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还会涨下去吗?这件事你一定要懂

好久不见,今天的文章会比较长,也很重要,建议你一定要看到最后。


也可以收听我为你录制的音频:


物价还会涨下去吗?这件事你一定要懂


前两天跟一个准备搬进新家的朋友聊天,她跟我狂倒苦水:


「去年疫情耽误了装修,最近要下单才发现,购物车里的家电们,全都涨价了!」


空调涨了25%、洗衣机涨了15%、冰箱涨了10%...妥妥地全线超预算,多花了近1万才搞定。


朋友问我,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可乐、卫生纸、奶茶也都齐刷刷地涨价,是传说中的通胀来了吗?


01


这次的涨价有什么不一样?讲个故事你就懂了。


我开了一家简七饺子馆,街坊邻里都常光顾我的生意。


饺子馆的主要成本是面粉和猪肉,最近我心里也有些忐忑:

猪肉的价格倒是降了不少;

但听说面粉厂的压力挺大的,因为制造面粉机使用的钢材都是进口的,最近涨幅惊人。


估计面粉厂迟早会提高面粉的价格,到那时候我的饺子,也就不得不涨价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最近来吃饺子的人变少了。如果真的饺子的价格越来越高,卖出去的饺子却越来越少,我的饺子馆可怎么办啊!


物价还会涨下去吗?这件事你一定要懂


上面这个小故事,其实就包含了你最近在朋友圈看到的各种焦虑,「输入型通胀」、「原材料涨价向下游传导」、「滞胀来了?」...


我们一个个来看。


由于国外疫情反复,许多商品供不应求,加上美联储疯狂放水,这就导致铁矿石、铜、原油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面粉厂跟着涨,接着也许饺子馆会跟着涨,这就叫「输入型通胀」,也被认为是这次推高面粉厂(工业品)价格的主要原因。


简单理解就是,外国原材料涨了,我们因为进口和使用这些东西,不得不跟着涨。


所谓人在家中坐,涨价国外来。


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CPI和PPI数据。


为了方便理解,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像是饺子的价格,比去年同期只涨了0.9%;


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就像是面粉厂的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涨了6.8%,而像钢铁之类的黑色金属,比去年同期整整涨了20%。


虽然饺子暂时没有涨多少,但大家都非常担心未来会涨,因为「原材料涨价向下游传导」


这是最最让人害怕的一种情况,滞胀。也就是物价不断上升,经济却停滞不前。


饺子馆的生意不好做,我不得不开掉几个伙计,失业率提升;我自己赚的钱变少了,出去买东西却样样都变贵了,日子太难过了。


全放在一张图上,大致就是这样:

物价还会涨下去吗?这件事你一定要懂


物价还会涨下去吗?这件事你一定要懂

02

物价会一直涨下去吗


那么,通胀真的来了吗,我们买东西会越来越贵吗?


从源头看,美国的面粉厂(PPI)和饺子馆(CPI)分别涨了6.2%和4.2%,比之前大家预期的都要高。


美国有通胀压力是肯定的,但会多大程度传导到咱们呢,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即便你从来没有投资过石油有关的产品,也肯定听说过去年的「原油宝」事件。当时油价跌成了负数,现在同比大幅上升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像钢铁、煤炭,都是造房子、造设备、开工生产的必要材料。全球需求复苏之下,大家都抢着囤货,但却发现供应商们要么受疫情影响停工,要么在环保限产,有钱也买不到。


供不应求,价格就上去了。


这些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过去六七个月已经经历了一波涨价潮,这已经体现在了咱们的面粉厂(PPI)数据上。


我们老百姓买的东西(CPI)会不会变贵,跟3件事情有关:


1. 这个东西的价格,受这次上涨的商品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4月公布的CPI数据中,跟油价关系密切的交通通信就涨了4.9%,而更多受「猪周期」影响的猪肉价格,则下降了21.4%。



此外,粮食涨了1.1%、鲜菜降了1.3%,吃饭的成本基本变化不大。这也是为啥身边很多小伙伴表示,不看新闻都不知道涨价了。


2. 如果涨价了,你还买吗?(需求弹性)

比如宝洁、可口可乐这些大公司,原材料成本的占比并不高,渠道费用、广告才是大头,即便如此,它们还是宣布涨价了...也是因为知道,咱戒不掉可乐


而更多缺少定价能力的中小企业,比如我的饺子馆,可能就只能自己默默消化成本,减少利润。


3. 最后,跟「看得见的手」有关。

稳定物价可是政府宏观调控这只大手的重要目标。虽然咱们管不了别人,但国内保供给、稳价格的办法还是很多的。


去年疫情的时候,跟国外的大水漫灌相比,央妈显得十分克制。这次也同样不用担心,仍然会「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不会突然出手收紧。


物价还会涨下去吗?这件事你一定要懂


03

一些思考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大宗商品的涨价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胀压力的存在,也使得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投资会有所改变。


首先,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能力,把这一轮涨价增加的成本转移出去。


对于上游产业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个好消息,能赚到更多的钱。比如对于钢铁、有色、采掘产业来说,今年的盈利能力会明显改善;


但对于下游产业,就不是好消息了。一方面,成本在不断被推高;而另一方面,如果提供的产品缺乏独特性,一旦涨价,可能消费者就会寻找其他更便宜的替代品,或者就干脆不买了。


还有像前面说的,大企业可能敢涨价,中小企业却只能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


如果你所在的行业和公司,受到原材料上涨的影响很大,又缺少对下游的议价能力,今年的年终奖可能就很难指望了。


再来说说投资。


听说大宗商品涨价,或许你会好奇还有没有投资机会。必须说,这类投资的风险和复杂程度,是非常高的。哪怕是专业的投资人士,也未必能从中赚到钱。


年初的时候,就有朋友跟我说,想买相关的基金。后来她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波动太大,一直也没有买入。毕竟,每个人还是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


在选择股票和基金的时候,大赛道的龙头公司,因为其强大的定价权,也更有可能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成为我们抗通胀的武器


最后再多说几句房价。


很多人一听到通胀,就会想到房子是保值资产。


如果你也正准备购置住房,一定要记得,房价普涨的时代早就结束了。


只有人口不断流入的都市圈的房子,才是抗通胀的。


未来不同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分化会不断加剧。如果不在核心发展的都市圈,缺乏经济增长动力,人才不断流出,房价下跌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哪些是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呢,可以重温去年的这篇:你的户口、你的城、你的梦


写在最后


越是有压力,越是看出我们学会做好资产配置的必要性。


寻找优质资产并长期持有的逻辑,会越来越呈现出它的价值。历史后视镜来看,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当下的时点,是最好的配置时刻。


不要被耸人听闻的说法带偏,更不要因此陷入恐慌情绪,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尊重常识,相信价值,过好我们普普通通的每一天。


著名的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开玩笑说,「我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物价   通胀   面粉厂   大宗   疫情   去年同期   下游   猪肉   面粉   饺子   原材料   成本   去年   压力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