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利用非工作时间迅速崛起的3个方法


普通人利用非工作时间迅速崛起的3个方法



国庆快结束了,你是否节前给自己定好了非常远大的计划,但到现在才发现眼前的完成度远远不到50%?

你说高估你了,其实连10%都还没有对吗?

你还说也会时不时自责一下,却总是提不起劲儿去实施对不对?

又或者决定看一本书,捧起来才几分钟就觉得口渴想倒杯水、想上厕所、想看一下微信……

你说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非工作时间,想要提升自己却都碰到这种情况好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无药可救了?这辈子只能就这样平庸了吗?


普通人利用非工作时间迅速崛起的3个方法



咳……我需要清一清嗓子,然后告诉你,其实吧,这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想要让自己的人生高效,有秘密!

《高效的秘密》是一本你读完后不会后悔自己投入阅读时间的一本书,他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查尔斯·杜希格,这位作家不仅得过普利策奖,而且还是另一本畅销书《习惯的力量》的作者。(公众号:三米河回复关键字:习惯,你也可以看到这本书)。而且他还是世界名校耶鲁大学历史系的本科生,哈佛的MBA。

杜希格总结出的“高效的秘密”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

高效的前提

高效的必要条件

高效的思维方法

听起来是不是很普通,没啥特别的对不对?

不要被表面映像迷惑,厉害的在后面

首先我们来说说高效的前提到底是什么鬼?

杜希格认为,真正让你高效的前提是动力

另一位研究高效的男神尹志豪,曾在他的付费专辑《高效竞争力》里出过一个非常扎心的测试题:

1、想像一个数字,一个你认为你很难在24小时内可以筹集到的金额;

2、想好你最爱的三个人是谁?可以是你的爱人、孩子或者父母;

3、想象她们被绑匪劫持了,你不能报警,你必须缴纳你前面想好的那个数额的金钱才能赎回他们。

现在,你是不是觉得那笔钱并非无法在24小时内筹集呢?

测试很扎心,但扎心背后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件事情的动力,才是我们是否能做成这件事情的核心。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动力,或者动力不足,那么我们做这件事情往往会低效。

看清了高效前提的本质,我们就不难对症下药:如果你想在非工作时间逆袭,发展一项你梦寐以求的技能,比如学习如何高效,那第一件事情就是赋予这件事情一个动力。

比较常用的做法可以是押一定金额的钱(当然数字你要在乎)在你的一个朋友或者第三方机构那里,只有学习完毕后你才能拿回这笔钱;又或者当众承诺你要在7天之后交付一篇关于某主题的读书笔记,如果交不出来会受到自己不太愿意接受的惩罚。

这样一来,你的学习就有了动力,你的精进就有一个意义。你也因此完成了高效的前提。


普通人利用非工作时间迅速崛起的3个方法



第二,当你有了动力后,什么又是获得高效的前提呢?

杜希格指出,高效的前提有两个关键词,它们分别是做决定和创新。是不是听起来又很普通呢?

你说你被前面的扎心实验扎到了,这次不敢再随便下结论了对吧。

没错,在这里,“做决定”引申出一个核心技法,叫做“事前验尸”。

所谓“事前验尸”,就是在一个方案还没有实施的时候,首先想明白如果这件事情做失败了,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呢?

你可能会说,金佰利CEO曾经说过,要“先开枪,再瞄准”,先动再想,小步迭代不是互联网时代大佬腾讯马化腾的核心玩法吗?

你说的是对的,同时你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目标是高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节约一个长达几天甚至十几天,几个星期的项目如何在最初的时候,尽可能地在思想上先闭环,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去行动,去小步迭代。

那么什么又是杜希格口中的“创新”呢?

作为“高效前提”的创新并非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而是用已有的观点用新方法来呈现。

比如你要在演讲的过程中说明“延时满足”的重要,但这个词汇大家都已经耳朵要听出老茧了,如果你换一个别人不常听到的说法,比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出自《孟子》,解释为你的病是慢性病,都得了7年了,需要用3年陈的老艾叶来治疗,不花点时间准备老艾,怎么可能到时候用来治病呢)。

同样讲延时满足,这种说法一般人没听过,就特别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这样对你的演讲来说是不是就比较高效了呢?


普通人利用非工作时间迅速崛起的3个方法



第三是高效的思维方法。

除了平时做好准备做好知识积累之外,高效的最后一个秘诀就是处处总结,随时总结。

今年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的《原则》这本书火了,这本书被誉为很多企业高管的必读书籍,而其中的核心关键词就是两个字:总结。他甚至被评价为“失败学大师”。

这并不是说他和成功有仇,恰恰相反,瑞·达里奥非常成功,而他的成功则来源于他对于每次失败的总结,并且把这些总结写成代码或SOP,变成“原则”,这让他的基金和他的生活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表达过类似观点的还有《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埃里克森,他也认为刻意练习的核心价值之一正是训练自己对外部世界的“心理表征”,也就是训练自己遇到各种问题后的第一反应,把最好的那种反应总结并且固化下来。

可见,两位大师对“总结”这个高效思维方法的看法不谋而合。


普通人利用非工作时间迅速崛起的3个方法


既然总结那么重要,那么我们最后再来做一个总结。

高效的秘密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高效的前提是动力,没有动力,很难做到高效

第二,高效的必要条件是两个关键词:“做决定”和“创新”。

做决定前,要学会“事前验尸”,已现有的脑力穷尽失败的可能,做到思想的闭环;而创新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用已有的观点用新方法来呈现

第三,高效的思维方法是学会总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十之八九背后的原因造成了失败,学会总结,学会做一个失败学大师,形成最有效的心理表征,成功就会慢慢长出来。

国庆期间除了吃吃吃、喝喝喝、玩玩玩也可以变得很有意义,你开始学习了吗,你的学习高效吗,先掌握高效的秘密,普通人也能利用好非工作时间迅速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方法   闭环   表征   高效   小步   必要条件   事前   普通人   前提   关键词   思维   观点   大师   核心   秘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