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跳楼,后悔学医:你的孩子适合填报临床医学专业吗?

在刚刚过去的5月,江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位寒门学子,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绝望,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说明了他的自杀与他人无关,一切都是因为听从了家人的愿望,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临床医学专业,从此踏上不归路。

临床医学生跳楼,后悔学医:你的孩子适合填报临床医学专业吗?

他原本想学一个热门专业,本科毕业后出来工作,帮助妹妹上学,减轻家庭的压力。

可是他被调剂到临床医学专业,他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他认为这个专业要求太多,培养周期太长,5年本科毕业没人要,3年研究生之后还要3年规培,博士遥遥无期。他担心自己本科毕不了业,研究生考不上。毕业、考研、就业、感情,都让他感觉一片黑暗,看不到未来,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的自杀,引起了医学生们强烈的反响。

一些医学生对他感同身受,觉得学医太苦,培养时间太长,对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恐惧。有人甚至说每年考研成绩出来,都会有几个跳楼。这是不是有些夸张?

有同样来自农村的医学生对他表示了理解和同情,农村孩子,见识少,当初就不该听父母的,家里没有矿,穷二代就不要学临床医学。

有医学生认为,他的眼界太窄,根本不了解自己专业的培养路径。媒体上各种误导的声音害了他,大家总是用培养3甲医院医生的路子作为目标,来设定自己的职业路线。其实本科毕业若想就业,应聘到医药企业、保险公司并不难;还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

有位医生也认为他太傻,被临床自己人忽悠了,5年本科毕业,完成规培,最低可以到乡镇卫生所、小县城里医院,收入都不错,规培期间也发工资。如果考上专硕,专硕期间就可以参加规培,还可以去个市级医院。为啥非想着读博士,逼死自己呢?

按网友们的说法,这位自杀的学生完全是被假想敌所杀。

那么真实的临床医学专业到底是个什么状况?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呢?

临床医学课本多,书本厚,都需要去理解记忆,适合记忆能力强的学生。

临床医学生跳楼,后悔学医:你的孩子适合填报临床医学专业吗?

对于那些不爱背记的理工男来说,学习会比较困难。所以强烈建议那些数理化好的学生,还是去学热门、国家急需、赚钱又快又多的专业,比如计算机、人工智能类。否则,会像江南大学本科生一样,后悔,跳楼的心都有。

2018年,有一位考生,名医家庭,学霸,压线进了北京一所名校的临床专业,本硕博连读。

读完大一,状态变得很不好,对医学感到厌恶。他觉得背诵的东西太多,学不动,没意思,坚决要退学复读。结果他回去复读,顶着巨大压力参加2020年的高考,又考出好成绩,被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录取。

还有一位学霸,中山大学本硕博临床医学,都读到大三了,退了学,重新参加高考。

这些学霸级的学生,他们的聪明脑袋善于解决数理化的难题,但不喜背记,他们学临床医学,确实浪费了聪明脑袋,用他们的短板去攻临床医学的高峰,注定了会后悔。

临床医学生跳楼,后悔学医:你的孩子适合填报临床医学专业吗?

相反,那些善于理解和记忆的学生,在临床医学的学习中,如鱼得水。

如果考生英语、生物、化学成绩好,物理数学差些,完全可以考虑学临床医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学科,规避短板。

女同学往往学习物理和数学比较困难,特别是物理。如果喜欢当医生,不怕苦,完全可以报考临床医学。

很多学生报考志愿时追热门,对专业不做深入研究,容易受他人影响,盲目报专业。

有一位哈工大的女同学,被录取到航院自动化专业,王牌专业。可是大一结束的时候,她和其他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同学一样,纠结转哪个专业。为什么呢?

