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自古以来,汉文帝在位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被后世的学者、经济学家反复研究的。他到底都有什么妙招,能让一个民不聊生的社会,慢慢有了生机,逐步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呢?且听路sir慢慢道来。


汉朝初年,经历了战国的兵荒马乱、秦朝的多年暴政,以及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凋敝。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写道,当时的米价涨到一石五千钱,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全天下的人死了一半以上。


除此之外,朝廷还需要对秦朝最大的苛政之一——重税,进行大幅度的整改。汉朝大儒董仲舒曾经说过,秦朝的税率是过去的三十倍,但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只能说是凭空嘴炮。


于是,学者对秦朝的税率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秦朝的税率是五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某人的收成是一吨粮食,他要把两百公斤、或者三百三十三公斤的粮食,上缴给国家。


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这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税收,官方称之为“田租”,只是老百姓需要纳税的一部分而已。除了“田租”,百姓还要缴纳“赋”,也就是人头税。成年人的叫“算赋”,而7岁到14岁的未成年人,则要缴纳“口赋”。


除此之外,老百姓还要服兵役,以及各种各样的徭役,就是替国家当兵、干苦力。可见,农民的负担还是非常非常重的。


因此,刘邦在登基之后,便大幅度削减了田租,改为“十五税一”,农民只要上缴总收成的十五分之一就行了,这可比秦朝动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的税收。


即使这样,农民的负担是否有所减轻呢?当然有,但还远远不够。


一、文帝改革,大力发展农业


汉文帝上台后不久,受贾谊影响要改革。有一次,他跟贾谊聊天时,贾谊突然表示,国家很危险,而且是非常的危险。汉文帝对此很吃惊,忙问为什么。


贾谊答道:因为咱们没有积蓄。汉朝建立已经四十年了,但无论是官府,还是老百姓,积蓄、储藏,特别是粮食,都是远远不够的。假如遇到大规模的水旱灾害,国家靠什么去救济百姓?如果外敌突然入侵,需要动员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军队,国家又能拿出多少粮饷?如果这两个事情同时发生呢?老百姓就要完了。


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于是,贾谊提出了一条了改革措施:打击铺张浪费,限制奢侈之风,大力发展农业。只有农业搞上去了,才能把积蓄搞上去。这个建议一出,汉文帝大力点赞,为了呼吁全国人民都投身农业,他还亲自在皇宫里面开了块田,下地耕种,算是给大家做带头表率。


不过贾谊提出的方案,其实是非常笼统的,为汉文帝提出具体措施的,则是文景两朝的风云人物——晁错


晁错可以称之为是少年天才。他还是个跨界学者,拿过法家和儒家双料文凭。所以进入朝廷后不久,年纪轻轻的晁错,就被汉文帝给请去辅佐太子了,算是为太子留下的储备人才。可见汉文帝对他有多重视。


晁错经常为太子出谋划策,被誉为“东宫智囊”,但他关注的范围,显然又不止限于东宫。事实上,晁错能声名鹊起,还是因为他在朝堂、而不是东宫里提出的一系列建议。而让他一举成名的,就是关于赋税的一条建议。


当汉文帝在皇宫里种田之后,晁错便请求觐见。这次与汉文帝会面,晁错非常不客气地指出:光是发展农业,根本无法减轻农民的负担。


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晁错举例:一个五口之家,理论上,要服役的人不能少于俩,可耕种的田却不足一百亩,至于收成,连一百石都没有。就这么大的生产力,怎么多产出粮食?


然而农民除了耕地劳作,还要服徭役,避不了风雨,忍受着寒暑,抚养老幼,辛苦一年,连个休息的时间没有。可一旦遇到水旱灾害,外加严刑峻法、高额赋税,以及各种朝令夕改的政策,农民就只能贱卖粮食来交税了,这还让农民拿什么做储蓄?


