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热爱那昙花一现的旷世绝恋,即使是一瞬间,也曾经拥有,而有些人渴望相濡以沫的陪伴,只有相伴永生,这种爱情才是值得的,而王小波赞同另外的观点,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对于爱情,王小波有自己看法,相比于相濡以沫的婚姻,他认为真正的浪漫是在他离开之后,他的爱妻把这段爱情忘却于江湖,然后潇洒而又了无牵挂的活着。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两人的邂逅

王小波出生于1952年,是一个时局艰苦的年代,他用整个童年见识到了这个年代的动乱,他的父亲被误解为阶级异己分子,遭到了无情的批判,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冤昭雪。这段童年经历为王小波今后的写作奠定了真实的情感素材。

王小波家中一共有五个孩子,他排行家中老二,也正因为如此,他在今后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王二这个角色。

王小波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当时的逻辑学大师,小时候的他常常独自坐在门口的石头上冥想,时常呈现出一种灵魂游离的神情,这在邻居眼中,就如同傻子,母亲也称王小波为“傻波子”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也正由于王小波这种爱思考的习惯,让他天生看起来有种从事哲学的气质,尽管王小波的父亲严令禁止家中孩子从事有关文学方面的工作,但王小波还是抵挡不住书本的诱惑。

在学校上学的王小波不爱学习,也不爱做功课,成为了老师口中的坏孩子,因此也经常挨父亲的揍,但王小波的离经叛道仅仅是在其他学科上,对于文学,他如痴如醉。

王小波从小就爱看书,而且一目十行,基本上一天就可以把一本厚厚的书看完,小学一年级的王小波就能把马雅科夫斯基的长诗倒背如流,这大概是天才所拥有的基本技能了。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王小波热爱阅读,为了能够有更多的阅读机会,他常常选择步行回家,把省下来的钱买书,小学五年级时,王小波所写的作文已经被选为全市的优秀作文。

时间飞快,已经25岁的王小波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遇到了将陪伴自己一生的那个人...

长大后的王小波依旧热爱写作,虽然没有正式投稿,但他的文章在业界还是广受欢迎的,而他所写的手稿《绿毛水怪》成为了他邂逅李银河的使者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李银河,在一家报社做文字编辑,当时的她在社会上有了一些名气,在机缘巧合之下,她阅读了王小波的《绿毛水怪》,她感动于王小波在作品中所写的爱情,成为了王小波的粉丝。

在李银河的心目中,能够写出这么美好爱情的作者一定是个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风流才子吧,在幻想的驱使下,李银河很想见到王小波的真容。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银河听到可以采访王小波父亲时,赶紧揽下这份工作,见到王小波的李银河显然是失望的,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想象中的才子竟是个又黑又丑的傻大个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率真的告白

见到王小波真面目的李银河失望的离开了,但王小波对于这个热情洒脱的女孩子一见钟情,希望能够再次见到这个可爱的女孩子,所以王小波借着向李银河的还书的机会约了再次相见。

面对这个已有名气的女孩子,王小波毫不怯场,尴尬地说出自己在路上把书弄丢了。李银河本想安慰这个不仅长得丑而且脑子也不太灵光的男人时,王小波接下来的话直接惊呆了李银河。

王小波毫无顾忌地问:“你有男朋友吗?没有的话,你看我合适吗?”直截了当,毫不掩饰自己对李银河的爱恋。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李银河被这率真的表白弄昏了头脑,久久不能回神,心里想:“这个男孩挺可爱的”,虽然长得丑,但这种率真的性格和风趣个性的思想,让李银河无法拒绝他的表白。

所有的爱情总是要经历波折,当然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也不例外,毕竟唯有磨难中才能感受到对方的真情。

在两人交往一段时间之后,李银河确实对王小波产生了厌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王小波的长相太丑,但李银河又舍弃不下王小波的才华,便提出了做朋友的想法,随后李银河送给了王小波两张电影票。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但王小波不想放弃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便把这两张电影票退了回来,并附信:“你应该从这张信纸上闻到二锅头、竹叶青等多种味道,因为何以消愁,唯有杜康。”并且幽默地打趣称自己可比动物园的爬虫好看多了。

随后王小波又寄了几封信,表述了自己的爱意,李银河最终还是被王小波的才气、文笔打动了,两人再次和好如初。

李银河通过这次的分手看出了王小波的爱意和幽默风趣,有时候长相并不代表一切,只有选择真正懂自己的人才能够长相厮守。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在1978年,王小波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在两年后,二人结束了爱情的长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按照传统的观点,李银河算不上一个好媳妇,她既不会做饭,也不喜欢做家务,而在传统家庭中,女人生来的使命仿佛就是传宗接代,但李银河偏偏是个例外。

这对夫妻的思想无疑是前卫的,就是放到今天,也鲜有丁克家庭,在80年代的传统年代,两人决定一生不要孩子!

