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灵活就业市场中最为活跃,在灵活就业招聘行业占比中分别达到36.4%、21.1%和10.1%。首先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认可用工行业地位的同时,强化落实社保补贴政策。其次,2020年中国生产总值约1015986亿元,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5%。但与此同时,中国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比上年减少166万。随着第三产业占中国生产总值比重的持续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势必持续变强。但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这为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未来灵活用工行业将继续发展,在加强税收、社保等方面已有的行业规范,更加明确税收要求的情况下,开拓更多灵活就业方式、产生更多“溢出效应”、对国内区域间平衡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的同时,创造更好的灵活用工环境,为未来吸引更多灵活用工从业人员打下夯实基础。此外,行业将逐渐走向专业化和成熟化,积累人力资源、客户资源和口碑,覆盖生产流程各个步骤和职业发展路径的不同职级,提高业内公司议价能力。同时,专业化也将帮助扩大行业覆盖人群,从原先主要覆盖技术型人才和通用型人才,到逐渐覆盖战略型人才,为劳动者提高更多选择,也使得企业受益于灵活用工专业化,拥有更合理的资源配置。(《艾媒咨询|2021上半年中国灵活用工专题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28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基本概念

灵活用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学者阿特金森于1984年在“弹性企业(The flexible firm)模型”中提出。该模型指出企业可利用弹性及多样性方式取代传统单一化人力雇佣,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压力。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灵活用工是一种三角雇佣关系,即劳动者和代理机构签订雇佣合同,但实际就职于第三方企业,完成第三方企业要求的工作任务并接受监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模式,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对社会治理和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基本概念

全球灵活用工行业市场渗透率情况对比

在市场渗透率方面,灵活用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较为成熟。其中,美国灵活用工市场渗透率最高,达到10%,日本灵活用工渗透率达 4%,而中国目前灵活用工市场占比仍然不足1%,尚且处于起步阶段。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全球灵活用工行业市场渗透率情况对比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020年中国生产总值约1015986亿元,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5%。但与此同时,中国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比上年减少166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第三产业占中国生产总值比重的持续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势必持续变强。但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这为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产业链图谱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产业链图谱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特征

灵活用工模式与传统全日制标准用工模式的管理机制区别较大,基于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的灵活用工模式,个人和个体组织的管理大部分由自主约束管理为主,企业不直接管理用工人员,而平台依据消费者对服务结果的评价,更接近于质量管理而非人身性质管理,因此管理程度明显弱化。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特征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用户规模分析

灵活用工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上,释放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使得企业借助庞大的灵活就业群体,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了其经营与服务能力。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介绍,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给予这一人群社保补贴,通过机制性的办法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将成为接下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用户规模分析

中国灵活用工模式与应用行业分布占比

2020年灵活用工需求活跃的行业集中于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与信息服务行业,分别占需求总量的36.43%、21.11% 、10.15%。其中,灵活用工的业务类型主要分为项目制、岗位外包、兼职与中小型企业线上服务等。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中国灵活用工模式与应用行业分布占比

经济背景助力灵活用工行业扩张

灵活用工行业因其具有减少显性成本、缓解裁员压力、转移用工风险、降低部分隐形员工成本和精简架构、节省人力资本等特点,企业对其巨大需求使得行业发展势头在当今国内经济形势下已不可阻挡。首先,在疫情期间全球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通过大力支持灵活就业,助力就业回暖、经济恢复;其次灵活就业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风险,也降低了用工成本;同时对于解决蓝领技工市场巨大空白和劳务市场无序流动导致的企业运营成本增加有着巨大帮助,从而达到提高行业和全社会用工效率的目的。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经济背景助力灵活用工行业扩张

服务商专注于专业化提升

虽然国内灵活用工服务市场发展迅速,拥有众多市场参与者,但是各个参与者因其业务领域的分散而呈现较零散的格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灵活用工行业在未来将深耕自身所在的自媒体/个人IP、劳动输出、产品销售和技能输出等领域,逐渐走向专业化和成熟化,在领域中积累人力资源、客户资源和口碑,覆盖生产流程各个步骤和职业发展路径的不同职级,提高公司议价能力。同时,专业化也将帮助扩大行业覆盖人群,从原先主要覆盖技术型人才和通用型人才,到逐渐覆盖战略型人才,为劳动者提高更多选择,也使得企业受益于灵活用工专业化,拥有更合理的资源配置。

灵活用工专题报告: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达到两亿以上

服务商专注于专业化提升

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1上半年中国灵活用工专题研究报告》,查看更多行业研究报告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灵活   资源配置   生产总值   劳动者   助力   比重   劳动力   中国   年中   群体   需求   规模   模式   更多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