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股市闪崩6%,华尔街血腥镰刀再现,新兴市场金融风暴来了吗?

作为上半年全球表现最好的金融市场之一,越南股市成为了各国投资者关注的显著目标。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的金融机构都在给投资者的建议当中指出,应当加大对类似越南这样的新兴市场股市增加投资,而特别将越南作为了投资建议的首选之一。

然而这样表现突出的股市却在一夜之间闪崩,金融股暴跌6%,即便是在收盘之前跌幅有所收敛,但最终仍然产生了高达4%的跌幅。

这样大的跌幅是怎样产生的呢?会不会引发新兴市场国家新的一轮金融风暴呢?这可能值得投资者们加以关注和警惕。

越南股市闪崩6%,华尔街血腥镰刀再现,新兴市场金融风暴来了吗?

估值泡沫的迅速攀升

自从去年3月份以来,全球股市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迅速回暖,产生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涨。以美国股市为例,现在美国的经济远远没有恢复到以前之前的水平,然而股市的市值却一再抬高,不但收复了美股,连续三次熔断下跌的市值,甚至还一再创造历史新高。

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在美联储带领各国央行在疫情期间大量释放货币流动性之后,全球已经陷入货币超发的流动性通胀当中,在这个背景下金融市场率先进入了狂欢,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仍然处于高歌猛进当中,不断刷新着历史新高。

越南股市闪崩6%,华尔街血腥镰刀再现,新兴市场金融风暴来了吗?

其中新兴市场国家的估值泡沫最为严重,众所周知,在这些新兴国家当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外向型经济,例如越南,其经济支柱就是对外出口轻工业产品。理论上来说,疫情对全球贸易的打击对这些国家更为严重,造成了经济增长的停滞甚至倒退,然而这些国家的股市却在这一轮全球股市上涨当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方面来说,货币超发和国际贸易停滞带来的货物短缺,反而造成了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外贸订单猛增,使得对外贸易出现了暂时的虚假繁荣,让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显得更加快速。

而另一方面来说,股市本身是一种提前计价未来预期的投资方式,美元在超发后的快速贬值,以及全球对于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使得资金盘子相对小的这些新兴国家金融市场更容易出现估值泡沫。

然而暴涨之后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快速拉高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之后,国际金融资本带来的并非只有一夜暴富的传说,随之而来的还有血腥的镰刀。

越南股市闪崩6%,华尔街血腥镰刀再现,新兴市场金融风暴来了吗?

泡沫的破灭

市场上的很多分析者认为越南股市的这一次暴跌,来自于越南境内疫情的再次蔓延,这种观点很难被否定,因为疫情的传播自然会影响市场对于越南未来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导致股市的估值回撤。

然而可能在这一轮暴跌之后,还有更加明显的宏观因素。

新兴市场国家由于整体GDP总量偏低,金融市场的盘子比较浅,因此在面临较好增长预期的时候,更容易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而在去年以来,由于美联储大量印发钞票,使得市场利率极低,金融机构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融资来进行投资。再加上美元贬值引发金融机构持有美元资产的意愿降低,使得这些资本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比如越南这样的新兴经济体。

越南股市闪崩6%,华尔街血腥镰刀再现,新兴市场金融风暴来了吗?

然而这种情况即将开始发生变化,目前美联储已经开始释放货币紧缩的预期,再加上美国经济复苏逐渐走向确定性,美元即将迎来触底反弹,美元资产也再次获得青睐。

在这种情况下,不难理解这些被称为热钱的国际游资会迅速反应,重新回到美国市场,手里带着刚刚从新兴经济体收割的新鲜利润。而这些新兴经济体即将面临被资本收割掉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成果,陷入长期为外资打工的悲惨命运。

金融风暴结束了吗?

经过了一年多的上涨,美股连续熔断带来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然而这一轮危机还远未称得上结束。

流动性宽松,在全球都掀起了庞大的估值泡沫,这些泡沫即将在美联储政策转向和金融资本获利了结之后出现所谓的融跌行情,金融的狂欢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最终接盘泡沫亏损严重的肯定不是华尔街的美国金融巨头。

而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这一轮的货币宽松释放的流动性,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逐渐被央行的货币正常化进程所消化,而这早已经足够推生出新一轮危机的隐患了。在金融市场相对不够完善的新兴市场国家,注定要在美国金融巨头掀起的一场场巨浪当中随波逐流,在金融市场上,华尔街收割掉数年经济增长积累的所有血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越南   华尔街   股市   金融   市场   镰刀   跌幅   美国   疫情   流动性   金融市场   血腥   货币   泡沫   风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