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2018年,社区团购在国内兴起,这一主张实惠和便捷的全新购物方式如雨后春笋一般生根发芽,而其在2019年的市场规模呈上升态势。

新冠疫情爆发以后,由于民众对传统线下购物需求的被迫减少,潜在消费需求转移至线上场域并得以释放,包括社区团购在内的线上电商模式呈喷井式爆发,尤其是2020年底以来,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社区团购,无论是主打本地生活的美团,还是下沉市场以挖掘底层消费的拼多多,无一不在布局。

而追随社区团购这一商业模式的中小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就连阿里巴巴也欲要赶上这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班车而专门成立了事业群,虽然事后做了澄清,说是为了解决数百万个体户的经营困境,但本质上就是为其社区团购平台增添二级经销商所做的铺垫。

截至2021年3月,以生鲜蔬果和日用百货为主要售出商品的社区团购,其市场规模预计已逾700亿元,每一社区配送的GMV(商品成交额)平均在7万元左右,而且根据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社区的人口密度、潜在消费需求规模,以及社区团购对客户订单量和商品价格的要求相比传统线下经营实体要更低,能够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其于未来具有很大的利润增长空间。

但是由于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基于配送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及消费用品价格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且为了吸引用户并使其留存于平台,短期内亏损状态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互联网公司入局社区团购,短期内无法盈利倒是其次,真正的难题来自于道德层面的压力,令其入局社区团购的动机备受社会各界舆论的关注且普遍质疑。

202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互联网公司入局社区团购的评论,称其等“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行业本身自带高新科技的光环,在面对产业转型、产能升级以及相关技术创新等方面理应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料这些身为行业翘楚的头部“玩家”却纷纷入局看上去科技含量不高的传统线下零售行业,换做是谁都会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些头部“玩家”的动机本就令人费解。

然而,倘若真的深入还原互联网公司入局社区团购的动机,那么就会发现它们不仅在意“社区团购”这块大蛋糕,而且还得与当下所处的这个时代作对抗。

01、互联网的现状:移动终端时代的内卷

当前有一个迹象,表明了属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正在快速逝去:在我国,不论是社交媒体,还是传统电商,其等的DAU/MAU(日度活跃用户数/月度活跃用户数)均临近移动终端即智能手机的使用人数,也就是逾11亿人(2020年)。

未来的用户增长空间大为收窄,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所呈现出来的商业蓝海逐渐变成红海,竞争压力加大,内卷化趋势愈演愈烈,加上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愈发陷入瓶颈,任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自2008年以来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已于2020年抵达尾声。

然而下一轮的互联网浪潮或许正在酝酿着,即将发生,譬如早些年做过概念宣传的ARG(增强现实眼镜),以及堪称启动新一轮人机交互革命的混合现实头戴显示器等技术和应用,目前正处于研发和累积经验的“爬坡”阶段,尚不足以量产形成经济规模效应。

那么,对于现阶段的互联网公司,尤其是那些不具备前瞻性或意识到布局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却为时已晚的企业而言,想尽办法保住现有的行业地位,以及拓展其他不具备高科技属性却能够带来正向反馈的业务,成为了重中之重且是首要的任务。

可以这么说,互联网公司们保住自身行业地位的方法,就是通过拓展业务,甚至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为传统需求赋予技术上的动能,形成一条全新的赛道,并将它占为己有。

诸如社区团购这条赛道,虽然早期无法盈利,但是可以通过大力补贴商家和扶持与之相关的项目为平台的经营寻求垄断租金的最大化。

另外,这些互联网公司还可以利用自身在这条赛道的优势,为其在资本市场上塑造一个新的项目,以此抬升其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证券价格。

此举既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延缓移动互联网时代“衰老”的必要手段之一。前两年腾讯和阿里巴巴入局的“新零售”,以及这次各大电商平台入局的社区团购,莫不如此。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如果说,这次的社区团购与此前的“新零售”一样,仅具备技术赋能而非技术创新的特征,似乎不无道理,但是相比“新零售”,社区团购这一商业模式对传统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的技术赋能是可以与技术创新相媲美的。

