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高管告诉你短视频平台带货的流量秘密

十七年前的非典之后,淘宝平台诞生,迎来了电商时代。十七年后的今天,一场新冠疫情让经济暂停,电商同样成为最先恢复活力的行业。一方面,作为电商人是相对幸运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样面临增长停滞或下滑的压力。

这两年,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的声音甚嚣尘上,事实上确实如此。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0.6万亿元,只比上年增长16.5%,而十年前的同比增长有76.9%。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受疫情影响,电商大盘的增长率极有可能跌破10%。

快手高管告诉你短视频平台带货的流量秘密


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红利的消失。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90后人数比80后减少24%,而00后人数又比90后减少了16%,消费市场的用户基数断崖式缩减。

阿里、京东、拼多多共同抢夺下沉市场,抢夺四五六七八线城市之举,也充分佐证了电商行业躺着赚钱的时势已不再。那么,电商行业的下一个十年的增长引擎在哪里?


01

存量市场深挖,人群渗透率是关键

在老高电商俱乐部的4月线上大集训上,湛广院长做了一场为期两天的直播,针对这一行业现状和问题做了全面且详尽的分析、阐述,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案。

“深挖存量市场,提升人群渗透率和人均贡献率,就是电商行业未来的红利。”老高电商管理学院的湛广院长给出了自己对行业的研究思考结果,他认为,电商行业大类目的增长确实普遍失速,但细分类目却在崛起,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在老高电商管理学院的研究中发现,近年的90后女性育龄人口下滑接近30%,而且全国的结婚率连续5年下滑,导致了新生儿数量也相应下滑了20%-30%。按照常规的逻辑理解,母婴这一大类目的增长率应该也是萎缩了20%-30%,但实际情况并没有,相反母婴电商大盘在2019年保持了12%的增速。

这样的增速从哪里来的呢?老高电商管理学院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的奶粉类目下滑10.3%、纸尿裤类目下滑13.6%,也就是说刚性需求由于人口红利减少而下滑。但是,弹性需求驱动的其他细分类目却在高速增长,例如:婴幼儿营养品增长32%、益智玩具增长29.6%、早教书籍和音像增长51.5%、暖奶消毒增长68.1%、孕妇彩妆增长3024.7%、婴儿口腔护理增长42%、童装童鞋16.1%等。

无独有偶,在化妆品行业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化妆品大类目增速只有8%,但是美妆和男士化妆品等细分类目却保持了高速增长。

那么,细分类目的增长驱动力来自哪里?我们再来看一下食品类目的数据:2019年,天猫食品类目的人群渗透率是33%,也就是说在所有目标人群中,在天猫淘宝购买过食品的人只有1/3,这意味着,有2/3的人从来没有在天猫购买过食品。

“食品类目未来的增长就在这里,一是提升人群渗透率,让2/3的未购顾客参与到购买中;二是提升人均贡献率,让已经购买的用户提升客单价和复购率。”湛广院长道出了细分赛道之所以崛起的核心原因。

这个逻辑可以同理延伸到其他任何类目。对于如何提升人群渗透率,湛广院长认为,首先要从研究供需两侧的市场空间,其次产品要做出性价比,再次借助社交电商的力量,最后要创造新的需求。


02

寻找细分类目,做用户心智定位

事实上,提升人群的渗透率和人均贡献率,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释放存量市场的潜力。但是,前提是要先确定一个适合的细分类目进行深耕。

集训直播课中,湛广院长透露了老高电商管理学院在研究中得出的一个结论:专业细分,是所有类目的增长机会和方向,而传统类目细分到底,同样会诞生新的增长机会。

要想切割与把握细分赛道,除了洞察新趋势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战略分析工具——4C模型。4C模型从类目、竞品、顾客和企业自身4个维度提出一个完整的逻辑分析架构,整个分析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一一囊括,电商老板可以依据此模型来比对自己的企业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谋划下一步。

“想要提升人群渗透率和人均贡献率,核心手段就是细分到底+创新迭代。”这是产品级的经典玩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标品爆款平均生命周期18个月,非标品爆款平均生命周期3-6个月。”

曾经火爆大街的小白鞋就是最好的案例。2015年小白鞋萌芽,在一线品牌主导和引领下,2016年产生了第一波红利;2017年其他头部商家响应和迭代,第二波红利被收割;2018年更多的商家参与进来收割最后的红利。

快手高管告诉你短视频平台带货的流量秘密

想要进入更高阶的方法,就要进入品牌级玩法,成为头部商家获得竞争优势。品牌的终级目的就是要占领用户心智,只有清晰的品牌定位,统一鲜明的风格,一体化的产品与视觉表达,才可以吸引和建立专属人群,建立人群标签,进而进入大数据的视野,争取到更多推荐流量的机会。

正如湛广院长所言,品牌定位就像立梅花桩,每一个品牌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定位,一根属于自己的桩子,就是自己安身立命之地,如果没有定位,就没有立锥之地。


03

深耕细分类目,参与赛道级玩法

在现实情况中,商家有三个分层:头部商家占5%,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往往有实力进行颠覆性创新;腰部商家占25%,以跟随策略为主,很多时候是微创新;剩下的70%是腿部商家,主要是模仿与跟随。

快手高管告诉你短视频平台带货的流量秘密

表面上看,电商行业一片红海,实则是在从过去的粗放式野蛮生长、跑马圈地的时代步入精细化耕作的时代,这是电商行业未来十年的重头戏。而细分领域也依然会遵循这个“5%-25%-70%”的三个分层逻辑,所以在考虑做细分类目时,商家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细分类目的终极方向在哪里。

在集训直播课《细分赛道》部分,湛广院长把未来的电商玩家分成了四大类型:


1、技术控玩家——通过掌握运营和推广技术,跑到靠前位置;


2、产品级玩家——通过细分产品创新和细分供应链掌控,打造细分品类的头部爆款;


3、品牌级玩家——细分特色品牌的驾驭者,通过占领细分人群的心智,成为目标人群的首选;


4、赛道级玩家——具有细分赛道和细分产业链的驾驭整合能力,战略清晰,定位于细分品牌、细分赛道和细分产业链,长时间聚焦,做深做透,拥有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四大类型各有千秋,但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很显然只有赛道级的玩家才具有产业话语权。赛道级玩家在标品行业,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新技术的引领者,在非标行业,赛道级玩家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和风向标,行业的第一波红利只会被这样的玩家收割。

电商行业的下一个十年,精彩并不输上一个十年,时代语境确实不同,但是底层逻辑不曾改变。正如湛广院长所说,从来没有新商业,只是细分产品、人群和场景在不断地变化与重组。未来,电商所有类目都值得重做一遍。

期待更多的电商人能够从细分赛道、细分人群、细分产品、细分品牌、细分产业链的角度谋划布局,提升人群渗透率和人均贡献率,释放存量市场的红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目的   快手   存量   赛道   红利   管理学院   头部   院长   商行   逻辑   流量   人群   秘密   商家   玩家   品牌   行业   财经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