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在科创板火热的“周一首秀”后,整个股市又很快降温了。

4月初以来,A股跌跌不休,多板块低位震荡的状态已经持续好久好久了(简直没完没了)…在市场缺乏普遍赚钱效应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在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跑赢指数,多拿一点点收益。

于是,一个大家相对陌生的名词——“Smart Beta”(简称聪明的贝塔),最近也火了起来,很多财迷都让菜鸡仔细介绍一下。

聪明的贝塔到底是个啥,真能让我们普通财迷赚更多一点吗?今天就来讲一讲。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大家高中数学应该都见过α(阿法尔)和β(贝塔)吧?

这两个希腊字母,对大众虽生僻奇怪,但这俩哥们,在金融界里可是大名鼎鼎,因为它俩代表着投资收益的两种类型。

这个老二β(贝塔),就是代表了某只个股(或指数)的涨跌,跟市场大盘涨跌之间的关系。

比如大盘涨了10%,它也涨了10%,那就代表着它的β值=1;如果它只涨了8%,则它的β值=8%/10%=0.8。同理,如果它涨了12%,就表示β值为1.2。

这个指标有啥意义呢?

它表示了个股/指数的“股性”。如果一只基金赚取的收益,只相当于β收益,那说明这个收益的贡献中,基本上没基金经理什么事。

我们平常说的那些指数基金,之所以说是被动投资,赚的正是这类β收益。

那么很多主动基金,收费要比指数基金贵多了,基金经理总要有点贡献吧?怎么评估他们有没贡献,就看基金的收益中,有没赚取比β收益更多的收益。这些超出β收益的超额部分,就叫α收益。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简单来说,α和β就是在股市投资的两类收益来源,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典型如指数基金)。

而现在新流行所谓“聪明的贝塔”,潜台词就是原来的贝塔太傻了……

为什么傻呢?我们常见的各种指数(比如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等),在编制方法上,最通用的就是按股票市值来决定权重,但这也往往成为被诟病的地方。

由于股票市值会随股价上涨而上涨,这意味着:涨得越多的股票,权重会越来越大……

虽然大白马是能赚钱,但始终拿着越来越贵的股票、还越拿越多,这个操作似乎不是很合理啊。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于是,一种“优化”被动指数的思想就应运而生,也就有了“Smart Beta”。

说白了,“Smart Beta””就是基金经理觉得我不能傻傻地被动跟踪指数,我有些想法觉得换个策略改动一下指数成分股或比例,也许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

由于这是在被动指数基础上按一定策略规则的改动,并不等于完全主动选股,所以叫做“Smart Beta”。应用Smart Beta策略的基金,也叫策略指数基金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和更为常见的指数增强基金相比,Smart Beta指数基金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虽然两者有共同的赚钱目标,但指数增强基金在如何增强收益、如何赚钱的策略上是不公开的。随时采用多种策略,效果不好也可随意更换……所以,指数增强基金更像是主动管理型基金。

而Smart Beta指数基金,一般只使用一个明明白白的策略。

举个例子,基本面50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指数,就是一个Smart Beta策略的运用。它是依据4个基本面指标(营业收入、现金流、净资产、分红)进行选股,4个基本面指标就是一种Smart Beta策略。

常见的Smart Beta策略,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简单举例说明一下——

比如“等权”,就是指数中不管市值大小,所有成分股的权重一样。这种策略优化了原本的市值越大、权重越大的问题,有利于指数中那些市值小、但成长性更好的成分股表现,所以在牛市中,等权指数可能比正常加权指数表现更好。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红利”,就是选取分红比例比较高的股票。由于分红的基础是盈利,而高分红的基础是高的累计盈余,体现的是一个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这类成分股往往是具有稳定收入的成熟公司,这类指数比较适合追求稳健型的投资者。

目前,光是中证公司公布的Smart Beta指数就有60个,主要都是上述几种策略因子的筛选或叠加之后编制的。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那么这样改动之后,一定就能赚得更多吗?咱们还是要看业绩数据来说话。

从历史业绩看,并不是所有Smart Beta策略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更有效。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其相关的几个Smart Beta指数,近五年表现对比是这样的: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止7-24)

从上图中,跑赢被动指数的包括300稳定、300价值;而其他几个策略指数,如等权、高贝、波动、动态都跑输了被动指数。

再看上证50: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止7-24)

其中,50等权都是跑输;而50基本则是近3年跑输,近5年跑赢。

可以看出,不同策略对不同的指数、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结果常常大相径庭,并不总是真“聪明”的。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为什么聪明的贝塔还是不够聪明?

一是超额的收益永远来自于承担更多风险。不论采取何种策略,不论策略多“聪明”,相比作为市场基准的被动指数来说,新策略意味着新风险,某些时候赚得更多,但某些时候也可能亏得更多。

二是在投资的世界里有个常识:不会存在公开的长期持续有效的策略。因为一旦一种方法能稳赚并且公开出来,就会出现资金大量抱团的情况,最后由于缺少交易对手方,这种赚钱效应就消失了……

天下没有包赚不赔的事,想多赚,就得多担当风险。而与此同时,风险也会吞噬收益。

总之,Smart Beta有它的价值,但也别盲目迷信。对那些打着“增强”、“Smart”名头的基金,别一看到就觉得能给你翻倍赚钱。

买基金想多赚一点,这个新玩法了解一下

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研究这类新型武功秘籍之前,先练好基本功——踏踏实实定投被动指数基金,坚持个三年。

同时,多研究、多了解。关于“聪明的贝塔”,有兴趣的同学推荐看看《漫步华尔街》,这是一本比较经典的投资书籍,当中有专门的章节探讨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基金   财迷   权重   市值   基本面   收益   聪明   主动   策略   指数   风险   股票   更多   成分股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