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因缺乏运动死亡人数超500万,奥运辉煌背后的反思……

昨天,东京奥运会正式闭幕。从 1932 年中国人第一次站到洛杉矶奥运会赛场上,到 2021 年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的傲人成绩圆满收官东京奥运会, 中国人完美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能量……

每年因缺乏运动死亡人数超500万,奥运辉煌背后的反思……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屏幕前的观众们也为中国队捏一把汗。但是定睛一看,不少人瘫在沙发里看比赛……喂喂喂,别忘了,奥运会举办的初衷,就是为了鼓励大家不断进行体育运动的呀!

奥运会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2021 年 7 月的一项研究显示,奥运会并没有促进大家的体育活动的增加。事实上,平均每 4 个成年人里,就有 1 个缺乏运动!

现在很多打工人,整天整天的坐在电脑前,运动只能依靠上厕所和去茶水间,或者中午去取外卖;甚至是退休的老年人,现在也有不少沉迷各种小视频,一刷就是一天,一个不留神,时间就唰唰唰地飞走了……长期的久坐,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每年因缺乏运动死亡人数超500万,奥运辉煌背后的反思……

图片来源:soogif

大家可别以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早就有研究发现,久坐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的风险增加都有关,而长时间不中断地久坐,死亡风险更高!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 530 万人的死亡,都跟缺乏运动有关!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有效降低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的人,也依然可以减少复发,或者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

这时候就有慢病患者问了,那我要怎样运动呢?确实,慢病患者在运动选择上和正常人稍微有不同。毕竟,运动太剧烈也可能存在关节损伤等风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锻炼也要讲科学。

今天就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不同的慢病患者,应该选择怎样的运动吧~

心血管疾病:快走+哑铃,结合一起做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大多和高血脂有关,血液里的脂肪形成斑块,变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甚至心肌梗塞、心绞痛等。

每年因缺乏运动死亡人数超500万,奥运辉煌背后的反思……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少研究发现,哑铃、引体向上、弹力带这类抗阻运动(即,用肌肉力量对抗某个阻力的运动),更能改善血液里的脂质,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此外,抗阻运动还能增加外周血管的舒张能力,有助于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对于慢性心衰的患者,也有一定的好处。

相比于跑步这样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对膝关节的压力更小,不容易引起关节疼痛。其他副作用也比较小,即便是急性心梗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做抗阻运动,也很少有导致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发作等情形出现。

每年因缺乏运动死亡人数超500万,奥运辉煌背后的反思……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因此,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推荐,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训练,应当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结合着做:


糖尿病患者:减脂+有氧,谁都不能少

众所周知,运动本身就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因此,当肌肉开始运动的时候,身体就会分配给它很多糖分,供肌肉消耗。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触发胰岛素相关的反应。如果继续锻炼,还会触发肾上腺素等激素的调节反应,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能促进脂肪分解!

每年因缺乏运动死亡人数超500万,奥运辉煌背后的反思……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比较合适的方式就是在控制饮食、减脂的同时,进行中等或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慢性肾病:注意循序渐进

慢性肾病患者的前期,运动建议和糖尿病患者差不多。

但是要注意,刚开始锻炼时,可能会暂时性地出现尿蛋白增加的情况。因此,慢性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最低强度的运动开始做,慢慢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而对于已经在透析的肾病患者,一般建议每天至少步行 4000 步。但同样要注意慢慢来,一开始可以每天只走 5 分钟左右,如果身体可以承受,再慢慢加量。

慢性肺病:体能训练为主

慢性肺病由于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呼吸困难的问题,因此体能训练主要是针对心肺功能。

针对下肢的体能训练,比如骑动感单车、在跑步机上跑步或快走,更适合慢性肺病患者。训练强度一般需要高于日常生活中所能承受的强度,而且应当随着耐力的增加而提高强度。这样才能慢慢提高心肺的承受能力,和呼吸相关的骨骼肌的运动能力。

比如,假设一开始只能在跑步机上用 4 公里/小时的速度跑 10 分钟,就需要停下来休息,慢慢地等到可以承受这个强度后,逐渐增加到15分钟、20分钟……再慢慢增加到 6 公里/小时、8 公里/小时……

不过,很多肺病患者很难坚持这样的高强度训练,因此现在也比较流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即在高强度的运动后,换成低强度运动,然后再开始高强度运动,彼此交替。

另外,适当的力量训练也能增加耐力,改善呼吸问题。在渐渐适应跑步的强度后,可以背上一个书包,或者给手上或脚上绑上负重沙袋,做力量训练的同时提高耐力。

骨质疏松:试试太极拳

一般女性在绝经后,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一个不小心摔一跤,就骨折了。不管是预防跌倒还是预防骨质疏松,体力运动都有很好的效果。

而在运动的种类上,一方面是需要力量训练,可以增加骨骼的强度; 另一方面则是平衡训练,可以降低跌倒的风险。同时包含了这两种训练模式的最佳运动方式就是——太极拳!

作为传统文化中力与美的结合,太极拳柔和缓慢,适合老年人上手,既讲究“劲”,锻炼力量,又讲究“对拉”,锻炼柔韧度和平衡能力。有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 1 年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降低了约 43%!

每年因缺乏运动死亡人数超500万,奥运辉煌背后的反思……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除了上面这些疾病之外,对于一些癌症患者,比如乳腺癌、结肠癌等,体力锻炼也有好处,建议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或 75 分钟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外加两次抗阻运动。

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都是合适的。对于经常运动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训练强度。但也要量力而行,如果因为过度运动而受伤,就得不偿失了。如果实在不知道练什么、怎么练,最好请专业的健身教练或者康复医生来评估指导。

虽然东京奥运会结束了,但奥林匹克精神却永不停息。赶快参与到运动中来,挑战“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自我吧!


作者:西茶

编辑:Hayley

审核:徐韵珂


参考文献

[1] Bauman, Adrian E., et al.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 Games on population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The Lancet (2021).

[2] van Sluijs, Esther MF,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s in adolescence: current eviden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tervention." The Lancet (2021).

[3]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the-benefits-and-risks-of-aerobic-exercise

[4] Yamamoto, Shuhei, et al.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uscle strength, exercise capacity, and mobility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ardiology 68.2 (2016): 125-134.

[5]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hysical-activity-and-exercise-in-older-adults

[6]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trength-training-for-health-in-adults-terminology-principles-benefits-and-risks

[7]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exercise-and-fitness-in-the-prevention-of-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

[8]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effects-of-exercise-in-adults-with-diabetes-mellitus

[9]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ulmonary-rehabilitation

[10]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falls-prevention-in-community-dwelling-older-persons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复星健康家庭版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在任何平台转载,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肺病   东京   胰岛素   有氧运动   肾病   太极拳   耐力   肌肉   强度   奥运会   心血管疾病   患者   辉煌   力量   奥运   来源   财经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