若是再加上高额的利息,农民过不下去了,就只能卖掉土地,或者拿儿女来抵债了。所以,光搞农业是没用的。


晁错又说:我觉得这样,对农民是太不公平了。农民如此辛劳,却还这么穷苦。而商人呢,他们不用干活,仅仅凭着倒买倒卖,就能积蓄大量的财富,吃香喝辣,并且趁着灾年收购农民的土地。虽说现在的法律和条例,对商人是有所压制的,但人家已经很有钱了,这些条款对他们有个毛线用?种田没啥收益,做生意赚的盆满钵满。结果大家都去做生意去了,谁还愿意耕地?


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晁错这里面提到的,就是汉初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这是汉朝的基本国策之一。汉朝建立之初,万物凋敝,百废待兴。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却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刘邦对此很生气,他颁布了一道歧视商人的法令:商人不许穿丝绸质地的衣服,出门不许乘车,并加之以重税。这是从人格上对商人进行侮辱。


不过,政策是跟着时代变化的,到了吕后当政时期,因为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便取消了这些限令,但仍旧有一条著名的规定:商人子弟不能做官。


打击商人的积极性,不会破坏商品经济吗?在汉朝初年,当时的交通条件很落后,而商品经济也极为原始,农业经济、特别是小农式的经济,占到了社会经济的绝大部分。因此,汉初的经济状况,远远不是今天的那种商业社会。


二、刺激农业发展,进一步免税


既然老百姓的生活如此困苦,那么,又该拿出什么样的措施呢?对此,晁错表示:第一,让社会培养以农业为核心的思维;第二,还要减税。


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社会意识呢?光提倡农业是不行的,甚至是无效的,必须要拿出让人看到好处的办法。于是,晁错提出了一个不同于常规的刺激方式:用上缴粮食,作为封爵的资格。


不管是谁,只要缴纳足够多的粮食,不仅可以授予爵位,还能免罪。这招简直是一举两得:当下只有富人、特别是商人,才能交得起足以拿到爵位的粮食。如果富人的积极性高,都去谋求封爵,缴纳的粮食足够多,国家就有储蓄了。


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而这些储蓄,一来是供应皇家开支,二来是可以给官员发工资,而第三点最为重要:它可以作为军事上的储备粮,特别是边疆战事时,可以供给军队使用。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既然有了储蓄,国家就不需要向农民征收太多的赋税,而农民的负担就可以大大减轻了,也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就是所谓的“损有余、补不足”。


这个政策深受富人商人追捧,因为他们急于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爵位这种东西,朝廷想怎么封就怎么封的,既不能算作是实物,也不等同于买官卖官。也就是说,国家可以用0成本的手段来征集粮食。


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晁错定的标准是:起售价六百石粮食,可以拿到最低一级的爵位;四千石,就可与当五大夫;一万二千石,可以当大庶长。


但接下来,晁错又表示:这么一来,对百姓就又不公平了,他们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有利于富人的措施,没有照顾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加一条政策——百姓只要养一匹马,就可以免除三个人的兵役,或者是三个人的“算赋”


从这里可以看出,晁错已经高瞻远瞩,开始关注未来作战的需要了。毕竟,想要跟匈奴抗衡,没有大规模的骑兵是不行的。总之,晁错的举措,既有经济、社会秩序的利益,也有军事上的考虑,并覆盖到每一个社会阶层:国家政策好,只要你配合,那就一定能拿到好处。


大汉风云の汉文帝治国秘术


其实,汉文帝宣布各种措施的时候,他的减税政策已经开始施行。汉文帝首先下令,把之前的税率减半,从十五税一,变成三十税一。这么一来,农民的田租负担,一下子就减轻了一半。


这还是第一步的措施,毕竟汉文帝还要看看,花钱买爵位的政策能不能行得通。没想到,政策一出,富人、商人们纷纷掏钱购买爵位,积蓄的小目标完成了!


这么一来,到了第二年,汉文帝就宣布:全天下的农民,免税!


不难想象,这个消息一出,农民们会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在中国历史上,这也是绝无仅有的、能够免除农业税的时代。即便是在今天,也是到了2000年,我国才免除了农业税。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田租   赋税   爵位   秦朝   汉朝   税率   大汉   富人   积蓄   老百姓   粮食   商人   农民   政策   风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