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年前风靡世界的电动汽车当下再度吃香?

何翔任 文

投稿邮箱:ilzever@aliyun.com

上周我们发了篇推文《英国10年后禁售燃油汽车,能接受吗》,发现本来2040年“禁燃”的英国,在自身还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居然提前10年采取这一措施。和英国一样推出“禁燃”时间表的国家和地区一共有22个,难道电动汽车真那么香吗?

国内很多人买电动车是因为“饿”得没办法,不得不喊出电动车“真香”,但是我们都没法否认,电动汽车席卷全球,已经成为大势。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为什么电动汽车在全球都喊“真香”?

熟悉汽车制造历史的都知道,一百年前,电动汽车就已经占据汽车市场半壁江山。而且,电动汽车的出现比燃油汽车更早。1828年,匈牙利直流电机之父阿纽什·耶德利克制造出电磁马达,并做出了原始的电动汽车设计。1837年,苏格兰罗伯特·戴维森研制出了第一辆真正能够载人行驶的电动车。而广为人知的第一辆内燃机汽车,1885年,才由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

为什么百年前风靡世界的电动汽车当下再度吃香?

在卡尔奔驰发明内燃机汽车的前一年,英国人托马斯·帕克将电动汽车投入批量生产,并迅速垄断市场。我们知道,工业化革命之后伦敦污染非常严重,整天雾蒙蒙的,帕克高举环保大旗,呼吁大家买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这个口号是不是很熟悉?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来了。

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电动汽车都占有很大市场优势。比如美国1900年登记在案的33842辆汽车中,蒸汽机车占40%,电动汽车占38%,内燃机汽车占22%。

那么,后来电动汽车怎么又沉寂了?

原因一是续航里程短,当时的电动汽车最高续航里程只有65公里,而燃油汽车则在不断提高;二是价格太高,买一辆电动汽车的钱可以买四辆燃油车;三是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储量巨大的油田,导致石油价格大跌。这三个原因导致消费者转向了燃油汽车。

一沉寂就是100年!100年间,电动汽车也偶尔翻起浪花一朵,又迅速散去波纹。

燃油汽车的车轮驶入1996年,电动汽车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公众的危害,加州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颁布了《零排放法案》。为了应对这一法案的要求,当时的第一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生产出了EV1电动汽车,售价昂贵,经营模式为租用。

EV1的生产只维持了4年,2000年,通用汽车就决定停产该款电动汽车。

停产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利益。

美国导演克里斯·佩恩拍摄了一部新闻纪录片《谁杀死了电动车?》,调查出了将EV1扼杀在摇篮里的幕后真凶。

杀手一是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和康菲等石油公司,长期以来,汽车企业和石油巨头吃着火锅唱着“你产车来我卖油”的歌,场面十分和谐,如今跑出来一头骆驼,那羊毛咋剪?每年损失上万亿美元,石油巨头们不高兴了,后果很严重。石油巨头发动舆论战,鼓吹“电动汽车无用论”,以一个草根组织的名义大力反对政府部门建充电站。更绝的是,大型石油企业德士古(2001年与雪佛龙合并)釜底抽薪,重金收购了电池技术公司Ovonics的专利和控股权。拥有200多项电池技术专利的Ovonics结局只能“被安乐死”。

杀手二是最大的杀器。石油巨头选出了小布什入主白宫,带着石油光环的美国总统为了回报石油巨头,“镇压”了这场电动革命:在布什总统的大秘安迪-卡德统筹操盘下,美国汽车工业协会发起提案,质疑加州政府源自汽车零排放法的电动汽车法案。而主持零排放法案听证会的主席先生,在听证会之前几个月成为了一家燃料机动车公司的合伙人。最终这个强制电动汽车占比销售总量的法案在2003年4月24日被否决。

