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小平同志,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也是新中国开国元勋,第二代核心领导人,更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这样一个伟人,生平经历自然不同寻常,堪称传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这里,我们便不得不提一下影响他一生、也间接改变了中国历史的人——邓绍昌。

弃笔从戎

邓绍昌是邓公的父亲,出生于光绪十二年的四川广安。在那个风云变革、历史潮流滚滚向前的年代,邓绍昌同众多渴望变革的年轻人一样,成了一个“拥有新式思想的旧时代人”。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在邓绍昌十七岁那年,长子小平同志便在父亲期待的目光下来到了这个世界。虽然教子严厉,却也不失为一个慈父

曾在成都政法学校接受新式教育的邓绍昌在毕业以后,为了启迪民众、开启“民智”,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更好的工作,回到家乡进行教育工作,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书不到几年,由于邓绍昌为人公平正义,富有威望,所以被乡里的人推举,做了保卫一方安全的乡团“团总”。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不久之后,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做了一件“傻事”,那就是为了镇压不断起义的革命党人,竟然公然而然的将民办铁路川汉、粤汉收归国有用以抵押贷款,却不补偿出资的各界民众。

由于铁路股东包含了四川、广东等几省的社会所有群体,有商人、士绅、官吏、农民,从而造成了各个阶层的全部动荡,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邓绍昌得知此事,对清政府卖国求荣的做法十分气愤,于是加入了四川最大的帮会组织——哥老会,与清政府进行反洋保路的斗争。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随着保路事件的发展,清政府无视民众群众意见,在成立所谓的“皇族内阁”后,公然宣布铁路国有,并疯狂镇压“保路民众”,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不久,气愤的保路民众成立“保路同志军”,轰轰烈烈的围攻成都等州县,造成大规模的群众起义,也给了革命党人起事的机会。

对民众起义惊慌失措的清廷,为了彻底镇压民众,于是调集湖北的新军前往四川镇压。却不曾想,此举仿佛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听见“轰”的一声,轰轰烈烈的武昌起义爆发。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起义军借助湖北新军主力不在的绝佳时机,占领了武昌城。一时间,中国革命事业风起云涌,各省纷纷起事独立。

而在此期间,邓绍昌由于做事精明强干,很快就做了哥老会的“当家三爷”,甚至成了“掌旗大爷”,做了哥老会的一方大佬,为革命事业出了很大一份力。

在辛亥革命以后,广安组建革命军,由于邓绍昌的江湖资历较深,被任命为广安革命军新兵营营长,后改任为团练总办。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但奈何江湖水太深,性格刚直、声名较广的邓绍昌由于不愿意接受那些反动势力的拉拢,不久便得罪了广安周围的乡绅,并受到他们的排挤与恐吓。

丢下一家老小

为了避难,邓绍昌甚至不得不丢下自己的家小,前往重庆。

由于邓绍昌出奔,家里顿时失去了收入来源,一时陷入窘境,只剩下妻子淡氏在勉力操劳。

淡氏是个典型的中国劳动妇女形象,虽然出身当地大族,却丝毫不娇气,也不自怨自艾,反而在家日夜操劳,辛苦扶养年幼的小平同志。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由于邓绍昌的“失势”出走,他的岳父岳母对其十分生气,连带着淡氏在娘家也经常被人冷嘲热讽。淡氏一气之下,与娘家断了来往,多年没带孩子回家省亲。

而这时,远在重庆的邓绍昌也没有闲着,始终记挂着家中的母子,所以时常给家里写信,询问家中的情况。

不久之后,中国留洋救国风潮渐起,思想进步的邓绍昌也紧跟潮流,认为留学救国图存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于是便诞生了让自己的长子前往法国留学的想法。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当然,也就是这个想法与决定,改变了小平同志的一生,也间接的改变了未来的中国。

由于家中毕竟不是大富之家,全款资助孩子前往欧洲留学毕竟太过困难,所以邓绍昌在重庆经过多方打听与走动,终于给小平同志争取到一个留法勤工俭学的名额。

带三百大洋远赴法国

不久之后,邓绍昌便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询问小平同志留学事宜。

此时的小平同志,已经十五岁,不仅天资聪颖,还十分的热爱学习,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神童”。为了报国明志,小平同志回信说自己愿意前往。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接到回信的邓绍昌,此时却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长子志向远大,小小年纪便有救国救民之心;忧的是即便是前往法国做工读生,也需要三百大洋之多。

三百大洋,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在那个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在乡村盖一间瓦房,也不过十几块大洋。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为了供儿子留学,邓绍昌冒着被仇家追杀的风险,偷溜回广安,准备砸锅卖铁为其筹备学费。

为了筹备学费,邓绍昌把自己辛苦积攒下的所有田产粮食全部变卖,还把家中值钱的东西全部卖了一个干净。

妻子淡氏起初支持自己孩子前去留学,毕竟留学前途远大,她不愿意耽误自己儿子的前程。但孩子毕竟是父母心头的宝,看着才十五岁较为稚嫩的儿子,淡氏却犹豫了。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毕竟,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前往千里之外的欧洲,人生地不熟,作为父母能不担忧吗?

但邓绍昌却坚信自己儿子此行必有出息,一边安慰自己的妻子,一边让邓小平安心学习。

由于钱仍未能筹集够,所以邓绍昌也不在顾自己的脸面,带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前往自己家大业大的的岳父家求情。

经过邓绍昌低三下四的苦苦哀求,他的岳父才极不情愿地同意补齐剩下不够的部分。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一年以后,16岁的小平同志经过一年的学习,踏上了前往法国留学的路途。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经此一别,父子二人再也没能相见。

在法国留学的小平同志,不久之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后颠沛流离数十年,为了工作与家人的安全,始终没有与家人见面。

一直挂念自己儿子的淡氏,也在几年以后因病去世。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邓绍昌,也在1936的在行途中被人杀害,死时仅仅不过48岁。

邓绍昌可能不会想到,自己望子成龙而艰难做出的决定,最终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又会对中国历史做出多么巨大的改变。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邓绍昌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似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邓绍昌送16岁邓公留法,为300大洋学费变卖家产,自此阴阳永相隔

数十年后,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带领下,中国整整一代人,唱着春天的故事,为了幸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最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大洋   哥老会   广安   岳父   重庆   长子   家产   中国   阴阳   轰轰烈烈   学费   民众   清政府   家中   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