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计算机创下记录:1.2小时内完成超算8年的计算任务

中国一个科学家团队表示,新的量子计算机只需72分钟就能完成一项由超级计算机花费8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在上月底发表的一篇非同行评议的论文中,由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家潘建伟领导的团队说,祖冲之号量子处理器创造了一个挑战“经典计算”的记录。

中国量子计算机创下记录:1.2小时内完成超算8年的计算任务

该团队在预印本平台 ArXiv.org 上发表的论文中说:“我们的实验明确建立了一项计算任务,量子计算机可以在 1.2 小时内完成,但对于任何超级计算机来说,至少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新闻服务机构 Phys.org 将这项实验描述为“比谷歌的 Sycamore 量子处理器所进行的实验更具挑战性约 100 倍” 。

中国科学家说,他们使用随机量子电路采样作为评估其量子处理器能力的指标。

他们在论文中说:“我们在祖冲之量子处理器上的随机量子电路实验结果创造了挑战经典计算能力的新纪录。”

中国量子计算机创下记录:1.2小时内完成超算8年的计算任务

"我们还期望这种大规模、高性能的量子处理器可以使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追求超越经典计算机的应用。"

“这项任务的经典模拟的计算成本估计比之前在 53 量子位 Sycamore 处理器上的工作高出两到三个数量级,”他们说。

2019 年,谷歌在《自然》杂志上表示,Sycamore 需要大约 200 秒对一个量子电路实例进行一百万次采样,而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大约 10,000 年才能产生类似的输出。

中国的超导量子处理器包含66个量子比特(量子信息的基本单位)并以中国五世纪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命名。

祖冲之使用最基本的计数棒,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这一精确度在全球范围内超过800年都没有被超越。

中国量子计算机创下记录:1.2小时内完成超算8年的计算任务

5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量子项目,其中一些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和量子信息技术开发商科大国盾等研究所。

据CGTN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科技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设计并制作了祖冲之号的计算机原型。

在5月的《科学》杂志上的一份报告中,同样由潘建伟领导的团队说,这项工作是“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使未来更大规模的量子应用更接近于嘈杂的中级量子处理器的实现”。

想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边际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量子   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   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   圆周率   印本   处理器   科学家   电路   团队   能力   小时   领导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