社区团购可以为一级供应商所从事的农耕种植业赋能,为他们建立有关天气和农作物生长等自然条件的数据模型,精准估计收成产量及其变量,以此将大自然带来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除此以外,社区团购还可以为二级经销商所从事的物流运输业赋能,利用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客户订单量以及与之对应的产量规模,并且减少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与此同时,社区团购尚可以在农业和运输业这两个领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从业者的收入。

既然互联网公司入局社区团购会如上所述那般为传统农业和零售行业赋能,理应是好事才对,可是它们却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道德谴责,甚至还引起不小的反对声浪,又是为何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社区团购模式本身的特性,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公司无法创造大量利润,使社区团购模式形成正向的盈利循环,还有社区团购所谓的便利性,对广大群众而言,只体现在特殊情况下,譬如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阻,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通过社区团购以采集日常所需的食物,也就是说,这一商业模式在更多情况下只呈现出特定群体使用的属性,譬如“996”的上班族或不愿意去菜市场的家庭主妇。

其次,社区团购模式所谓的“价格低”,作为用户体验的一环,愈发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

举个例子:市面上的苹果卖八元一斤,而社区团购平台的苹果卖五元一斤。

刚开始,这样的价格对顾客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长此以往,顾客就会对社区团购的价格机制习以为常,倘若苹果的价格上涨,就会对购买苹果的潜在用户的留存率造成负面影响,即使苹果的价格保持不变,顾客也会因苹果价格的维持期太长而选择货比三家,迟迟不肯下单。

于是乎,对于社区团购平台方来说,只能不断地投入资金、徒增成本以维持市场的交易费用。发动价格战只能是缓兵之策而非长久之计,这也是社区团购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的根本原因。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再来,社区团购平台发动价格战,对于传统线下零售业的从业者来说,不亚于恶意竞争、破坏原有市场的价格机制。

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举着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入局,不惜成本地降低商品价格,以期抢占市场份额,此举势必对没有资源以应对的普通菜贩构成“降维打击”,不仅严重损害了整个行业及其市场经营主体的效用,而且也是社会舆论普遍对其持以反对意见的主要原因。

最后,社区团购这一商业模式不具有颠覆式创新或符合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理论的特征,也就无法累积技术含量高的技能和经验以实现电商平台的溢价,更无法使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得以进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商业化红利的殆尽,本应更加重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互联网公司,却将资源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上,况且目前我国正处在转轨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转型和产能技术升级迫在眉睫,可是具有高新技术研发能力、相比其他传统行业具有高附加值属性的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主体却依然延续横向领域扩张而非往纵向领域深耕的惯性思维,又何尝不是一种路径依赖和投机取巧的行为呢?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总之,虽然社区团购是互联网企业身处商业红海用以拓展业务的重要领域,但是无论其被开拓与否,皆无法扭转“移动互联网的经济规模效应正逐渐消失”这一局面。

所以,与其纠结社区团购等领域能否使移动互联网的浪潮重现,不如从现在开始,展望未来:下一场互联网技术革命会以什么样子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02、互联网的未来:万物互联和虚拟现实

互联网经历了早期的PC(个人计算机)时代,还有过去十年的移动终端时代,虽然有关于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全貌尚不得而知,但是依目前来看,结合我们已知晓的部分细节,可以预见其大致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传统产业数字化”,以及“现实世界数字化”。

传统产业数字化,即“产业互联网”,主打“万物互联”的概念。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在供给端,发展工业智能机器人、高精尖数控机床,建设全自动生产线;在需求端,基于5G的连接广和延时低这两个特点,发展IoT即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

产业互联网的优点是加强制造产业供需两端的关联度,催生出完整的从技术创新到批量生产再到规模应用的链式体系,构建并完善由各生产环节所组成的生态,使供给精准匹配需求,进而创造大量利润,再投入技术研发和迂回生产,以此正向循环。

而其缺点是材料和能源供应技术需要与之相适应甚至突破以支撑其发展,构建该运作体系和供给生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由于设计环节的首次创新和生产环节的灰度创新也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精力,所以构建产业互联网所需的时间会很长,且于早期不具有经济规模效应。

至于现实世界数字化,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或混合现实,也就是“虚拟互联网”,主打“将现实世界数字化、数字世界现实化”的概念,创造一个Metaverse(元宇宙),并由此产生新一轮的人机交互革命。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虚拟互联网的优点是其一旦建成,不亚于现实世界的运作模式,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相当于凭空创造了一个赛博空间供人们生活,而缺点就是目前为止,其尚处在理论阶段,构建所需的周期要比产业互联网的长很多倍,但是其经济规模效应是产业互联网的N倍。

