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有首著名的革命歌曲里唱得好:“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我中华古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巾帼不让须眉,很多仁人志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本文的主人公崔东华既是一位军人,又是科学家,还是一位女科学家。

大国博弈,既是制度与策略的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赛。一位女科学家,如何在未知世界的巨大挑战面前,勇挑重担,实现了我国现代化近程舰炮反导弹系统的从无到有?该系统成为了现代战争中,我海军军舰自我防护的看家本领,被誉为舰队的“金钟罩、铁布衫”。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顶尖名校高材生为何放弃了巨大的物质诱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耐得住寂寞,承得起荣誉,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笔者希望,生活在当下这个比较功利、浮躁和焦虑人们,读罢当世奇女子,我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崔东华的故事,或许能够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

走出新疆进入中科大的天才少女

1970年的一天,在中国新疆自治区的乌鲁木齐,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 任职于当地兵工厂的崔工程师喜得千金。女孩被赐予了东华这个富有灵气的名字,不知道是否意味着这个襁褓中的婴孩日后将远离故乡,足迹行遍祖国的千山万水,在比家乡更为偏东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从名校到军队,叱咤南海的滔天巨浪,为共和国的现代化舰队构筑利甲,在中华复兴之路上书写一笔不平凡的篇章。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也许是受到了家庭的熏陶,少年时的崔东华热爱科学,业余时间除了能歌善舞,画得一手好画,还有一个在同龄小伙伴中比较另类的爱好,喜欢模型研究和工程技术。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又怀有远大的理想。1986年,以区区16岁的年龄考入了著名的中国科技大学。在这里师从国内一流的教授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业余时间博览群书,脚踏实地地为日后不平凡的人生做积极准备。

“投笔从戎”的当代花木兰

八十年代,高考刚刚恢复不久,连大学生都凤毛麟角,何况科学技术领域与清华、北大并列三强的堂堂中科大的高材生,而且崔东华就读的又是当时异军突起,被挤破头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毕业生更是被各大机构、名企竞逐,前程似锦的天之骄子。同一专业的70多名同学有50多人毕业后都去了国外,或是选择了比较轻松的职业。而成绩优异的崔东华却成了一股清流。既想从事科学研究,又想报效祖国的她,最终以数学接近满分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海军装备研究院。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科研之路历来充满艰辛,军旅生涯更是对意志和品质的考验,两条路一起走就更是难上加难,当时一定有很多同学对她的选择感到困惑不解,甚至一些亲戚可能背地里会讥笑这是个傻孩子,读书难道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赚大钱和享福的吗?面对来自不同价值观的质疑,崔东华心中没有些许涟漪,策马扬鞭,坚定而自信地迈向了自己即将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十余年后大海上那声响彻云霄的巨响,将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一切怀疑驱逐地干干净净!

谁道女子不如儿郎?

中国军人内有钢铁般的意志,外表军容军貌乃至每一个动作要求都十分严格,即使对于技术和文职人员也一视同仁,不能坏了规矩。而且,从事导弹研究,不光要经常出差,到天南海北的全国各处实验室调研考察,还需要长期生活在军舰上,冬日里白浪滔天,寒风刺骨,夏季甲板上动辄高温达到四十多度,还因为当时的设施主要是为占绝大多数的男性官兵所设计,一个二十来岁又生来爱美的小姑娘一个星期才能洗上一次澡。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面对辛苦的工作、恶劣的环境,乐观而大度的崔东华心如止水,毫不畏惧。她认为,武器装备关系重大,上至国家安危,下至海军官兵的身家性命;把最可靠的武器交给战友兄弟,不仅是一个军人的责任,更是一位科研人员的良心。而只有到第一线,才能发现武器性能的优劣,研究出更适合现代战争的装备。何况,和数十年如一日在军舰上生活和训练的广大官兵相比,她所承受的这点考验根本算不了什么。

研究所里的军中霸王花

品学兼优的崔东华顺利地被求贤若渴的海军装备研究院录取,还幸运地被我国第一代留苏炮舰专家朱锡斌教授相中,纳为关门弟子和培养对象。名师出高徒,备受鼓舞的崔东华把可供自己选择的所有领域一番研究下来,最终研究方向选择了一个因为难度实在太大,让当时大多数同学都望而却步的领域,叫做“舰炮武器系统外导弹仿真研究”。这门研究无论对数学造诣还是计算精度要求都极高,一个小数的错误都可能导致舰炮的失误,甚至整个反导舰炮系统的瘫痪。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在读研期间,崔东华除了在研究,工作中始终谦虚谨慎,精心细致,勤恳钻研外,学术上还系统地推导了高速旋转弹丸外弹道的全要素计算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已有弹道模型的仿真精度,并在研究中取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发现:在抗击运动目标时,弹道的特征会显著地被作用在小口径高速旋转弹丸上的某个次要力所影响。这一发现得到行业的一致认可,荣膺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在军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正式在海军中任职从事研究工作的崔东华并未躺在自己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再接再厉,屡创佳绩。除了两次荣立二等功之外,2003年,被破格晋升为“海军装备研究院高级工程师”,2008年获得“海军装备研究一级科研功臣”称号,成为同行眼中的传奇。

