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缓解农区县资金外流与拼命招商引资矛盾的经验

农村的金融和投资,这可是个很复杂的事儿。如果我不是几十年来从事三农研究,恐怕也会掉到现在那些教科书给定的坑里边。为什么先上来就又拿教科书说事儿呢?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村中大量的资源性资产都是非标的,它不可以作为抵押品,而金融教科书告诉你,如果投资,你必须拿可变现的什么东西来做抵押,我才能给你投资。所以当我们一说到农村投资问题,说到农村金融问题的时候,它似乎是无解,这就是个比较明显的矛盾。

从这个话题说起,我们就先说说农村金融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各位注意,我们其实现在面临很重要的金融改革的一个条件是什么呢?是金融过剩。这些年来,大家如果有兴趣到各个地方县市区这级的金融机构看看,你们会发现大多数县市区,越是农业地方,县域金融越是存大于贷,贷款占存款的比重很低,很多地方甚至不足50%,能达到60%就不错了。就是农村其实不是没有资金,这些金融机构抽取了农村大量的资金变成存款,以极低的成本把这个存款抽走了,我们把这个农村金融机构叫做“抽水机”,它把资金抽走了,用到外面投资收益高的地方,变成了金融机构赚钱的投资。但它不能投在这些传统农业地区。越是农区的县资金越短缺,于是出现什么呢?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头是资金相对来讲过剩,另外一头很可能是资金短缺,就变成过剩与短缺并存了。

本来银行里有大量存款的这些农区的县,因为所谓的不发达,所以从县委县政府领导开始,要求各个部门甚至教师、技术员什么的,你们都得想办法去招商引资,给你们很高的回报率的这样一个优惠政策,大家都拼命招商引资,那你就要承诺给那些外来投资人比较高的回报率。这头你用很低的收益把资金调出去了,那头你用很高的回报率去吸引人家的投资过来,里外是亏着的,这个亏损对于大多数农区县来说,恐怕都是一个客观事实。

一方面,农村的、这些特别是农区县的金融机构用极低的收益把资金输出给别人用,又得去招商引资向人家承诺极高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间还有很多招商引资其实是招来就亏。我们在很多山区或者农区的这些县的县级城关镇附近办了一个开发区,你去看看那开发区大部分其实并没有欣欣向荣的景气局面。好些企业从一进去就开始亏损,然后就变成地方政府的债务。

各种各样这种现象其实比比皆是,我们只是想说什么?现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没有创新出一套有效地将本地存款用于本地发展的方法,就是金融体制上确定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印象里,我搞政策研究这么多年,领导干部经常会提醒,就是资金是个瓶颈,农村金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所以从一开始说农村金融难解决,就是因为农村大量的资产属于资源性的资产,它是非标的。它就没法对应金融这种一定要求你有抵押才能借款的制度。你又不能去责怪银行,因为银行得执行金融的有关法规,如果你不给它抵押品,它就不能向你放款,因为那意味着对它来说风险敞口太大,它违规甚至违法。所以就变成了一个制度性的约束,这么一种障碍。我们刚才也提到一方面是资金滞存,一方面是资金不足,这样就导致农村发展极其困难。

好了,说到这儿的时候,那我们就得看以往是不是有过能够缓解这个矛盾的做法呢?而这个经验是否有过成功的案例呢?有,国际上有没有呢?也有。我们先看我们自己,我们应该知道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当农村开始百业兴旺,农民的投资与各种不同的业态的积极性大幅度上升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农村中的集体资金就改制为农民合作基金会,就是农民把自己的资金变成他们的生产投资。八十年代很多地方都有农民合作基金会,占了至少50%以上的村。有些乡级也有,乡级的农民合作基金会,那个时候粮食部门因为没有现金,给农民打白条,然后农民拿了粮食部门给的白条,到供销社去买生产资料,就用白条流转。各种各样的另类的金融方式,在当年都曾经存在过。

