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从来都不是成本决定价格,而是供需决定价格

每一轮的楼市放松都始于经济困难带来的财政危机,无论是2003年非典,2008年金融风暴,2012年次贷危机,还是2014年的高库存问题,2020年疫情,只要地方难受了,接着就会放松楼市,刺激一下房价,然后通过卖地回笼大笔社会资金,度过难关。

房子从来都不是成本决定价格,而是供需决定价格

这个历史循环,源自一次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国家拿走60%的税收负责国防、外交、转移支付、战略性开发等,地方留下约40%负责提供教育、医疗、地方基建等公共服务。

当初还比较贫瘠的土地税收归了地方政府。当年税改,应该谁也没想到此后近30年,土地收入快速增长,成为了地方要负责的一切公共服务开支的最重要来源。

地方通过出让土地获得资金、发展城市公共用品(教育、医疗和基建等)、提升城市竞争力、人口虹吸、城市规模扩大、继续出让土地,以此循环往复。所以土地财政的本质就是融资,巨额的土地收入支撑起了光鲜的城市建设,也推高了土地的价格。

大家都清楚,各级地方政府如果停止卖地,估计正常运转都成问题。没有了这么一大笔卖地收入,工资从哪里出呢?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疫情过后,2020年初广州花都区部分事业单位,公务员几乎发不出工资,然后才有广州放松楼市的政策:黄埔区人才政策等同于不限购,本科满6个月社保就可以买房,一下子引爆整个广州楼市。黄埔、天河区率先上涨,然后蔓延到其他区域,全年二手房成交13万套,同比增长近30%。以每套二手房平均征收5万税费来计算,成交13万套二手房,政府税收65亿。而新房成交创4年来新高,高达10万套,仅次于上一轮行情的2016年,新房也征收契税,这里也有小几十亿收入。

随着行情火爆,几个月之后,开发商的新房卖得七七八八了,接着就会拿地。于是广州在2021年年初宣布打击炒房后,马上推出多块土地,算是顺应民意增加土地供应量,2021年前四个月卖了300亿土地。整个行情下来,目前广州估计有400亿回到财政账户。

没有大量的卖地收入,很多城市的运营都成问题,因此大概率卖地还会继续下去,但是随着土地越来越少,好地段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价格只会更高。房价下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有人说,那还有房产税啊,以后出台房产税,谁的房子多,就征收重税,等着抛售吧!

其实,这是很多还没买房的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寄望于房产税来降房价,无疑是痴人说梦。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因为征收房产税而令房价下跌的,真正令房价下跌的是: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人口高度老龄化,GDP在2%左右徘徊,经济长期低迷。以上三点,目前都不具备,房价远远还没涨到头。

说白了就是房子没人买了,房价才会降,只要还有很多人买,哪怕征税,大家依然会继续抢购,无非就是把税收成本转嫁给下一个接盘的人而已。

远的不说,上海早就实施房产税了,房子多的,每年都要交钱给政府,请问阻止房价上涨了吗?没有。

如果您问上海人怎么看待房产税,他们大概率会这样回答:该买还是买,房价涨得比税费还多,刨掉之后,还是我们买房的人赚。我们就喜欢看你们这些人没有见识的样子。

根据政策,上海一个人免征面积是60平方以内,三口之家就是180平方以内都免征税费。即使征收,一套总价千万的房也就是交个百把一千。房产税有那么可怕吗?先在上海买够180平再说,按这个标准,很多人连交房产税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大家知道上海最近一年房产税收入多少吗?大概200亿。但是大家知道上海政府每年财政支出多少吗?3000亿!

换句话来讲,房产税这东西根本不够塞牙缝,人家根本就是象征性征收,真正有用的还是卖地,因为来钱又多又快。

当然,地价上涨,事实上也不是政府推上去的,而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因为开发商预期将来的房价能够让他们赚钱,才会愿意高价拿地。所以高价土地的本质是当地需求旺盛导致的。

不是成本决定价格,而是供需决定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房子   成问题   二手房   税费   广州   供需   上海   楼市   新房   税收   房价   成本   土地   收入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