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计算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是指一种保险政策,有一类没有固定的工作、失业或再就业的人属于灵活就业人员。针对这类人的养老保障,国家颁布实施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

缴费比例: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上一年当地社保平均工资,一般按照上一年当地社保平均工资的60%—300%来设置缴费档次。参保人选择其中一档后,再按照养老保险费比例20%缴费即可,其中8%部分存入个人账户。

领取条件:

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次月起按月领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2、累计缴费满15年;

3、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

4、参保人户籍在本省本地。

待遇标准: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同、缴费档次不同,领取标准也不同。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

1、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全国各地的上年度在岗月平均工资各不相同,这也就是所谓的地区差异。

2、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怎么来的?

参保人员每个月缴费的情况,都会有社保缴费记录。

系统会用他每个月的缴费基数除以上年度月社平工资得到一个指数,这个指数就反映了他每个月的缴费水平。

参保人员退休前所有的月的指数进行平均,就得到一个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指数反映参保人一生的缴费水平。

月平均缴费指数越高,就代表缴费水平越高。

缴费水平越高,基础养老金就越高。

这也就是社保缴费原则之一的具体体现:多缴多得!

3、缴费年限

累计缴费每增加一年(12个月),缴费年限对应的百分比就增加一个百分点,也就意味着参保人的基础养老金就会更高。

这也就是社保缴费原则之二的具体体现:长缴多得!

参保人

缴费年限

平均缴费指数

上年月社平工资

基础养老金

15

0.6

6000

720

15

1

6000

900

20

1

6000

1200

20

1

8000

1600

通过上图数据比较:
1、甲和乙在同地、同缴费年限情况下,平均缴费指数高则基础养老金高;
2、乙和丙在同地、同平均缴费指数情况下,缴费年限长则基础养老金多;
3、丙和丁在同缴费年限、同平均缴费指数情况下,上年月社平工资高则基础养老金高。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1、个人账户储存额

计入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缴费以及个人账户金额的利息。

2、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55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6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

3、个人账户养老金三个影响因素:交费时间、交费水平、退休年龄。

交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累计总金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交费水平越高,个人账户累计总金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退休时间越晚,对应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参保人

缴费年限

平均缴费 指数

个人账户 储存额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 养老金

15

0.8

40000

139

288

15

1

50000

139

360

20

1

76000

139

547

通过上图数据比较:
1、甲和乙在同计发月数、同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就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多;

2、乙和丙在同计发月数、同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多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就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待遇   灵活   养老金   基数   养老保险   年限   社保   个人账户   月平均   平均   工资   指数   水平   年度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