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多地监管引导消费金融利率下调,“降利”或成大势所趋

近日,一则关于消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的消息在坊间传开,引起广泛关注。


24%!多地监管引导消费金融利率下调,“降利”或成大势所趋

来源:网络配图


强监管信号又至?


业内传来消息,强监管信号又至,相关监管部门提出要求,“各地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将个人贷款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内”,在坊间引起关注。


24%!多地监管引导消费金融利率下调,“降利”或成大势所趋

来源:战鹰SaaS平台舆情走势图 (监测时间:8月3日12:00-8月5日12:00)


战鹰SaaS平台显示,在监测周期内,来自新闻、博客、论坛中关于“消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调”的舆情量共计3240条。趋势图显示,08月04日主流媒体相继报道,舆情量达到高峰,随后保持在一定平稳舆情波段。


24%!多地监管引导消费金融利率下调,“降利”或成大势所趋

来源:战鹰SaaS平台媒体关注图


从媒体关注情况来看,相关“消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调”的舆情消息报道中,活跃度排名前10的媒体平台有微信385条、百家号162条、东方财富网135条、腾讯新闻企鹅号131条、看点快报118条、网易号106条、新浪财经100条、搜狐财经83条、搜狐号77条、微博75条。其中东方财富网文章《24%!多地监管部门引导消费金融公司下调利率》热度较高。


24%!多地监管引导消费金融利率下调,“降利”或成大势所趋

来源:战鹰SaaS平台舆情词云图


从舆情词云关注情况来看,TOP10分别为银行、利率、下调、政策、消费、引导、货币、金融、金融公司、监管部门。


值得关注的是,该事件后经相关媒体确认和金融机构确认,此举系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并无明文外发。


24%!多地监管引导消费金融利率下调,“降利”或成大势所趋

来源:中银消费金融贷款官网


据悉,已有多地消费金融公司和民营银行收到了地方银保监局“口头通知”。一位民营银行知情人士透露,其所在地监管部门已要求相关机构于7月16日零时起,停止投放超过24%以上的个人消费金融产品。


目前已知的平安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多家消金公司已在其App上标注了综合年化利率区间,且所有产品利率上限均在24%及以下。


以中银消费金融为例,其app上的三款贷款产品中,“新易贷-业主贷”利率上限为23.9%,“新易贷-薪享贷”利率上限为20%,“新易贷-好客贷”利率上限为23.725%。平安消费金融app则显示,其贷款年化利率为14%-24%。


“降利”或成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没有直接针对持牌金融机构利率上限的法律规定,在此次“窗口指导”之前,消费金融机构普遍将36%作为利率的最高上限,此次“窗口指导”既是一次监管"补漏"之举,也是应对当前经济环境的提振消费之策。


此番虽未公布明文政策,但监管近年来一直在引导贷款利率的下降。


24%!多地监管引导消费金融利率下调,“降利”或成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0年底,银保监发布《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其中指出消费金融机构应当不算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努力降低资金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利费水平。


今年2月,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警示,不能依赖消费金融这种模式来扩大消费,警惕人们因为过度消费引起财产透支带来风险。


有分析人士表示,划定利率24%的利率红线是大势所趋,将进一步巩固头部玩家的实力,客群下沉、业务粗放的消费金融机构将愈发艰难,而助贷业务模式将遭受利率与信息“断直连”的双重夹击。对于一般消费金融机构来讲,其资金成本中位数大概在6%、7%左右,在监管指导的标准内放贷,应该还是有利润空间的"。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消金公司下调贷款利率存在困难,尤其针对部分客群下沉、业务粗放的机构来讲,相对于银行,其风险溢价相对银行较高,且融资渠道较窄,资金成本会更高,24%对一些公司来说就是个刚好能不赔本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利率   舆情   战鹰   金融   粗放   坊间   平安   上限   金融机构   贷款   来源   银行   媒体   财经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