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中国:盈利能力不足、高利率发债,“三道红线”竟然全部达标

融信中国:盈利能力不足、高利率发债,“三道红线”竟然全部达标

融信中国:盈利能力不足、高利率发债,“三道红线”竟然全部达标

近日,融信中国公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

中报显示,今年年上半年融信中国合约销售及营收分别录得不同程度增长,但其盈利水平堪忧,毛利、净利继续呈现下滑趋势。

近年来,融信中国热衷于规模增长,屡屡高溢价拿地,严重挤压了项目利润空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规模增长的道路上,融信中国“三道红线”全部绿档达标。

之所以绿档达标,融信中国靠的是“明股实债”,美化了真实负债水平。



高溢价拿地不止,或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融信中国实现合约销售额829.66亿元,同比增长37.46%;实现营收217.39亿元,同比增长3.2%。

不过,规模和营收的大幅增长,并没有为融信中国带来能与之匹配的利润。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融信中国录得毛利21.75亿元,同比减少30.73%;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减少36.77%;归母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减少24.65%。

据数据统计,融信中国上半年这个毛利率水平,在内地85家上市房企中,排名第83位。

事实上,融信中国的毛利率水平一直都低于行业均值。

2017-2019年,融信中国毛利率分别为16.56%、23.47%、24.24%,而同期港股上市房企的毛利率中位数分别为31.63%、34.29%、32.44%,差距不小。

2020年,融信中国的毛利率更是由上年同期的24.24%下降至11%。面对如此难堪的毛利率,融信中国高层曾在今年3月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毛利率应该是一个见底过程,2021年逐步回升至13%到15%之间”。

然而,融信中国惨遭现实打脸: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依然延续下降趋势。

盈利水平下降如此之猛,主要原因是因为融信中国近年来热衷高溢价拿地,严重挤压了其利润空间。

近年来,为了追求规模增长,融信中国不惜背负“地王收割机”的诨名。在上一轮规模扩张中,融信中国高溢价拿了不少地。而随着这些地陆续开发,产生大量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而这些成本严重挤压了融信中国的毛利率水平。

也就是说,融信中国利润水平的不断降低,实则是在为高溢价土地买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进入2021年,融信中国高溢价拿地的势头依然凶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融信中国新增土地项目39个,权益新增土地储备289.96万平方米,权益代价217亿元。

而这些新增土地,71%在长三角区域,在优质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占比更是高达86%。而这些区域,都是房地产行业公认的利润率较低的市场。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时间内,融信中国的利润水平有可能更低。



频频高利率发债,“明股实债”助绿档达标


毛利率低,就意味着融信中国缺乏持续的盈利能力。而身处高周转、现金流为王的房地产行业,融信中国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其规模扩张的步伐。

既然盈利能力不行,融信中国还得需要源源不断的现金支持,那就只能靠发债了。

而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融信中国存续美元债10只,存续规模37.24亿美元,其中有两笔债券票息高于10%。

除此之外,融信中国还频频在境内发债,而且利息率还不低。

据了解,在今年2月发行境内债的房企中,发行利率超过6%的只有3支债券。其中就有融信集团的21融信01债券,利率为6.5%。

而在7月,融信中国再次发行1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目的就是补充公司的流动性。

毛利率不行,也就是盈利能力不足,所以融信中国就得发债获得现金支持。而频频高利息率发债,又往往意味着公司的资金需求比较大、比较急,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快速高额融资。这也反过来印证了融信中国盈利能力不行、缺钱。

不过,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如此高频率、高利息率发债,融信中国在“三条红线”方面却表现堪称“完美”。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融信中国有息负债余额720亿元,净负债率为75%,扣除受限资金后的现金短债比1.09,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69.7%,继续保持“三道红线”的全部绿档达标。

而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融信中国靠的正是“明股实债”。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融信中国总资产达到2466.10亿元,负债总额1939.21亿元,净资产526.89亿元。

在权益占比方面,融信中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76.94亿元,占比只有33.58%,少数股东权益349.95亿元,占比高达66.42%。

而在损益占比方面,融信中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85亿元,占比为65.77%,少数股东权益应占净利润3.56亿元,占比34.23%。

也就是说,权益占比高达三分之二的少数股东,其占有融信中国净利润的占比,只有约三分之一。

权益占比和损益占比的严重错配,反映出融信中国存有重大的“明股实债”嫌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红线   中国   息率   毛利率   溢价   净利润   债券   上半年   股东权益   权益   利润   土地   水平   规模   数据   财经   高利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