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 古代卖儿卖女标配的背后是,100%的高息借贷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生意的地方自然就有借贷。


在我国,最早的借贷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战国策》就记载了一位年放贷收入高达10万贯的孟尝君。

话题 | 古代卖儿卖女标配的背后是,100%的高息借贷



孟尝君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在做齐国宰相的时候,被封了一块叫做薛邑(今山东枣庄一带)的领地,他派人去给封地的老百姓放款,然后收取利息豢养手下“三千门客”。


但是,贷款的老百姓未能如期去偿还孟尝君的本息,于是他派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冯谖去到薛邑不到数日便得十万息钱。


在薛地这片万余人的土地上,单单收利息就有十万,这是个什么概念?


据公元前186年出版的《算术书》中“贷钱百,息月三。今贷60钱,月未盈十六日归,计息几何?”可以看出,当时的贷款额度可以很低,期限可以很短,但小额短期贷款的月息却高达3%,十足的“高利贷”。

话题 | 古代卖儿卖女标配的背后是,100%的高息借贷

1

高利贷之高

高利贷是历朝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以及官府本身也参与其中,导致借贷乱象频出。


南北朝时期,寺庙受到长期普通百姓、士大夫、勋贵的香火供奉,以及皇族的赏赐等,且不用交税,成为了官方放贷大魔王。由于官府合作,当时寺庙房贷年利率最高可超过100%。


隋唐时期,朝廷设置了一种叫「公廨本钱」的专款,发放贷款,借出五万本钱,每月收取利息四千文,年息约达100%。


宋朝时期,高利贷进入标准化,年利率普遍在100%左右,但仍然有利息特别高的「九出十三归」的三个月三元的利息。


明清时期,高利贷现象有明显改善,月息上限三分,年化也要36%。

话题 | 古代卖儿卖女标配的背后是,100%的高息借贷

2

高利贷之苦

周赧王是第一个被高利贷坑惨的天子,有一个词“债台高筑",就是专门讲他的辛酸史。


周赧王是战国时期的周朝最后一位皇帝,上位以来一直饱受秦国骚扰,这时候楚国找他合伙搞联盟一起攻打秦国,可是苦于没钱支持自己的雄心壮志,便奇思妙想向国内富豪借高利贷攻打秦国,声称等到他联合了各路诸侯,打败了秦军,缴获了战利品就还款。结果,战败无力还钱,悲催的躲到宫内高台上,来逃避债主。


大诗人、宋朝的宰相王安石,为了解决“吃不饱”的粮食问题推行的一种叫“青苗法”政令,让那些因为没钱买粮食幼苗的百姓,去政府贷款买下幼苗,等到作物成熟以后,再把当初那个买幼苗的钱给还回去。政令执行之初,粮食的问题的确得到了改善,并且年年都有了余粮。


随着推广的进行,负责青苗法的官员们好像嗅到了“商机”,私自更改政令逼迫不需要贷款的百姓,强制贷款,而且利息越来越高,过高的利息让官员们赚得盆满钵满,百姓却苦不堪言,用首饰、衣物等抵押,甚至出现了家破人亡,卖身为奴的惨像。

话题 | 古代卖儿卖女标配的背后是,100%的高息借贷

3

小 结

在现代社会中,高利贷向来是国家严打的金融犯罪之一。如今国家法律规定,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利率超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目前,野蛮借贷几乎绝迹了,合法合规的借贷,是有其巨大的积极意义。


为了支持个人及企业保障基本生存和发展,各大金融机构推出了房贷、车贷、创业贷、助学贷、经营贷、税贷、信贷、抵押贷等普惠金融服务,各金融居间机构会根据政策及个人和企业资质情况的不同,匹配不同的融资方案,支持和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秦国   月息   高息   青苗   门客   年利率   幼苗   政令   高利贷   官府   宋朝   利息   粮食   贷款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