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双碳”背景下的源荷-储协同现状与问题

2020年以来,我国先后明确“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能源转型目标。但风电、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明显,不断增长的新能源发电规模对其大范围优化配置和电力系统灵活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十年,由可再生能源引发的日内新增功率波动将超过5亿千瓦,电力供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平衡难度将大幅增加,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双碳”背景下,必须充分考虑新能源发展形势,通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促进新能源大范围消纳和高效利用。近年来,发电侧新能源配置储能和用户侧车网互动逐渐发展成为源—网—荷—储的典型模式,笔者主要分析这两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推进源—网—荷—储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波动性   随机性   高效   峰值   新能源   化石   供需   灵活性   日内   比重   电力系统   未来十年   功率   现状   年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