杀手三可能很难想到,父母都不会加害自己的孩子,而通用汽车居然联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换个角度想,也很好理解,世界上的革命革别人容易,革自己难。赚钱赚得好好的,闹什么革命?弄个电动汽车糊弄一下就行了,租给消费者,都没有打算卖。要是真的转产电动汽车,那么多设备怎么办?发动机工厂怎么办?工人惹得起吗?传统车企想弄电动汽车革命成本非常大,非常困难。丰田集团掌门人丰田章男前几天在一个年终新闻记者会上,说着说着就开始炮轰新能源汽车:“如果日本过于草率地禁止汽油动力汽车,汽车工业目前的商业模式将会崩溃,这将造成数以百万计的人失业。”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诚恳的表达!全球车企老大说出了传统车企的心声,只不过时代真的变了。

2005年,在加州沙漠里,EV1的忠诚粉丝、环保主义者为通用第一代电动车EV1举行了一场葬礼。

很多时候,葬礼不意味着结束,反而葬礼的举行是为了内心某种希望的萌芽。电动车EV1被埋葬,就像发出“自古凡革命 无不有流血牺牲者”的呐喊声,电动汽车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EV1死了,那些制造电动汽车的“攻城狮”们也别通用遣散了。积压着“满肚气不愤”,这些“攻城狮”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继续研发纯电动汽车。特斯拉的创始人之一艾伯哈德此后与该团队合作,并在2003年基于EV1的技术团队创立了特斯拉。

今年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已经累计上涨了超550%,如坐火箭一般,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一高的车企,而今其股价还没有停下来的势头,继续在向高处攀升。

有意思的是,克里斯•佩恩在2011年,依据电动汽车的这一波势不可挡的“卷土从来”,拍摄成另一部纪录片《电动汽车的复仇》。

埃隆·马斯克算是熬出来了,他在美国前些年的日子可不好过,各种负面新闻、谣言不断。2019年前特斯拉的股价走势持续震荡,仿佛可以看见多头空头之间的厮杀对决,特斯拉一直是纳斯达克遭卖空最严重的股票,也是全球遭卖空最严重的汽车股。大型集团的游说,媒体的质疑和唱衰,联邦政府向州政府施压,让马斯克“如同地狱一般让人痛苦。”

今年11月3日,一位网友在推特上问道:“实现Model 3批量生产的过程中,特斯拉距离破产有多近?”“离破产最近的时候,只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马斯克回应道。

Model 3是马斯克实现“让每个人都拥有一辆电动汽车”的目标车型。但是在量产的过程中,他经历了炼狱般的痛苦,2018年愚人节他发了一条“特斯拉完全破产”的推文,用一种戏谑回应外界质疑,背后透着诸多无奈。

马斯克把目光瞄准了中国。马斯克相信:特斯拉在中国设立工厂以及满足中国和亚洲部分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是使其有效降低造车成本的唯一办法。

关键的中国市场是全球电动汽车的热土,电动汽车革命热火朝天,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中心,在中国的主导下,加速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进化。

在中国,有一个企业家喊出了“分分钟可以造出特斯拉”,“股神”巴菲特把他称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更是坦言,他是当代爱迪生和杰克韦尔奇的混合体。在媒体上,很多人把他和马斯克比较,认为他和马斯克一样都是“多线程奇人”“技术狂人”。

站在2020年回望,会发现这个企业家的“先知先觉”是多么的重要!相信说到这里,您一定能猜出来这个企业家就是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靠做电池起家的电动汽车猛人。

当2006年,比亚迪的第一款搭载磷酸铁电池的F3e电动车研发成功,此后比亚迪选择电动汽车作为企业的战略方向,并进行大量的投入,王传福不断向外界讲述他的三大梦想:“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太阳能电站”。

外界很多人都给予了质疑。安全、使用成本、不方便……比亚迪是不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2016年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时,王传福说道:“一些不懂技术的企业家以为我们在豪赌,一些不懂市场又不懂技术的投资家也认为我们在豪赌,其实我胆子很小,我根本不会去豪赌。”