以上所述的两大互联网发展方向,皆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构建体系所需的时间很长,以及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均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所面临的形势差不多,其经济规模效应的释放已经到了尾声。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2016年,谷歌的AlphaGo打败世界冠军李世石的那场围棋比赛,其实是自2006年以来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发展到末期的标志性事件,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尚处在技术累积与爬坡的阶段,根据康波周期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相结合来看,每一百年为一次技术革命的周期,现阶段的技术还在爬坡状态,远不到量产应用以形成经济规模效应的阶段。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另外,比较悲观的说法是人类对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似乎抵达了天花板,由于对以量子物理为主的前沿科学的探索快要抵达三维生物所能观察的极限,往后的技术突破难度是呈指数级增加的。

而且受限于人类自身的条件,诸如寿命和精力等因素,随着知识积累程度的增加,前沿技术突破的难度也在增加,仅凭人类的生命周期是无法吃透所有学科的,光是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可能就要耗费一生的时间去研读,也就无法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技术研发与经济规模增长之间的必然性加以分析,由于技术突破不具有诸如加大资金投入等人为因素干预即可实现的结果导向性,目前看来,其实现与否仅具有自然条件下的发展必然性,会受自然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出现概率不一的结果。

所以说,仅凭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去看待未来的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前景是不合理的,不能拿过去“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经济规模上都呈指数级速度以增长”这一现象就断然认定未来也是如此。

03、互联网的隐忧:信息数据技术的困局

除了前沿技术领域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外,互联网还囿于当前投入使用已久的技术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的局面。

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交互网络,如何处理其信息在交互过程中所形成的数据一直都是该技术领域的关键问题。

随着核心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在近年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得终端软件和制程的使用效率也得到较大提升,而且得益于带宽和无线通讯技术及其设备实现组合式创新优化和迭代更新,互联网技术的水平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然而除此之外,互联网硬件技术及其设备元器件的发展速度却十分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信息数据处理的功耗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服务器技术发展缓慢。

以散热器为例,早些年美国互联网巨头微软公司花重金从美国海军那儿购买了一艘潜艇,将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放置在潜艇里面,沉入大海,不仅解决了散热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海流发电,以此降低功耗。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然而为何当前的散热技术仍难以处理大量服务器的降温难题,非得通过自然条件来达到降温的目的,以免服务器功耗过大而宕机?

无非就是散热设备及其技术的发展相比于处理器和终端软件的技术要滞后很多,有关散热器的零部件制造及其组装技术的最新版本仍处在上个世纪的水平。

另外,当前关于信息数据的储存也是一道难题,虽然根据摩尔定律,半导体晶体管的数量平均每十八个月就会翻一番,但是任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是目前的硅片所能承载的晶体管数量已经达到了物理方面的极限,然而先进材料学的理论和实践尚处在爬坡阶段,如今的互联网公司之所以租赁或购买一整幢办公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用以储存结构性数据的处理器需要占用偌大的物理空间。

所以,即使产业互联网和虚拟互联网假以时日真的能够实现,也面临着基于信息交互所产生的海量的结构性数据处在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里头完全不够储存的严峻形势。

除了社区团购,互联网还剩下哪些故事?

以上所述的关于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储存这两方面的问题,似乎只有在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彻底解决。

除此之外,关于信息数据的控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很重要。

互联网企业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对用户杀熟、收集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引导用户非正向消费、扭曲市场价格机制、使用户对其产品“致瘾”等等,都是信息数据控制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所致。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数据私有化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前提下,国家层面除了制定规则和监管各运营主体以外,还要建立公平的数据交易市场,拥有大数据平台和算法优势的科技公司充当市场经营主体的角色,在数据交易市场上购买用户大量的非结构性数据,然后利用算法精炼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有效信息。


参考文章:

虎嗅网/财经十一人《实地调研社区团购:短期内几乎没有盈利可能》

智先生《大科技停滞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社区   终端   效应   现实   传统   规模   领域   产业   故事   数据   价格   经济   行业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