即使李银河称不上传统的好媳妇,但王小波依旧爱她到骨子里,他爱李银河那真诚而又傻气的模样,爱她那勇敢而又强烈的态度。

王小波把对李银河的爱写进了诗里、情书里,毫无掩饰。李银河这时才相信没有样貌作为支撑的爱情依旧美好、浪漫。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彼此的坚守

在1982年,李银河选择前去美国留学,王小波毅然决然地追随,但刚去美国的二人由于没有太多积蓄,生活无比拮据。

无奈之下,二人选择勤工俭学,一个在后厨刷碗,另一个则当服务员,但李银河不忍心让王小波那双写作的手,用来刷盘子,便担起了家中挣钱的重担。

一眨眼几年过去了,在后来的采访中,李银河回忆起在美国的这段经历,嘴角不自觉中露出了微笑,因为这是她认为这几年虽然生活上过得拮据,但是二人最快乐的几年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回国之后的二人终于在1989年苦尽甘来,这一年,王小波开始发表自己的作品,王小波的作品一时间在文学界,掀起了一阵热潮。

王小波凭借自己幽默而又黑暗的文笔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后又因时代三部曲,把王小波推上了文学巅峰

时代三部曲中最出名则非《黄金时代》莫属了,书中的主人公王二大概就是王小波的人生缩影,他渴望像王二一样,无时无刻都充满了蓬勃的活力,面对生活的压迫,他不妥协。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在书中所讲述的关于下乡青年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爱而不得”故事,凄美而又热烈,两个孤独、无处安放的灵魂在碰撞在一起的那一刹那,激情荡漾,可最终迫于外界的压力,二人分道扬镳。

多年后再次相见的二人再也没有了曾经的阻碍,可以自由的呼吸,自由的恋爱,但却没有了曾经的激情荡漾。

在王二的眼中,陈清扬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是少年时懵懂爱情中的初恋情人,王小波所创造的这段爱情正是自己对于爱情的见解和向往,幸好在现实生活中他遇到了李银河,成就了他渴望的爱情的模样。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1997年,身在美国的李银河接到了一个国内的电话,声称王小波去世了,李银河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懵了,脑子里一直回荡着那句话。

伤心到极点的李银河已不知所措,她懊悔为什么自己在王小波心脏病发作时没有陪伴在身边,导致他孤独地离去,甚至都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

李银河怎么都无法相信那个给自己写信的爱人就这么离去了,唯一给自己留下的,只有那充满爱意的情书。

李银河想念王小波,她时常拿起王小波曾经写过的情书,一看就是一整天,最后她把王小波留给自己的情书整理出来,出版了《爱你就像生命》这本书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小结

“你好啊,李银河”,这句话频频出现在王小波为李银河所写的书信的第一行,王小波对待爱情就犹如书名一样,爱李银河爱到了骨子里。

喜欢到底是什么?大概就是看到你的一举一动,嘴角不自觉地会露出微笑,不高兴你喜欢别人比喜欢我多一点,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很想哭,但最终还是喜欢你。

爱情是陪伴、是浪漫,更是两个人的相濡以沫,王小波爱李银河,爱到骨子里,爱到生命里

王小波: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爱情

看到因自己离开而伤心的李银河,王小波大概也会伤心到无法形容吧,在爱情没有来临之时,王小波把爱情已经看得很透彻。

他不忍自己的爱人伤心难受,所以他才说出:“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忘却江湖的爱情”。王小波大概希望李银河在自己离开之后,能够忘却自己,潇洒地过完这一生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相濡以沫   爱情   水怪   率真   爱意   骨子里   长相   情书   家中   伤心   父亲   年代   婚姻   传统   江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