愿为国效命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人类武器的发展史,恰恰是一部矛与盾互相博弈的“自相矛盾”的过程。二战后随着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所有水面舰艇都成为了导弹的活靶子,而这又迫使和催生了舰船反导弹系统的进步。目前的军舰反导系统分为远、中、近、末多个层次,崔东华主要从事的近程反导系统,使用高速度的舰载火炮,在几百到几千米的范围内拦截攻击舰队的导弹,被认为是海军反导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直到二十一世纪初的新千年伊始,这一技术仍然被几个西方军事强国所垄断,而中国对于这一领域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这门技术既高端又复杂,既需要强大的火力系统、灵敏的火控能力,还需要精确的传感、探测和跟踪能力,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雷达、光电、火炮、火控、弹药等。为了国防建设的需要,当时在海军装备研究院担任高级工程师的崔东华挺身而出,率领团队迎难而上。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于是她的工作比之前更加忙碌,经常吃住在办公室。作为项目总主持人,她不仅统揽全局,而且事无巨细,工作内容从制定项目计划、人员安排,到研究大小实验数据。经过几年夜以继日地不懈努力,上千个作战模式分析与最佳对战方案的探讨,以及上万次的试验,终于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好日子里,崔东华团队研究出的反导弹系统一举成功击碎了目标导弹靶。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发的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横空出世!靶场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还有很多资深的科研人员激动地留下了幸福的热泪。由崔东华团队解决的末端拦截超音速导弹的自动决策难题,多项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直到现在还装备于海军大型舰艇,为我人民海军舰队保驾护航。

战略发展的明白人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由崔东华团队研制出的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实现舰炮武器全自动作战指挥,打破了西方对这一技术的垄断,填补了我国这一重要领域的空白,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巨大的荣誉面前,难能可贵的是,崔东华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她认为,我国的炮舰武器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很多其他的军事强国相比,总体上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一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一线科研人员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全面加强国家基础科学的研究实力和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唯有如此,我国的舰炮武器系统的发展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多才多艺的女科学家

我们的崔东华主任还属于既能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出色,同时兴趣爱好方面也当仁不让的那类让人羡慕的奇才。给人第一印象是面容清澈、温文尔雅的崔主任,也颇受故乡新疆当地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的影响,民歌、舞蹈、京剧样样在行。每逢单位里文艺汇演,同事们都能有幸聆听崔主任一展歌喉,或者欣赏她表演的舞蹈。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艺术不仅是她的特长,同时也为她的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非常懂得把握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崔主任认为,作为一名女性,除了应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之外,在生活中也应有所追求,带着激情去做最美丽的自己。作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技术人才,学术上高屋建瓴,一丝不苟,生活中也没有呆板的学究气,张弛自如,通过文艺陶冶性情,始终像个青年一样朝气蓬勃。

言传身教的好母亲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崔东华的言传身教也一定影响了自己的女儿。有一次,她和爱人同时得到了出差的任务,想当然地以为对方会接送孩子。结果年仅六岁的女儿居然自己一个人去上幼儿园。当得知女儿在盛夏因为无法打开空调,不得不睡在地板上时,崔东华的心在流泪。可怜天下父母心!各方面都很圆满的崔东华,每当想起自己的女儿,内心都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她如此年幼就如此懂事的女儿将来一定会像她引以为豪的爸妈一样,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崔东华:打破技术封锁,解决拦截导弹难题,为战舰穿上“铁布衫”

誓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曾盛赞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的人,认为他们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虎门烽火今既往,华夏长留民族魂!中华民族能够通过历史的巨大考验,历经百年风雨洗礼,重新昂首自信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绝非偶然。一个民族深入每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物骨髓中的那种坚如磐石般的信仰,方为一个大国真正的底气所在!无论位置高低,一个高尚和纯粹的人,不过是把一颗丹心呈奉予他人和社会。


文/胖砖引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花木兰   导弹   舰炮   近程   弹道   军舰   战舰   舰队   海军   研究院   难题   武器   女儿   领域   装备   财经   工作   系统   技术   崔东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