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涨必查、逢炒必办!楼市频频落下“重锤”,风向收紧,波及全国

进入2月份,楼市的风向再度收紧。

北京日报2月3日报道称,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已集中约谈链家、我爱我家、麦田、中原、21世纪不动产5家主要房地产经纪机构,各经纪机构承诺不渲染炒作,不鼓动业主提高委托价格,不参与“经营贷”“首付贷”“消费贷”等任何违规的金融活动。

报道中还很罕见的提到了一句“重话”:针对房价涨幅异常区域,将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手段,对违规参与炒房、哄抬房价的中介机构及人员,逢涨必查、逢炒必办。

“逢涨必查、逢炒必办”,这八个字说出来,足见调控背后的决心。

事实上,从1月下旬至今,全国各地的楼市,正在频频落下“重锤”。

逢涨必查、逢炒必办!楼市频频落下“重锤”,风向收紧,波及全国

1月21日,上海八部门联合调控,封堵“假离婚”购房漏洞(3年内按离异前家庭套数)、调整增值税免征年限(二改五)、增加土地供应调整供地结构、“无房家庭”家庭优先摇号、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严控房贷流向,严查经营贷),又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

证券日报算了一笔账:以一套900万元买进价、1000万元卖出价,且房屋购买年限已满两年、未满五年的非普通住宅房源进行测算,按照原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仅需缴纳5万元增值税,其获利空间为95万元,但按现在新的增值税计算方法计算,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骤然提高至50万元,而此时的获利空间仅剩50万元。

这样算来,税费成本将陡增10倍!

深圳这边,1月22日对代持“打新”予以处罚,住建局认定对12名认购人作出“三暂停”处罚,随后,深圳出台措施加强购房资格审查,对在申购商品住房过程中,有假离婚、代持、假流水等违规行为的相关人员,作出“3年不得在深圳购房”的处罚。

“三年禁止买房”的代价,是对投机者的震慑,这样的措施不可谓不严厉。

随后的1月27日,杭州也升级了楼市调控措施,从限购、限售、税收调节和无房家庭认定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调控。

落户不满5年限购1套,还在住房限售方面做出规定,要求在新房公证摇号中签率小于或等于10%的,5年内不得转让;购房人以优先购买方式取得的商品住房,5年内不得转让。

杭州是一二线城市中,第一个针对“打新”房源限售的城市,这个创新措施,开了楼市调控的先河。

除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不少一二线城市的房贷也开始收紧。

一些房贷占比偏高、额度紧张的银行,已收紧个人住房信贷额度,延长房贷放款周期,且房贷利率有所上浮。

以广东为例,除热点城市外,广东多地房贷利率亦有上浮,银行放款明显收紧。河源多数国有银行首套房利率已升破6%。

更有房产中介透露,二套房利率最高为6.86%,即LPR+221BP。全省范围内,除广州、东莞、珠海等热点城市上调外,惠州、湛江、肇庆、梅州等地银行也有不同程度上浮。

逢涨必查、逢炒必办!楼市频频落下“重锤”,风向收紧,波及全国

拿郑州来说,河南商报记者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了解到,并没有银行明确目前针对二手房“停贷”,接件基本是正常的。但是谈及放款时间,银行一般都表示,贷款审批、放款等会在春节之后。

拿合肥来说,1月份已经有2家银行二手房业务出现调整,中国交通银行、渤海银行暂停二手房贷款业务,具体恢复时间待定。除此之外,大部分银行放款时间都比较慢,比如建设银行,最慢要半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表示,放款时间在3个月左右。

显然,这是一场波及全国的“调控潮”,不仅是一二线城市在加码,全国针对房地产的风向都在收紧,提高限购门槛、严格限制贷款流向、提高房贷利率、提高投机购房的违规成本,这些措施,足以吓退绝大部分“囤房客”。

2021刚开年,各个省市就开始对房地产市场使出“下马威”,背后当然有深层次原因。

1,高层表态“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开年必须发出信号,给2021年楼市定调。

前段时间高层经济工作会议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定位2021年房地产市场。

其中重点提及以下几句话: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完善长租房建设,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正因为高层反复要求,各地、各部门才有如此大的决心和毅力,从供给、需求、调控措施各个角度想办法,对楼市中的投机行为“下重手”。

春节前发出“强调控”的信号,就是为了给整个2021年的楼市定下基调,房地产没有小阳春,也没有金三银四,不要抱有房价大涨的幻想。

2,房地产与金融体系深度捆绑,必须给楼市降温,才能实现信贷资源最优配置。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仅统计房企融资的三类路径,通过ABS路径的融资规模约为1.22万亿元,债券融资规模达到2.6万亿,信贷路径的融资规模约为54.64万亿元。

逢涨必查、逢炒必办!楼市频频落下“重锤”,风向收紧,波及全国

通过以上三种路径的融资规模约为60万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股票渠道、信托渠道与基金渠道等等,则房地产行业的融资规模预计可以达到75万亿元左右。

目前,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约为200多万亿元,这意味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融资规模,占据了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35%以上!

银行的信贷流向, 恰好能佐证这个数据。

根据机构统计,39家银行的贷款规模合计为近100万亿元,其中有30多万亿元都投向了房地产业,占比超过了1/3。

一旦部分城市的房价出现松动甚至“塌方”,尤其是投机需求高涨的城市,房产作为抵押品的价值大跌,就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唯有加码调控,把宝贵的信贷资源从房地产市场中“剥离”,方能实现软着陆。

这盘大棋,才刚刚开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交通银行   楼市   二手房   杭州   房地产市场   深圳   增值税   风向   信贷   路径   融资   住房   措施   规模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