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领导,求你个事啊,我就是想求求你,别再追查印度药了行吗,我病了三年,四万块钱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那药才五百块钱一瓶,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

这是《我不是药神》电影中那位老太太的台词,这段话戳中了无数网友的痛点,可能有的人经历过为救亲人变卖家产,四处筹钱的艰难困境,可能也有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有个朋友说:在朋友圈最怕刷到两种消息:一种是微商,一种是众筹。

前几天,一个朋友在朋友圈疯狂地转发众筹的救助,他的母亲住院了,花光了所以的存款,每日近2千元的医药费令家庭举步维艰。

一开始刷到众筹消息的时候,心里还会有触动,力所能及地捐上一点钱,但是刷得多了,就麻木了,尽管大部分的人确实可怜,背后的家庭也确实不堪重负,但是千万不要指望别人的同情心救命,因为能救命的只有你自己。

相信很多人在朋友圈也见过这样的众筹链接吧!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无外乎钱花完了,虽然负债累累,但是亲人好歹活下来了,生活还有希望,但是大部分是面对的最坏结局,亲人走了,且家徒四壁。

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家庭在遭遇重大疾病的时候都会显得捉襟见肘,更别说普通家庭了。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著名学者塔勒布提出的“杠铃策略”是这样说的:

你可以用工资的10%来给自己购买一份保险,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你的损失只是比较少的收益;

如果意外发生了,你的收益将会远远超过你剩余的90%的工资带来的收益。

从个体角度看,意外不发生的概率几乎是0,发生的概率是100%。保险刚好就可以作为一种风险转移工具,通过一定的杠杆效应,对冲可能发生的风险。保险对于积蓄不多的人最为明显,相当于为后期预防提供一个保障,防止被突然击沉。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一、有社保为啥要买保险?

有人会好奇,我们基本上不都是有社保吗?医药费报销就可以啦,为什么吃药还会把家庭吃得妻离子散,苦不堪言呢?

我们以《我不是药神》电影中天价药格列宁为例,现实生活中叫格列卫,是电影出了很久以后才被纳入医保的,到目前为止,很多治疗重大疾病的特效药、副作用小的进口药依然不能报销。

当亲人重疾住院的时候,医生总会给你三个选择,一个是无可奈何型,病入膏肓已经无法救治了,还是回家吧。

另一种一线希望型,有特效药,一种是国产的,价格便宜,但是副作用比较大,一种是国外产的,价格贵,副作用小,这个时候看看躺在床上的亲人,辛苦操劳的一辈子,没想过啥福,不能生病了还要受苦,于是一咬牙一跺脚,上最贵的药,直到你面对重额的医药费不堪重负,不得不停下来。

毕竟命是活的、血是热的,但是却需要冷冰冰的钱来支撑,遇到这种情况又能怎样?这个时候可能就显现出保险的重要性了。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二、保险种类

保险一般分为“消费型”“返还型”两种,

“消费型”这一类保险比较容易理解,只是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才会起到作用,合同到期,消费就结束了。但是有很多消费者觉得,没有发生事故导致保险没用上,觉得有点浪费,其实当事故真的发生的时候,未必真的是你希望的。

“返还型”这一类保险到期就会返还所交的保费,并且要比消费型贵很多,保险公司把你多交的保费拿去投资,到期后再还你,终归来说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往往返还型保险是以保险+理财的形式卖给客户,但是实际上理财的收益很低,连货币基金都跑不赢,保监会为了防范风险,2019年规定这些保险的收益率不能超过4.025%,总之,收益率很低。

所以首买消费型保险,还是把省下来的保费自己做投资理财吧。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二、消费型保险

这个是大多数人首要配置的保险类型,其中的必要品种一般为: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每一个险种对应着不同的情况。

1、意外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障意外伤害而导致的死亡或者致残,意外险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是生病导致的死亡或者残疾,是一分都赔的,必须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以及非疾病的,这四个条件有一个不符合,那都是不赔的。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意外险一般买一年期的就可以了,但是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全残和伤残两种,以上面这个图片为例,全残保额50万,而伤残只有5万。

伤残保险金=保险金额*该伤残的伤残等级所对应的保险界定给付比例。

如果伤残保额是5万,伤残鉴定赔30%,只能获得1.5万的赔偿。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这又是另一款产品的介绍,这一款伤残保额是50万,伤残鉴定赔30%的话,可以获得15万的赔偿,这两者其中是有差别的。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2、重疾险

一般来说,当确诊疾病并符合保险条例时,保险公司会直接赔付保额。

所有的重疾险一定包括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疾,而这25种重大疾病一定占据了所有重疾赔偿的95%,所以重疾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注意的:

1)、等待期: 假设一个重疾险的等待期是90天,如果被保险人在合同生效的第45天被确诊为保险合同规定的疾病,即使保险合同已经生效,由于等待期条款,保险公司也可以不支付保险金。

这样也是为了降低道德风险,所以等待期一般情况下是越短越好了。

2)、病史:千万不要隐瞒病史去投保,如果被发现,保险公司是拒绝赔付的。体检、病例、医保卡使用情况都有可能会成为证据。

3)、分散购买:有些人喜欢对比各个产品的优劣,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分散购买,比如买两个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3、医疗险

医疗险理赔的是医疗费用,只要符合赔付标准的,都可以按照保险条例进行报销。

医疗险和重疾险不同的是,医疗险是花多少报销多少,花1万不会赔付1万1的。

重疾险是直接赔付保额的,保额30万,符合赔付条例后直接赔付(确诊即赔付)。

在保险配置过程中,优先配置重疾险,把医疗险作为重疾险和意外险的补充。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4、寿险

这个保障的是死亡和全残。不过自杀除外,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人用极端手段骗保。

这主要是保障家属,如果家里的经济支柱不在了,家人还需要生活保障,各种贷款也是要还的。

在这里提醒一句,保险的作用不是降低风险,而是为了转移风险,避免意外发生或给家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比如老张买了寿险,一旦因为意外不在了,也不用担心家庭的经济状况。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三、配置规则

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都是听朋友或者保险推销员介绍,别人说哪个产品好就买哪个,市场上哪哪个保险品种火就买哪个。

我们买保险买的是保障,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购买。

1、保费占比

保费支出最好不要超过家庭收入支出的10%,一般在4%~8%之间比较合适。

2、配置顺序

如果想要挑着买,可以按这样的优先顺序: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

3、高杠杆优先

例如意外险500元对应100万的保额,这就属于高杠杆,花3万获得100万的保额,这个相对来说就属于低杠杆了。同样的保额一个花500元一个花3万元,中间差了60倍。

杠杆太低的话,保险的作用就很小了。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4、多关注家庭经济支柱

一个家庭中谁不在了,对家庭的损失最大,就要首先给他配置保险。经济支柱不在了会对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整个家庭的日常开支。所以正确的配置首先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然后再是孩子和老人。

买保险就像去医院看病一样,要先清楚自己家庭的财务状况,才能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合理的配置,把保险的杠杆发挥到最大效用。

买得越多赔得越多?钱难赚,保险可别乱买

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生活安逸,看似无忧无虑、风平浪静的生活,其实根本经受不住生活这根小皮鞭地抽打,一场重病就可以导致家庭分崩离析,多年的奋斗一朝打回原形。

对于疾病这种可预测、大概率会发生的意外,我们应该在万事顺遂、无病无痛的时候做好防控,用小部分现金流降低日后生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

码字不易,感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意外险   伤残   保费   医药费   寿险   杠杆   保险公司   支柱   收益   亲人   意外   风险   发生   家庭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