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话,直指要害!押注房价永远不跌的人终会付出代价

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今天(6月10日)在上海开幕,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并演讲。

论坛会议上他表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这些方面。划重点!!

一些地方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倾向严重。

对各种“类信贷”新花样必须遏制在初期阶段。

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有关言论一出即引起热议,很多网友在群里讨论,高层发话,市场怕是要震一震了。其实要分析这句话的影响,还要看这个人之前说过什么。

2021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

2020年12月

郭树清在发表的文章《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中指出,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2020年8月

郭树清在《求是》杂志发文,首提“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最大的灰犀牛。”

2019年6月

必须正视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问题。房地产业过度融资,不仅挤占其他产业信贷资源,也容易助长房地产的投资投机行为,使其泡沫化问题更趋严重。

纵观郭主席的言论,发现他对房地产讲狠话已经是多年持续一贯。所以提到的房地产泡沫化是不是利空,与讲话内容无关,还需要观察,下一步的房地产调控。

如何真正戳破房地产泡沫?

大家一直在讨论房地产市场高位运行。

但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调控,人们还是不担心房价会降,深信只涨不跌呢?

因为人们的意识里,都认为个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市场价格要是下来,很多个人的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就还不上本金和利息,银行也收不回贷款,经济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混乱。

说到底,没有人敢承担戳破泡沫可能带来的责任。

现在戳破泡沫对上对下都是一种考验,要有得力措施,措施越不得力,将来降下来损失越大。

如何真正戳破房地产泡沫?金融控制房地产才是实招。

让房地产脱离金融投资属性,往本质的居住需求靠拢。这个不光是中央,地方政府也要一起想策略,捆绑户口、学区都是变相增加房产的附加属性,都应该遏制。

真正炒房的人是不需要银行贷款的,大部分需要贷款买房的人是买来自住的。所以,除了管住贷款,还要对房产增值收入征收重税,让炒房彻底无利可图。

限购、限售、提高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这些措施都是对进入房地产资金围追堵截的有效手段。如果还遏制不住房价上涨,那应该考虑大禹治水靠的是疏导而不是堵截。如何疏导?怎么样调控?还要看房地产市场的整体状况。

市场过热,调控升级

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03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1%;商品房销售额53609亿元,增长68.2%。

不仅仅是成交量创造历史记录,成交价格也明显上涨!

央行发话,直指要害!押注房价永远不跌的人终会付出代价

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03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1%;拆分单月数据看,4月份单月商品房销售额高达1.5万亿,是历史上最好的一个4月份。

按照当下的楼市发展趋势,1-4月份的5.36万亿,预期2021年全年突破2020年房地产市场销售17万亿记录成为定局,如果疫情不出现变化的话,2021年全年房地产市场销售额超过18万亿将成为定局。

出现2021年1-4月份中国房地产历史记录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中国作为唯一一个快速恢复经济的大国,经济复苏良好,使得居民购房全面恢复。但宽松的信贷政策下,房地产市场高位运行成为必然。

房地产市场过热,各地政府频频出手调控。

5月 累计房地产调控超过了48次!

叠加之前1-4月的186次,2021年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215次,在最4月最后政策井喷的影响下,叠加各地不断出现的土地新规、住建部的约谈、市场监管加码,累积数据,4月单月房地产调控刷新年内新高记录,达到了51次,累积看(3月份, 48次, 2月份 45次, 1月份42次。)年内累积房地产调控调控次数高达186次!

相比一季度的房地产调控,2021年4-5月的房地产调控继续全面升级!

在房价全面上涨的影响下,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井喷,4-5月份最主要的核心特点是:住建部约谈、整顿中介、经营贷、土地供应等特点,另外针对学区房的政策在4月最后一天开始全面升级!

但最近逐渐升级的调控开始抑制市场过热。

1:信贷整体宽松

2:调控政持续收紧,但部分城市出现了明显的打新潮,刺激了市场需求。增加了购房需求。最近虽然一二线城市逐渐开始收紧调控,但楼市依然属于高位运行状态。

3:疫情后购房需求增加,特别是海外投资锐减,资金回流,另外居民对于改善需求也明显上涨。

4:全国区域分化,特别是东部成为领头羊

央行发话,直指要害!押注房价永远不跌的人终会付出代价

简单地总结一下:郭主席的狠话影响的确很大。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信贷政策的变化,如果加息,房价肯定会停滞甚至下调。

央行发话,直指要害!押注房价永远不跌的人终会付出代价

在房企融资方面,据银保监会披露,今年来,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问题得到初步扭转,房地产融资呈现“五个持续下降”的特点,包括:

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持续下降;

房地产信托规模持续下降;

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的规模持续下降;

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资金规模持续下降。

决定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的不是狠话,而是实际举措,现在看,信贷的收紧的确有出现的迹象,但还没有抑制住热点城市的房价。决定2021年下半年楼市走势的核心还是针对经营贷和按揭贷款的政策。


来 源 | 大伟看楼市、小北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国人民银行   房价   犀牛   央行   要害   房地产市场   高位   信贷   销售额   中国   泡沫   代价   主席   需求   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