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监测和OBD持续冲击,检测站环检还能坚持多久?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上升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上升。在大气污染越来越严峻的当下,“碳达峰”和“碳中和”越来越被人重视。我们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体系优化,调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终实现二氧化碳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内的产销平衡。

交通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在过去的9年时间内,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机动车尾气俨然成为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大多采取定期去机动车检测站进行环检的检测方式,但这种方式似乎不能全方位、全时段监控机动车在上路时的尾气排放情况。

为了保卫蓝天白云,各省市开始采购尾气遥感监测装置,进一步扩大了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的监管范围;除了尾气遥感监测系统之外,各省市还随时监控某些重型货车的尾气排放情况。

从便民层面上说,遥感监测装置省去了车主去检测站上线检测的麻烦,OBD监控装置可实时显示本车的尾气排放状态。从治理大气污染层面上说,生态环境部门利用遥感监测装置直接筛选排量过大、尾气污染的机动车;环保部门通过OBD在线接入,实时掌握重型柴油车排放情况。普及遥感监测装置和OBD监控装置是便利人民、保护蓝天的好举措。科技改变生活,就像以前的ETC一样,遥感监测装置和OBD监控装置极有可能成为监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主要途径。

目前,不管是尾气遥感监测装置还是OBD 远程在线监控装置,都还处于萌芽阶段,并未完全普及。但是我们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将来政府相关部门在重要交通干道上全面普及尾气遥感监测装置,为每辆车安装上OBD装置并且由环保局进行联网监控,那么,检测站的环检还有市场吗?或者说,检测站保留汽油车、柴油车排放物检测线还有必要吗?

相信很多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是检测站真的要丢掉“环检”这块蛋糕吗?其实也不尽然。遥感监测装置安装费用昂贵、场地需求大,是由政府主导的,检测站在这方面没有盈收空间,反而要小心因为遥感抓拍而倒查检测站检测失误。OBD-II测试现在是在机动车年检年审测试车辆排放的通用方法。作为OBD-II标准的一部分,这些系统密切监控排放,因此检查人员只需使用扫描工具即可检查与排放有关的故障代码,以确保车辆符合要求。在这一方面,根据山海关区生态环境分局的相关工作安排,诚志机动车尾气检测站成为了“OBD监控终端安装流程”的安装地点。这一点,蕴含着巨大商机。

由检测站来安装OBD装置,这中间产生交易的收益肯定是检测站所有,而后续的联网、上线检测等都是以检测站为核心开展多维工作。据《运输车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显示,早在2019年,国四、国五符合条件的在用柴油车就需要强制安装OBD系统了。但当时只是在部分地区试点推行,例如广东、山西、郑州等省市。

据统计,2019年轻型柴油汽车OBD渗透率为零,预计到2022年能够达到百分百,而重型柴油汽车在2019年渗透率为50%,预计到2021年渗透率为100%。按照OBD在轻、重型柴油汽车中的渗透速度推算,到2022年OBD市场空间将达到24亿元。对于机动车检测站来说,增加新业务必定会投入成本,但这些成本的回收速度和市场空间不容小觑。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在,不与时俱进就只能等待被收割、被淘汰。不管环境检测线将来会有什么变化,抓住每一个盈利点才是当下最紧要的事。所有的业务变化归根结底都是为蓝天白云保卫战服务的,毕竟守护空气洁净就是守护人类健康。业务变化给检测站带来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只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提升业务能力,就能在层层困境中脱颖而出,成为未来几年检测事业大洗牌中的“王炸”。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每一辆车的尾气排放似乎是大气污染的小小一环,但是一万、十万、百万乃至万万辆车的尾气排放量绝对惊人,治理排放是一个艰巨曲折的过程,这之中离不开机动车检测站工作人员的严密监控和公正甄别。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时代加速来临,应该成为每个机动车检测人要扛起来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遥感   山海关   在线   柴油车   大气污染   终端   尾气   生态环境   机动车   柴油   装置   蓝天   多久   情况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