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报告:2021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62.2亿元

在群众娱乐需求持续增长以及网络和影像音频技术不断迭代的环境下,中国虚拟偶像产业逐渐走入发展的高峰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越来越多产业与虚拟偶像联系在一起,虚拟偶像带动产业规模2020年为645.6亿元,预计2021年为1074.9亿元。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网民在日常有追星的习惯,其中63.6%网民有支持和关注虚拟偶像的相关动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偶像IP在内容和周边产品的开发上拥有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随着潮流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迭代进化,引领不同阶段的审美,在形象开发和内容开发上拥有更强的延续性,有利于持续吸收流量关注,提升变现水平。(《艾媒咨询|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27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核心观点

产业规模:2021年预计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达62.2亿元,带动产业规模1074.9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预计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达62.2亿元,带动产业规模1074.9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虚拟偶像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能力将会愈发强劲,商业应用领域也会更加广泛。

用户调研:超五成网民喜欢虚拟偶像的原因是人设和形象设计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显示,53.2%的网民表示喜欢虚拟偶像是出于其形象设计,50.5%的网民表示是因为性格、定位等人物设定而喜欢虚拟偶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偶像在设计之初就有明确的受众群体和主攻领域,因此发布后会首先在一个圈子内引起反响。而在一定的流量积累后,虚拟偶像IP会开始商业化变现,形成以虚拟偶像IP为核心的生态圈。

行业趋势:受众群体将不断扩展,突破更多圈层壁垒

随着二次元领域的主要受众群体90/00后的逐渐拥有了自主消费能力,虚拟偶像在流量变现、内容变现等方面将会获得更好的支撑。另一方面,虚拟偶像IP的商业价值凸显使得越来越多品牌愿意使用虚拟偶像作为产品代言形象,有利于虚拟偶像突破不同圈层壁垒,向更多不同领域延伸,积累流量以提高变现能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2017-2023年中国虚拟偶像市场规模及预测分析

近年来,中国虚拟偶像产业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中,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为34.6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2020年虚拟偶像带动周边市场规模为645.6亿元,预计2021年为1074.9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偶像在内容和周边产品产出方面有着较强的可塑性,能根据时代潮流发展不断开发新的爆点,因此行业增长的延续性较强,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报告:2021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62.2亿元

2017-2023年中国虚拟偶像市场规模及预测分析

虚拟偶像产业商业应用案例分析

随着年轻用户逐步开始主导消费市场,虚拟偶像作为深受年轻用户喜爱的元素,已经成为品牌营销发力的风口。各大品牌纷纷着手打造虚拟偶像或是与之进行合作,以期能够与用户进行深度交流,建立好感。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报告:2021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62.2亿元

虚拟偶像产业商业应用案例分析

2021中国网民追星情况调查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八成以上的网民都有追星行为,其中喜欢追虚拟偶像的有63.6%的网民。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偶像或许没有成人的思想,但根据粉丝需求策划的偶像,能最大程度满足粉丝的想象,有利于积累更庞大的粉丝群体。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报告:2021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62.2亿元

2021中国网民追星情况调查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画像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报告:2021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62.2亿元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画像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喜好角色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超过六成的虚拟偶像爱好者喜欢游戏领域的虚拟偶像,其次是影视领域和综艺领域;在喜好角色的男女比例调查中,有61.8%的男性更喜欢男性虚拟偶像角色,而女性也同样更喜欢女性角色。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报告:2021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62.2亿元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喜好角色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花费金额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八成网民为虚拟偶像每月花费在1000元以内,且37.6%的网民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支持虚拟偶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虚拟偶像产业的延伸业态不断发展,手办、唱片等产品已经成为了虚拟偶像流量变现的重要渠道,粉丝都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去支持。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报告:2021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62.2亿元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花费金额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社群交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88.5%的偶像爱好者是已经加入社群交流的,且通常加入数量在2-3个之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网民根据不同喜好划分不同的圈子,虚拟偶像爱好者在追虚拟偶像的这一爱好上他们有共同的追求,对于商业而言则是将公域流量圈到一起,变成自己的私域流量。在群内可以一直促进用户活跃,完成更多的转化。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报告:2021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62.2亿元

2021中国虚拟偶像爱好者调查:社群交流

中国虚拟偶像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虚拟偶像生产及运营成本高,入局门槛较高

现阶段,国内单支虚拟偶像单曲的制作,包括编曲、建模、形象设计、舞台方案定制等,成本便高达200万元,而流量传播等方面的花费也相当庞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偶像在养成阶段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要比真人偶像更多,一旦在传播过程中收不到好的效果,很有可能导致投入资金后生产内容无法变现的情况出现,入局门槛较高。

头部IP蓬勃发展,但腰部和尾部IP破圈难度较大

由于在目前的市场上,粉丝经济依然是虚拟偶像最重要的变现手段,头部IP主要依靠演出、授权、周边等来获取收益,而腰部和尾部IP由于缺少稳定的粉丝群体,在传播属性上相对较弱,因此无法迅速获得庞大的流量积累,商业化的过程较为艰难。目前,腰部和尾部虚拟偶像IP主要活跃于直播电商、实景应用等场景,由于版权价格较低,品牌更愿意用这些IP替代真人工作,降低劳动力的成本,但也造成了这些IP进一步破圈的难度加大。

受众群体不断延伸,流量变现能力强

随着二次元领域的主要受众群体90/00后的逐渐拥有了自主消费能力,虚拟偶像在流量变现、内容变现等方面将会获得更好的支撑,具有非常强的忠诚度、号召力以及商业变现前景。虚拟偶像IP在内容和周边产品的开发上拥有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随着潮流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迭代进化,引领不同阶段的审美,在形象开发和内容开发上拥有更强的延续性,有利于持续吸收流量关注,提升变现水平。

虚拟偶像IP价值凸显,将会突破更多圈层壁垒

随着虚拟偶像的IP价值被不断发掘,越来越多品牌都愿意与已有的虚拟偶像IP跨界合作生成新产品,或者自创新的虚拟偶像IP,作为品牌代言人的形象出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赋予虚拟人物符合品牌调性的人设,可以让虚拟偶像在与用户的互动、沟通中潜移默化地传递品牌理念。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品牌受众群体与虚拟偶像的受众群体吻合度不足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大大降低其传播价值,导致宣传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

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中国   偶像   规模   产业   受众   网民   群体   流量   爱好者   核心   领域   报告   喜欢   品牌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