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战争,是一个永恒不灭的话题。人类的绝大多数历史,几乎都是在战争之中度过的,几乎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甚至直到今天也未能断绝。说起战争,总是硝烟弥漫,带给人类无数伤亡,也带来无数惨痛的记忆。

但客观来说,战争也推动了人类的战争进程,无数先进的事物都曾在战争中涌现或者传播。就比如唐军与阿拉伯军队的怛罗斯之战,战后使得造纸术传播至欧亚大陆,给未来的欧洲进行文艺复兴带来坚实的基础。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这或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吧!

当然,无论中外,数千年的战争史上涌现出了无数的故事,也引伸出无数的风流人物。其中就有这么一场奇特的战争,只因为一个耳光,输掉了一场战役,也葬送了数十万士兵,甚至输掉了一个皇朝。

那么,这场战役到底是哪一场战役?交战双方是谁?又为何因为一个耳光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坦能堡会战

1914年,萨拉热窝一名普通的塞尔维亚青年射出了一颗炙热的子弹,引爆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开启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这场战争是以“德意奥”为首的同盟国与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之间爆发的大战。全球有数十个国家近15亿人口、6500万名士兵参战,最终导致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

而我们所要讲述的这场战争,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东线战场德国与沙俄所爆发的一场战争——坦能堡会战。

我国的武圣孙子曾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这些用兵大师看来,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仅是绝佳的天时与优越的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聚合人心。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一旦得到“人和”,那便能击破一切的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相反,则败军失地,最终一败涂地。而坦能堡会战,便是由于沙俄方面的两个集团军司令的矛盾,最终与德军的战争中战败,从而使沙俄失去了在东线的全部优势。

造成这个严重后果的两个俄国将军,名叫伦南坎普夫与萨姆索诺夫。至于他们的矛盾来源,还需要从日俄战争中说起。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军与俄军为了争夺东北势力范围在远东及东北打了一仗。在这场战争中,萨姆索诺夫所在的师不幸被日军包围,于是他赶忙向附近的伦南坎普夫进行求救,希望其能救援自己。

但伦南坎普夫对全局权衡利弊,也存有保存自己部队实力的私心,认为不出兵救援更加有力,于是拒绝了萨姆索诺夫的求救,按兵不动。

久等不来援军的萨姆索诺夫对于伦南坎普夫在一旁袖手旁观极为气愤,大骂其见死不救。但现在最重要的是突出重围,于是在通过浴血奋战之后,萨姆索诺夫终于艰难的率部突出重围。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但突出重围的萨姆索诺夫部在此次战斗中伤亡极为惨重,并且士气低迷,无法再战,这使得萨姆索诺夫遭到了同僚的讥笑,也使他对于伦南坎普夫恨意大增。

一记耳光记带来26万人的悲惨

俗话说得好,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在东北沈阳的车站站台上,萨姆索诺夫与伦南坎普夫相遇了,两人先是激烈的争吵,紧接着萨姆索诺夫狠狠的给了伦南坎普夫一记耳光。

作为一个将领,伦南坎普夫哪里能忍受这样的耻辱,他气急败坏地冲上前去,与萨姆索诺夫狠狠的厮打起来。从此以后,两人几乎成为了一对仇人,不断给对方使绊子。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伦南坎普夫与萨姆索诺夫不断升迁,最终各自成为指挥一个集团军的司令长官,但是那一记耳光,还是深深的伦南坎普夫所暗恨。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伦南坎普夫与萨姆索诺夫在东线战场上再次相遇了。但两人不和在俄国军队之中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两人彼此对对方都不服气,还誓要在战争中压对方一筹。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而正是因为两人不和,给了势单力薄的德国军队一个绝佳的机会。

德国参谋霍夫曼得知两人的恩怨,认为一方被陷入包围之后另一方绝对不会救援,于是做出了一份对双方各个击破的详细计划,并上告给了大名鼎鼎的军事家——鲁登道夫。

鲁登道夫对于这份作战计划极为赞赏,并马上派人去落实这份计划。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不得不说,鲁登道夫有赌的成分,因为此时的东线德军军力不足,士兵不到俄军的一半,武器物资都极为不充足,一旦计划失败,对于东线的德军那将是灾难性的。

但不出霍夫曼所料,伦南坎普夫与萨姆索诺夫很快便上钩了。伦南坎普夫中了鲁登道夫的诱敌之计,由于在战斗一开始便得到一连串的小胜利,这让他逐渐失去了防范之心,并逐渐脱离了萨姆索诺夫的集团军继续前去追歼敌军。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鲁登道夫见机不可失,马上集中优势兵力,将物资器械不充裕,仍旧慢吞吞赶路的萨姆索诺夫集团军团团包围。

见萨姆索诺夫再次被包围,伦南坎普夫再次想起了沈阳车站的那一记耳光,被仇恨蒙蔽双眼的他于是像上次那样,仍旧袖手旁观,慢吞吞的追歼前面的德国小部分诱敌部队,从而失去了救援萨姆索诺夫的最佳机会。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要知道,如果这时的伦南坎普夫调转枪口援救萨姆索诺夫,那么萨姆索诺夫不仅仅可能被救下,而且还可以重创德军部队。

但这么好的机会,伦南坎普夫却因为一己之私而放弃。

一念之差的影响

就这样,在德军大量精锐部队的进攻下,拥有大量训练不足新兵的萨姆索诺夫集团军很快便被德军歼灭,最终导致十二万士兵阵亡,十四万士兵被俘,萨姆索诺夫自杀。

而这场战争,最终使沙俄在东线丢掉了全部优势,而正因为东线战场的一系列失败,导致1917年沙俄朝廷的倒台。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将军的决定,不仅影响着他个人,影响着他手底下千千万万个军人,甚至还会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所以对一个将领而言,背负着极为沉重的使命。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要想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将领,永远不要因为自己的私事而影响到整个大局。

俄国两位将领因“耳光之仇”折损26万人,致使德军坐收渔翁之利

但说到底,战争永远是罪魁祸首。希望那些“肉食者”在发动战争之前,一定细细想想孙子的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俄国   德军   沙俄   将领   耳光   渔翁之利   萨姆   东线   集团军   道夫   德国   世界大战   包围   部队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