王传福认为,当资本、技术与市场碰到一起,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技术上,比亚迪有1.5万名工程师;资金上,比亚迪市值2016年是1500亿元(现在是5032.61亿元,编者注);再加上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当这三者作用在一起,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王传福在2006年准备养一条“大鱼”的时候,他的判断理由有三个:一是能源问题。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给车用燃料带来巨大挑战。二是二氧化氮的排放问题。三是城市污染问题。

这是明面上的判断,藏在字面背后的是王传福的雄心:“对汽车动力总成进行一场革命,是对传统汽车动力总成的根本颠覆。”

王传福把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比喻成算盘和计算机。电动车代替传统车,除了油被电取代,还可实现高度智能化,像智能控制、辅助驾驶、互联网控制,车就变成人的第二空间了。

网络信息化浪潮的袭来,让电动汽车一举跃上舞台C位,相比于内燃机车,电动汽车不用经过热能电能的转化,对“大脑”的反应更快。对内燃机汽车而言,它具备仿生的“心脏”——发动机和变速箱(传动系统),但是没有大脑,它可以给身体的感触带来的“纯粹”满足感。而对电动汽车而言,它拥有“心脏”——电池和电机,还进化出更高级的器官——“大脑”,即电控系统,更偏向于全方位达成与使用者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需求(这有别于传统内燃机汽车配置的行车电脑和控制电路系统,过往可以理解为被动响应装置,而新“电控”理念可以理解为具备主动交互能力的智能装置)。

另外,发展一百多年的内燃机传动系统,已处于登峰造极的发展阶段,发动机效率瓶颈难以突破。发动机的效率也就是30-40%,损耗很大。但电机效率可以到90%,更划算。而且,电机输出的扭矩也快,加速更快。

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那就是多年的“市场换技术”策略表明,技术没学到,市场还被抢走了。国际汽车巨头在汽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设立了完备的技术壁垒,很难突破。而此时,我们人类科技发展的现阶段,恐怕没有比电力和电子技术更为成熟的技术,来做汽车工业的“第二春”催化剂合适,而且还具有“颠覆性的革命”。

2009年伊始,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弯道超车”的汽车工业发展计划,将中国汽车市场引入“电动”发展的新赛道。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核心战略,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的鼓励绝对是全方位,并且十分到位。“十三五”期间,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总额达到了3000亿元左右。

为什么百年前风靡世界的电动汽车当下再度吃香?

到今天,一张白纸上画蓝图的蔚来汽车市值已经靠电动汽车占到了中国汽车企业市值第一的位置。在全世界汽车企业的市值总排行榜之中,排名前十的车企,中国占了3家,分别是位列第4的蔚来汽车,排名第6的比亚迪,以及位列第10的小鹏汽车。都带有鲜明的新能源汽车色彩。

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中国对电动汽车的推动助力了全球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力。

为什么百年前风靡世界的电动汽车当下再度吃香?

另外,对气候变暖的关注也让负责任的大国纷纷出台禁止燃油车措施。

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我们看到,英国将燃油车禁售实施提前至2030年,得到了环保组织的支持。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关注气候变暖绝对是政治正确的事,因为靠近北极圈,全球变暖,他们最敏感。其次是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这样的小国家,因为可利用资源少。

至今为止,全球一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宣布了“禁燃”时间表,欧洲国家就占了13个。其中挪威计划2025年禁售燃油车时间最早,而包括英国、以色列、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加州、加拿大魁北克省、韩国首尔市、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或地区将先后在2030年至2040年禁售燃油车。

所以说,美国退群,懂王特朗普说气候变暖是一个谎言,瑞典16岁的环保女孩塔·桑伯格会投去仇视的目光。

为什么百年前风靡世界的电动汽车当下再度吃香?

时代变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了,电动汽车因缘际会,走向了人类出行的大舞台。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石油巨头反对的声音弱了?因为他们也找到了出路,就是氢能源。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另外开篇聊。

为什么百年前风靡世界的电动汽车当下再度吃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特斯拉   电动汽车   英国   内燃机   法案   吃香   美国   新能源   电动车   燃油   中国   巨头   石油   全球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