自动化专业太难学,对物理学习能力要求极高。它开设的课程,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等,相当难懂。

大一大二学习成绩拔尖,才有机会转专业,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转专业的学生,只有退学回去再次参加高考,浪费几年时间,可惜。

但是如果进入大学,实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及时回头,再次参加高考也是明智之举,如果硬着头皮坚持,恐怕要后悔一辈子。

临床医学学制长,培养时间长,家庭要有心理准备。

临床医学本硕博是最受欢迎的,能用较少的时间成本,换来名校医学博士的头衔。但是开设本硕博连读的只有几所名校,招录的分数高,名额少。

大部分学生要当医生,只能先上5年本科。本科毕业,规培后只能去基层医院。现在医院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要进好的三甲医院,硕士已经很难了。想成为高水平的医生,大家都奔着省市三甲医院,不得不考研考博。

如果指望孩子当医生,有出息,又希望孩子早毕业,早挣钱的,选专业时,最好不要考虑临床医学。

当医生到底有多苦?

大家都知道医生很辛苦。

他们不仅大学学习苦,就业后也要活到老学到老,总是要不停地去啃书,啃论文,参加各种考试。

他们工作苦。有些医生的孩子,从小见识了父母的辛苦,一年到头没有好好的休息,夜半三更要被医院叫去急诊会诊,节假日也不能陪孩子。所以有孩子说,就是去捡垃圾,也不学医。

当然也有很多理智的声音。医生40岁以前确实很辛苦,但是40岁以后,混到可以带学生了,很多事交给学生们去做,就比较轻松了,并不像大家传言的那么可怕。

实际上很多医生的孩子选择继续学医。

但凡有所作为的医生都懂得,各行各业,要干好,要有所成就,都是一样的苦,一样的活到老学到老。只是你看不见别人的苦和努力,只看到别人的成功。

哪个行业的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有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

大家都看着国企、公务员稳定清闲。实际上大家看不到那些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如何经常加班加点熬夜赶报告,做项目。

真正清闲的大有人在,但是他们的一辈子早早的就可以看到头,我相信这不是有远大抱负的考生所希望的生活。所以报考志愿时,学习的苦、工作的苦,一定要忽略,只要你喜欢,别人认为的苦,你收获的是甜。

医生们说,身体的苦是其次,真正的苦,是心累。

医生工作风险很高,事关人命,不能犯错,哪怕出一点点小错,就会酿成大错,在内心留下终身的阴影。所以,报考临床医学的学生,一定要有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

临床医学生跳楼,后悔学医:你的孩子适合填报临床医学专业吗?

医生工作稳定收入高,越老越吃香。

尽管医生学习苦,工作苦,时不时还有医闹,但是医生这个职业却是非常热门。临床医学的分数都很高,想上临床医学不容易。

因为大家都知道,医生这个职业是真香。工作稳定,收入高,受尊重,亲戚朋友都能受益。

如果有医生跟你抱怨他即辛苦又收入不高,你千万别信以为真。

因为他的参照物与你不是一个标准。比起美国的医生,咱们中国的医生收入与付出确实相差太大。美国医生一天最多看十几个病人,每年50万美元的年薪,而且干一周休一周,相比较而言,咱们的医生都在无私奉献了。

咱们的医生,每天病人络绎不绝,收入虽然比不上国外,但是比当地公务员的工资还是要高出很多。也许每月一万的奖金对咱们普通人是天文数字,但是在医生眼里,那是毛毛雨。

哪怕镇上的医院,也远远超出当地人的工资水平。

结束语:

高考志愿填报时,不要盲目选择专业,想报哪个专业一定要先了解这个专业学习的课程特点,看看能发挥你的优势学习能力,确保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专业越学越喜欢。

还要了解专业就业去向,早日做好职业规划,确保职业发展可控,能顺利达成目标。

临床医学,适合理解能力强,善于背记的学生,对物理数学要求不高;适合心细、沉稳、耐压、不怕吃苦的学生。只要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家里没有经济负担,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医生梦想吧!

对临床医学专业您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您的留言也许能帮到更多还在迷茫的人。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个赞吧!

关注@晓风吹晚 更多文章,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医学专业   适合   孩子   名校   考生   临床医学   后悔   物理   收入   医生   医院   职业   喜欢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