可以提前为宝宝准备一份疫苗接种意外险。

紫金疫苗接种意外伤害保险

承保年龄覆盖0-65周岁,一年保费仅需20元起,对于接种疫苗导致的意外身故、伤残,一般反应医疗、异常反应或偶合症医疗均可保,为疫苗接种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水痘   饭前   手足   疫苗   体温   轻微   公民   担心   措施   情况   宝宝   儿童   孩子   环境   学校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