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提起爱因斯坦,无人不知。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学术界上地位可谓是难以撼动。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却因为在日记中写过这么一段话,而曾引发过巨大的争议,让许多国人都为之感到诧异。爱因斯坦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中称:

“中国人吃东西不坐在凳子上,而像欧洲人在树丛里解手时那样蹲着。一切都那么安静严肃。甚至连孩子们都是毫无生气的,迟钝呆板。”


“就算是那些沦为做牛做马的人也从来没有让你感受到,他们对受苦是有意识的。一个像羊群一样的特殊民族,更像是机器而非人类。”


“如果其他种族被中国人取代,那就可惜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缺乏思想将是无法言说的凄凉之事。”

在爱因斯坦的笔下,中国人被描述为勤劳、麻木、肮脏、愚钝的民族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对此,很多人将他的这段评价视为是歧视言论。BBC中文网更是用“相对震撼论”来形容他的此番言论。

的确,透过话语不难看出,作者行文间透露着的轻视和批判,甚至还可以用鄙夷和歧视来形容。

爱因斯坦为何如此评价中国?

归根到底,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知之甚少

其实,爱因斯坦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过中国,尽管他的大名在中国人耳中是如雷贯耳,但是他本人却从未在中国真正地待过。

早在1919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介绍到中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对于爱因斯坦本人而言,却不曾了解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虽然他也曾对这个古老的国度产生过好奇。

这和同一时期,同一阶段的那位罗素先生相比,显然爱因斯坦对中国的了解度明显要少许多。

直至1922年后,爱因斯坦到日本讲学,在往返途中,两次经过中国上海。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第一次

1922年,爱因斯坦和夫人抵达上海,并在上海走马观花地游了一圈,又是观看昆剧,又是游赏豫园,品尝美食等等。

晚上,更是在前拥后呼的拥戴下,参加了宴席活动,并在宴会中发言表示:

“此次匆匆东行,异日归来,极愿为中国青年贡献所见……”

总言之,客气话讲了不少。次日凌晨,爱因斯坦便和夫人乘船到了日本。

第二次

1922年12月27日,爱因斯坦从日本乘船回往欧洲,途中再次经过上海。

31日抵达上海后,爱因斯坦应邀参加了中国学术的研究演讲,探讨了一些哲学等方面的问题。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1923年1月2日,便乘坐邮船离开了上海。

也就是这一两次在中国的短暂停留,让爱因斯坦对中国有了开头所言的“悲惨”印象:

中国人是勤劳的,但也是肮脏和迟钝的,他们像机器一样,完全没有独立的精神。

爱因斯坦对中国的评价,是否公正?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出奇统一。

有人说,爱因斯坦完全是胡扯,毫无事实依据。这就像考官对面试者的评价一样,完全是仅凭一面之缘来定结论。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中国人都以勤劳、勇敢、热情而著称。这点,随便翻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任意一个时间节点,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二。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天朝百姓一直生生不息,辛勤劳作,努力着。

即便是面对饥荒,面对各种战乱,各种各样的苦难,他们依旧挺直着腰板,用强有力的双手,坚强的脚步,勇敢而勤劳地生活着。

可以说,没有多少个民族像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一样,如此勤劳和坚韧不拨。

而这样的勤劳,并非是机器化的一般,更不是像愚蠢人一般。

中国人的勤劳,是一种独具一格的忍耐,而并非是愚蠢,是麻木。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此外,中国人更不是肮脏的。

从文明层面上讲,中国人从不偷不抢,不掠取,不侵犯他人。在中国的经典文化中,能找出上千条的礼仪准则来论之。

从卫生上讲,要谈及肮脏,中世纪的欧洲,显然更是遥遥领先:“屎尿”从天而降,地上污水横流,不洗澡突破下限。


不过,也有人认为,爱因斯坦说的其实没有错。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他只不过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道出了真相,一个中国人早已习惯如此,浑然不觉的真相。

在过去那个旧社会,社会尚未发达开明,大部分没有上过学,念过书,对科学文明的了解知之甚少。为此,要说人们愚钝,也不难理解。

在过去那个旧社会,中国的百姓是贫困的,社会是黑暗的。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在那个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在那个苛捐杂税繁重的年代,要想活得体面不是一件易事。

而当人连温饱都还尚未完全解决的时候,生活过得肮不肮脏,似乎也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尤其是爱因斯坦来华的所见的那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在列强及军阀混战的时期,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候社会百业凋敝,一片萧条。

在内忧外患的混乱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旧上海

为了生存,为了缴纳沉重的税务,老百姓只能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去做苦力工。而没有经济来源的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而当人长期处在一个困顿无望的环境里,最后也就变得越来越麻木和愚钝。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下,民众确实被“封禁束缚”太久,思想上变得愚钝也早已是现实。

关于那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百态,鲁迅还曾一针见血地给出过点评:整个社会是病态的,民众是麻木不仁的。

所以,从那个特定的环境语境下说,爱因斯坦所做的点评,并没有什么错。

评价

客观上讲,那个时期的中国,的确是国弱民疲的,百姓是麻木的。爱因斯坦来华时看到的景象,正是如此。

其实,不仅是爱因斯坦对中国有那样的印象评价,

在同一时期来过中国,且在中国生活过一年的哲学家罗素先生也曾这样评价过中国:

社会动荡、乞丐成群、贫穷惊人、疾病横流……

不过,时代在发展,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这些年来,中国用一项项杰出的成果,不断刷新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如今,再用过去的评价来看中国,那就只能说是一种偏见和无知了。

参考资料:

《阳光阅读》丛书编委会编,爱因斯坦传,阳光出版社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爱因斯坦为何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网友点评,分歧性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爱因斯坦   愚钝   罗素   勤劳   肮脏   中国人   知之甚少   日本   分歧   上海   中国   麻木   时期   评价   点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