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认知:普通人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投资收益最大化?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错过了很多,但也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机遇。

此前在一文中,笔者提到未来中国最值得配置的资产就在“资本市场”,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伯仲之间。而后又恰逢年前网络上沸沸扬扬的“牛年大牛市”信念崩塌,中国股市年后持续走弱,投资者信心缺失,将我视为一名“忽悠者”。

那么,今天我便从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与大家探讨下未来的经济趋势,以及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最大收益。

思维认知:普通人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投资收益最大化?

一、从经济发展看中国现代化

纵观人类整部历史可以发现有三个历程,分别是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人类从诞生之初以采集狩猎为生;到20000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冰川纪的消失,全球气温上升四大文明古国的地方出现了适合人类食用的的植物,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接着又是1776年蒸汽机、《国富论》的出现带领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这是人类出现以来的整个发展历程,简单而直接。

放眼当下,我们正处在第四个时代的转折点——科技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全球开始向科技信息时代转型,尤其是2020年的一场疫情更是催生了全球的紧迫感。疫情之下,数字化、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未来一段时期,将是前所未有的大变迁。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中国的处境。

亚洲崛起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认知,因此美国才会提出“重返亚太”,即使他们从未真正地离开过亚洲,目的只是想在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时候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好处

以往西方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很久,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叫醒,疫情之下中国经济的强韧让世界意识到“中国崛起是如此之快”,比西方预期早了5-1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必然,经济迈向世界第一只是时间问题。

亚洲崛起,科技信息时代的重心就在亚洲,在中国,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未来的方向,中国经济的崛起势不可挡。

思维认知:普通人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投资收益最大化?


二、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的重心

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有一个“资本大时代”,正是在那个时候微软、苹果、亚马逊等一系列资本巨头崛起,就连股神巴菲特也是爆发于那个时期,对此巴菲特曾说:我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时势造英雄,当下的中国与80年代的美国相似,同样处于资本大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必然是一个财富分化加剧,阶层固化的时期,在这个时代通过财富跨越阶层变得更加容易,但是普通人的财富缩水也更快,有利就有弊。

时代的背景下又是全球货币大放水的恶性循环,市场货币增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无时无刻都在收割着普通人的财富。这种情况下唯有资产才是最好的避风港,足够优质的资产才能抵御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

经济发展的另一面就是带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一国资本市场被称为“经济晴雨表”,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先行性指标,一国经济发展如何都会通过资本市场提前表现出来。放在过去,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多的只是用来对冲银行间接融资的风险,通过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来降低金融风险的概率。

思维认知:普通人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投资收益最大化?

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加剧,民生问题的扩大,房地产受到的打压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相比之下,无论是科创板、还是注册制等一系列完善资本市场的行为,都预示着国家的走向——重心从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打压房地产,扶持资本市场成为新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方便企业的融资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高科技信息化的发展,这才是发展资本市场的一个核心

时代的变迁,中国当前的处境,两者共同撑起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故而笔者才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中国的未来在股市”。


三、普通人如何作为?

倘若中国的未来在资本市场,那么普通人如何才能坐上这趟顺风车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人生的财富来源。

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收入就是工资收入,工资收入在前半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增加,呈现出一个年龄越大工资收入越多的趋势,但是到了后半生,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工作能力开始下降,工资收入也会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变得越来越少。收入逐渐增长,到达顶点开始下降,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全程。

思维认知:普通人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投资收益最大化?

在此笔者做了一幅粗糙的曲线图,其中的抛物线就代表一个人毕生的劳动收入,而直线却是投资收益。前半生投资收益很少,这时候主要收入靠劳动收入,而当你工资收入开始下降的时候投资收入反而越来越高,直到后半生成为一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这张图完美地揭示了生活的真相:人越老越不值钱,投资收益越老越多。这是普通人无法躲过的魔咒。

因此,普通人后半生必须依靠投资收益才有保障,尤其是不结婚的人越来越多,将来他们的养老必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那时候能够支撑生活的只有投资收益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在资本市场赚钱的能力,毕竟从笔者个人的经历来看想在资本市场赚钱有几个技能必须具备:财报分析、企业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估值等等。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对一个人有着极高的要求。

思维认知:普通人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投资收益最大化?

那么普通人如何应对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普通人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收益最大化。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杠铃投资”。

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名为“杠铃投资”的理论。其核心就是用多数资金投资风险低的东西,用少数资金投资风险最大的东西

金融学中一直讲“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想获得超额收益就必须承受更大的风险”,其实杠铃投资就与之相似。少数资金必须保持在全部损失也不心疼的地步,用最少的资金投资风险最大的东西,未来损失有限,而受益无限,以此达到付出最小的代价博取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虽说《反脆弱》这本书更注重的是心理学方面的视角,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透过这种认知来构建自己在投资方面的“反脆弱性”,正所谓一法通万法通,便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普通人代价最小的一种方式,损失有限,收益无限。


反脆弱:从不确定中受益 ¥75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普通人   杠铃   后半生   亚洲   疫情   资本市场   中国   重心   认知   最小   收益   工资收入   代价   思维   人类   趋势   收入   未来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