那个时候是以集体的现金资产有偿使用、合理流转为名的。因为农村自主经营它的现金资产,所以那个时候与完全规范的金融运作之间也有一个如何适应的问题,所以当时我们作为农业农村政策的主管部门,跟人民银行谈判,就形成了一个这不算是金融机构的运作,是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内部的运作,谈成了这么一种有所区别的投资方式,也同样能够形成对农村自主发展的资金需求的一种支持。同时,我们还在争取发展农村中的直接融资市场,比如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之后,推动乡镇企业的股权化改制,把乡镇企业的股票抵押在我们设计的这个所谓乡镇企业股权交易中心,集中放在那儿,交易乡镇企业的股权,于是乎就形成了乡镇企业以股权质押来直接融资这样的市场。直接融资利用所谓产权交易这样的方式,当时我们把它叫做场外的板外交易,英文叫做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详细地不解释了,其实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设计过农村中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当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比如说行业内部融资、市场内部融资等等。这些东西当年都有过设计并且有过试验。

也就是说农村的金融问题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经验,只不过后来当我们更多地强调防范风险的时候,以前的这些试验就被放弃了。所以我作为八十年代一直参与农村改革,特别是开展农村改革试验的研究人员来说,我们对过去的很多经验历历在目,它仍然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的问题。

再举个国外的例子,大家可能也应该有所了解,比如西班牙的蒙德拉贡(Mondragon),可能有人听过这个名字,但是不知道怎么运作的。大家知道今天中国的华为是全员股份制的,其实在蒙德拉贡的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全员股份制的。任何一个加入蒙德拉贡的农民的第一年收益将作为基本股权变成你作为股东的一个入股的来源。那生老病死有依靠,所有的资金是蒙德拉贡自己的金融机构与融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农业联合企业,所有的员工全部都是股东,他们无论什么方面的资金需求都在内部得到解决。这是一种类型。

再一种类型大家也应该更了解,那就是中国本应属于其中之一的东亚综合农协模式,这个综合农协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是金融、保险、房地产,还是购销、批发、生产,或是加工、教育、文化,所有的业态都在综合农协体系内。官方对于三农的支持政策通过综合农协体系下达。在金融问题上,比如日本建立中央农林金库,通过中央农林金库,国家给农村地区的合作金融提供存款准备金、拨备覆盖等等所有这些宏观的金融政策,没有其他商业金融竞争。因为日本各地的农村金融,特别是各地的合作金融是代表小农的,是服务于农业的,于是国家给农业这种低收益又关乎国民经济安全的领域从事金融业务,予以免税待遇。

所以你看日韩台模式,日本、韩国加上中国台湾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其实就是日本模式。日本模式的金融投资,是每个农民都是股东,他们叫做正会员,就是农民是综合农协的基础会员,农民在农协的存款变成农协用于投资的主要来源,在农村地区生活的所有市民,被叫做准会员,他不是基础性的正会员,你在我这儿,因为你存款就意味着跟我合作社有交易,那你也可以获得按交易额返还。各种各样的人都在农协的金融存款范围内,它所运作的资金规模在日本大约占28%-30%,给予免税,51%的收益用于返还农民或者返还农村各项事业,比如教育、培训等等。

这个体系就比较完整,它最大的特点是因为大家都参与其中,所以每个人都是股东,任何人借款等于向我们全体农民借款,它的信用度就很高。再加上它是所有的业态都在一个体系内,因此出现了什么呢?出现了外部性风险内部化处置的这种机制,它的也使得风险最小化。所以至今应该说它和商业金融相比,这种综合性的合作金融比那些大的商业银行来对农民做贷款,它的服务效率要好得多,风险要小得多。

所以如果我们往远看,大家可以去分析这个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它是一个大型的合作企业,它是排位在全西班牙第四位的大企业。或者你去分析东亚模式,中国本来应该属于东亚模式,但我们生生把它拆散了。我们没有使用东亚经验,我们没有使用西班牙经验,我们使用的可能有点像美国经验,但你的实际情况离美国相去甚远。于是今天中国农村金融问题就始终是个问题,一直没有真正意义的破解。

温铁军:缓解农区县资金外流与拼命招商引资矛盾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农协   东亚   资金   经验   西班牙   铁军   日本   乡镇企业   金融机构   招商引资   股权   存款   农村金融   矛盾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