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卖篡改日期的商品被立案调查,沃尔玛会受到什么惩罚?

作者:小优

以前,在家门口的小超市经常会买到过期的商品,记得有次买的饼干都是潮潮的,然后拿去退了,没有追究商家的责任。而去大的超市基本上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最多也是商品马上要过期了,特价处理的,像沃尔玛这种卖篡改日期的商品小编还是第一次听说。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5月6日,广东深圳的邱先生在沃尔玛多家门店购物时,发现同一款进口啤酒底部被抹掉旧日期印上新日期,怀疑过期产品继续卖,随后,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

据悉,邱先生购买到的立陶宛卡纳皮里臻选啤酒4罐装,单价19.8元。商品生产日期为2020年10月5日,保质期至2021年10月5日。罐体下方显示被擦掉的原生产日期为2020年5月5日,保质期至2021年5月5日,涉嫌篡改延长保质期”。

沃尔玛卖篡改日期的商品被立案调查,沃尔玛会受到什么惩罚?

5月7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知邱先生人提交举报证据材料,同时告知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交举报批次啤酒的进货证明材料。

5月11日,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交了立陶宛卡纳皮里臻选啤酒4罐装(生产日期2020年10月5日)的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明等进口资料。同日,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全国门店下发通知要求对立陶宛卡纳皮里臻选啤酒4罐装进行下架处理,并要求各门店清点核实该批更改生产日期的啤酒数量等情况。

5月14日,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要求下属门店对举报批次啤酒进行召回。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5月14日对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立案调查,案件目前尚在取证办理中,后续情况将持续通报。

沃尔玛卖篡改日期的商品被立案调查,沃尔玛会受到什么惩罚?

5月20日晚间,沃尔玛中国媒体中心发布《声明》称:沃尔玛高度重视“卡纳皮里甄选啤酒”个别商品有两个生产日期的问题,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并正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调查。该商品进口自立陶宛,在立陶宛完成生产、包装的全过程。根据初步的调查结果,生产日期的涂改发生在生产环节。目前,涉事商品以及该供应商的其它商品已经全部下架,与该供应商的合作已经停止。

沃尔玛卖篡改日期的商品被立案调查,沃尔玛会受到什么惩罚?

有网友表示,沃尔玛所谓的道歉并不诚恳,沃尔玛应该为自己卖场里销售篡改生产日期的产品而道歉,而不是为此事引发的公众关注而道歉。那么,食品过期篡改日期沃尔玛全面下架产品,道个歉就可以了吗?

附:《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文

卖过期食品的处罚分两种:

1、销售过期的食品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以上的赔偿金。

2、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法律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面对这样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沃尔玛给出的回应却未免有点简单。沃尔玛中国回应南都称,“涉事供应商为立陶宛厂家,其供应的一款啤酒,个别产品涉嫌涂改生产日期。已在全国门店下架该商品。”

在回应中,沃尔玛强调了该款商品是由供应商,即位于立陶宛的一名厂家所供应。但作为上架及销售平台,商超本身有责任去查验所有商品的资质,历来以优质进口商品在消费者群体中打响口碑的沃尔玛,为何会发生此次事件?对商品的检验检查、以及对供应商的资质考核,是否更应该严格一些呢?

翻阅过往类似的问题商品处理手段,商家的做法无外乎下架、整改,但整体情况的解释往往一笔带过。作为全球知名商超,针对目前这个情况,应有的担当除了第一时间全国下架相关涉事商品之余,也应该尽快自查并向公众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消费者消除疑虑。

在该事件中的另一个关键点则在于,已经出售的商品做何处理?既然已经核实了相关商品篡改生产日期的情况已经存在,且明知相关商品已经过期或影响消费者健康安全的情况下,除了第一时间下架进口啤酒,是否应该速度公告及查明已售出的货品卖给何人,做出召回处理或者尽可能通知到买到相关商品的消费者。这样的应急处理方式,是否会比仅仅“全国下架”更有说服力?

这些对消费者及公众的交代,仍然等待沃尔玛进一步的回应。

针对沃尔玛这一事件,小编认为没有食品的安全,就不会得到顾客的信任,要想在未来发展得更好,每一家企业都应该认识到:任何以牺牲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权益为代价的经营和发展,都是短暂的,对企业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立陶宛   日期   商品   保质期   生产经营   中国   所得   食品添加剂   金额   啤酒   消费者   供应商   情况   食品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