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在中国,“面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中国人向来看重“面子”,这种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传统的社会礼仪和文化中。

正如白杨在《酱缸文化》中所提到的:

“我们崇拜,迷恋强权,文字欺诈,文化的过渡性病毒,一代又一代的复制,因此,祖先面子,强权面子,一代又一代的复制在我们的生活习性和文化基因里,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9世纪末,有个名为明恩溥的美国传教士就曾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对“面子”的热衷偏爱。他认为,“面子”几乎是整个中国群体的一种“性格”特征。

的确,谁说又不是?

在中国,“面子”不单单是一张生理的容貌,更关乎自尊心、道德、人情世故等等。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中国人有多重视“面子”?

①“面子”关乎尊严,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中国,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可以看到,面子观无处不在。

如乡村地区,农民为了建房子可以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即便是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生活,最大限度降低全家的生活质量,四处举债,也要建个好房子。

因为在他们看来,吃饭不是大事,没房子,有失身份和尊严,被人嘲笑是天大的事。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又如在红白婚丧之事上,也往往是相互暗自较劲,比谁家的仪式多,谁家的场面氛围隆重、热闹。

在城市,“面子”攀比更是无处不在。如各种名利场的酒席宴会,比的不仅仅是体态礼仪的端庄优雅得体,更是财物力。

一个城里人,被人瞧不起,这丢的不仅是脸面,更是身份地位。为此,常常能看到,但凡遇到升学、乔迁、参军、升职、做寿之事,通常会大摆各种宴会,其宴席规模可达上百、甚至上千桌。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而这一切的背后,往往只是为了面子。

②“面子”体现个人、家庭的荣耀

在中国的社会结构里,个人代表的不仅是个体本身,更代表着家族的一份子,为此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事业发展等等问题,就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关乎了家族的荣誉。

如小的时候,孩子们常常被教育,要好好读书,光宗耀祖。而一旦个人做了有失“面子”的事情,往往会被骂丢了老祖宗的脸面。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小村庄,一位母亲离世前害怕办葬礼花太多钱,嘱咐儿子在她离开人世后不发丧,从简下葬。儿子听从嘱咐,偷偷葬母。

不料,亲戚得知后,纷纷指责儿子,甚至要动手打人,破口大骂:

“混账东西,连老母亲的丧礼费都不肯花.养你这个不孝的东西有何用?……你不要面子,我们还要呢!”

最后,无奈之下,儿子只好重新操办风光的葬礼。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最终亲戚们都满意了,“面子”也挂住了,而贫穷的儿子只能更加雪上加霜,因为这次“面子工程”又多欠下了上万块债务。

其实,这种中国家族式的“面子观”,可谓无处不在。

如不少老人认为,孩子到了年纪,娶不到媳妇,嫁不出去,不婚不孕,是丢了家族的脸面。为此,以至于我们时常能看到那些家长为了逼孩子结婚,而和孩子闹到断绝关系的匪夷所思的新闻事件发生。

不顾孩子感受,只一味考虑到家族“面子”,可见中国式的“面子观”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多重要的地位。

除了逼婚,又如在婚嫁论嫁等上面,为了面子,无限地抬高彩礼,甚至坐地起价。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高彩礼看似风光无限,现实也只能冷暖自知。

③面子,关于个人形象

面子是什么?

是一种渴望被社会及他人认同的心理需求,一种获得社会承认与肯定,获得他人承认与尊重后的心理满足。

生活中,许多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他们往往会做许多不寻常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欲望。比如最近,“上海名媛”在一夜之间火爆了全网。

用奢侈品包包,喝五星级下午茶,住奢华的总统套房,开顶级豪车,听起来羡煞众人。

如若不是被揭底,谁会想到这是一群工资不高、甚至还会用某宝特价版购物的没钱,爱炫、拜金女孩。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对于她们这种为了轮流拍照发朋友圈,展现虚假的“名媛”生活,而发起的组团式高配版拼多多的消费,不少网友纷纷指责批判,虚伪、恶心,败坏风气……

针对网友的恶评,“上海名媛”群成员也不甘示弱地做出了回应:不偷不抢,花自己的钱,拼个酒店包包,发个朋友圈怎么了?

看到这里,不禁想到了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说过的一句话: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关于此事,想必除了可以用物质、拜金来形容,还可以用“面子”来总结。

法国作家莫泊桑作品笔下写到的那位拜金女玛蒂尔德,和“上海名媛”如出一辙。

熟知《项链》作品的读者都知道,玛蒂尔德是个天生丽质的美人,更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在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婚后,她并不甘心,心里时常想着怎么结识有钱有权的人。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终于,有一天,她等来了一张请柬,这张请柬给她的梦想带来了一线希望。为了参加宴会,她花了巨资打造自己,既是花大钱定制长裙,又是向朋友借来了钻石项链,其目的无非是让自己在出席宴会时能够珠光宝气,吸引众人目光。

然而,不幸的是,宴会后项链意外丢失,为了偿还债务,她不得不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而这一劳累就是整整十余年,赔上了青春。

现实生活中,和玛蒂尔德相似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过分追求面子,为此常常不顾自身经济条件,买名牌包包、服装、首饰。

实在不行,又或者买冒牌货,即便脚上蹬着个赝品假牌鞋子,却时常不忘了将商标露一露,以彰显自己的身份。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读书君说

鲁迅曾在文章《说“面子”》中提到过这么一句话:

谁都要面子,爱面子是好的,但如果仰慕虚荣、不敢正视现实,“耍面子”就会跟“不要脸”混同起来。

对此,深以为然。

都说“人活了张脸,树活一张皮”,要面子,讲尊严,本是人之常情。但是,过于好面子,过分讲究面子,不惜打肿脸充胖子,就失去了原则和底线。

这种扭曲的心理驱使,通常会将人推上永不停歇的、痛苦的人生轨道上。最后,到头来的结果,就只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所以,若工资不高,还是别到处乱借钱,开豪车,买名牌,住奢侈酒店,举债生活。因为没有实力的风光背后,都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其实,人生的幸福很简单,别太攀比,别太虚荣,别太物质化,别太要强,一切从心随性,就少了许多烦恼。

请记住,别让面子成为了束缚人生的枷锁,只有学会了适当放下面子,才能更好地生活。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上海名媛”虚荣?看看中国人为何那么重视“面子”?让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名媛   上海   虚荣   面子   彩礼   脸面   虚荣心   宴会   中国   无处不在   重视   儿子   身份   家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